基本簡介
水蠅,學名 Hydrellia chinensis Qi et Li稱麥鞘毛眼水蠅和Hydrellia griseola Fallen稱稻小毛眼水蠅。均屬雙翅目,水蠅科。別名稻小潛葉蠅、大麥水蠅等。俗稱鞘潛蠅。分布華北、華東、東北、甘肅、西南麥區。
為害特點:主要為害上述寄主葉鞘,絕大多數為害旗葉以下1—2片葉的葉鞘。
少數為害葉片。為害時幼蟲鑽潛在葉鞘或葉片的內、外表皮之間組織里,形成直或不規則潛道,潛道內常無明顯糞便,後期僅剩表皮。致葉片提早乾枯或不能抽穗或出現空秕粒。
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2—4mm,翅展5mm,體色灰暗,觸角黑色,有1對翅,翅前緣具缺刻2個,後翅變為平衡棍,鮮紅色。卵長0.7mm,橢圓形,乳白色,卵粒表面具縱紋。末齡幼蟲體長4—4.5mm,扁圓筒形,淺黃白色,口鉤濃黑色。蛹長4mm,初黃褐色,尾端具小黑突起2個。
水蠅腿部上有數千根按同一方向排列的多層的剛毛。直徑大約在80-100微米之間,而這些像針一樣的剛毛直徑不足3微米,水蠅是利用腿部特殊結構,將空氣吸附在這些同一方向的剛毛縫隙內,在剛毛表面形成一層穩定的氣膜,阻礙了水滴的浸潤,正是這種超強的負載能力使得水蠅在水面上行動自如,即使在狂風暴雨和急速流動的水流中也不會沉沒。
因為它的腿上面有上千多層的毛,正是有了這些毛,水蠅才能浮在水面上。水面上有一層薄膜,只要不衝破這些薄膜,物體就不會下沉。而水蠅的身體又極輕,只有0、2千克重,而浮力又是它體重的20倍!在這么懸殊比較中,水蠅理所當然會浮起來。
此外,水蠅足的附節上,生長著一排排不沾水的毛,所以,與足接觸的那部分水面會下凹,但它的足尖不會衝破表面張力。水蠅長有三對足,三對足的分工也很明確,前足用來捕食,中足用來劃分和跳躍,後足用來在水面滑行,這樣它就可以在水面上自由自在的行動了。
但是,如果往水裡加一點中性洗滌劑,就會削弱水的表面張力,這時,走在水面的水蠅足上的毛被沾濕,足衝破了表面張力而穿入水中,水蠅就會沉入水中,當水蠅沉下去後,由於表面張力的作用,水黽就再也浮不上來了。
主要種類
水蠅分為好幾種,其中比較常見的有麥水蠅、茭白毛眼水蠅。它們的成蟲體長2-4毫米,翅展5毫米,體色灰暗。卵長0、7毫米,幼蟲長4-4、5毫米,淺灰色。
水蠅的種類不同,大小也不一樣,一隻中等大小的水蠅重約30毫克,比水輕,所以,它在水面上行走時,不會沉入水中。
物種繁殖
甘肅年生2代,西南麥區年生3—4代,以蛹在葉鞘里越冬。西南麥區翌年2—4月成蟲羽化後,先在開花的油菜田吸食花蜜補足營養,交配後把卵產在孕穗至抽穗期小麥的劍葉或植株上部葉片的正面基部,每片葉著卵幾粒至10多粒,多的達40一50粒。
卵期4—10天,幼蟲期13—19天,3—4月是幼蟲為害期,老熟幼蟲於4月上旬化蛹在葉鞘里,有時集聚20多頭。北方麥區,越冬代成蟲於5月中旬開始活動,交配產卵,6月上旬幼蟲始發,6月中下旬進入盛發期,7月化蛹,7月中旬一代成蟲羽化。
第二代把卵產在雜草或自生麥苗上,幼蟲為害到深秋開始化蛹越冬。麥水蠅發生與品種的性狀關係密切,生產上葉嫩色深,葉寬肉厚,葉脈粗大且凹陷深的品種,著卵多,受害重。
生活習性
水蠅是典型的水生和半水生昆蟲。有些種類的發生量經常很大,起飛時象烏雲一樣遮天避日。成蟲一般生活在沼澤、濕地、水灣、湖泊、河川、沙灘等潮濕的環境。幼蟲大多數水生或半水生,有一些則生活在作物的根部或葉子上,危害水稻,甘蔗,甜菜等作物。
水蠅有些種類的棲息環境非常特殊:可以生活在內陸高濃度的鹽鹼湖中,石油原油池中,高溫的硫磺溫泉中,蛙和蜘蛛的卵以及人的屍體中。由於水蠅生活環境的多樣性,它的取食習性也呈現出多樣性。大多數種類營腐生生活,主要取食腐爛的動植物體,有些種類以藻類作為食物,還有的捕食一些小的昆蟲。
採集生境
1.海南白沙鸚哥嶺保護區鸚哥嘴:
山腳下多為低矮的灌木,以及大片的草地,較乾燥,雙翅不是很多,水蠅就更少了。山上的生境隨著海拔的升高越來越潮濕,泉水匯成小溪從山上流下,潮濕的環境適合雙翅生活,只是上山的小路很陡,不方便掃網。在山頂的一株熱帶闊葉植物的葉片上發現了大量的水蠅,黑壓壓的一片。
2.海南白沙牙叉果園:
位於白沙縣城的郊區,果園的作物較單一,多為橡膠和香蕉,水蠅不太多。但是在去果園的路邊有一片草地,挨著一個小水塘,那兒雙翅較多,水蠅也收穫不少。
3.海南鸚哥嶺保護區紅坎水庫:
水庫旁的樹林很密而且種類單一,在兩個丘陵相連線的地方,有一條小溪從那兒流下來匯入水庫,其兩旁的草地上雙翅種類和數量都較多。回保護站的住地要走一條穿過林子邊緣的小路,路兩邊有蕨類植物及其他一些較低矮的植物,這兒的環境也不錯,雙翅也較多。在紅坎水庫共採得水蠅300餘頭。
4.海南尖峰嶺保護區:
沿著鳴鳳谷的雨林棧道一路掃網,以前棧道的兩旁沒有護欄,現在都裝上了護欄,很多地方不能下去掃網,只能站在棧道上伸長胳膊掃網,不是很方便。鳴鳳谷的虻類較多,水蠅不太多。尖峰嶺的五分區入口處有很多的禾本科植物,上面的雙翅較多。往裡走就是原始森林,樹木高大且濕度越來越大,估計是濕度過大,這兒的雙翅不多,倒是螞蟥很多。尖峰嶺三分區的路兩邊多為禾本科植物,且有小溪,所以採得還不錯。避暑山莊位於天池景區的山頂,小樓都是依山而建,建在林子當中,所以屋前屋後都有一片草地及低矮植物,這兒雙翅很多,採得水蠅100餘頭。
5.海南五指山保護區:
在五指山水滿鄉的路邊有一大片草地,那邊的牛都是放養,草地上有很多牛糞,雙翅很多,尤其是鼓翅蠅和小糞蠅,水蠅也較多。在五指山觀景台沿棧道下行,有一大片以禾本科植物為主的草地,地上鋪了厚厚的一層枯枝,上有較高大的樹木遮擋,比較陰涼,旁邊還有一條小水溝,在草地上和枯枝落葉上都可以明顯地看到雙翅在飛。再沿著土路往雨林里走,路邊有一條小溪潺潺流著,路邊的低矮植物及枯枝落葉中的雙翅都不少。在五指山採得水蠅近400頭。但是這兒螞蟥也非常之多。
6.海南黎母山保護區:
在黎母山林場採集,山上的植物種類比較單一, 而且風很大,掃網不方便,雙翅種類和數量都不多。在林場的一片的草地上掃得較多的食蚜蠅和頭蠅,以及60頭左右的水蠅。在前往黎母廟方向的路上收穫不多,路兩邊多為松樹等次生林,植物種類單一。晚上風很大,不適合燈誘。
研究進展
水蠅的進化過程充滿了奇蹟。Migen (1830) 最初把其作為亞科放在了蠅科Muscidae中,20世紀20~40年代,美國昆蟲學家Cresson提出了4個亞科分類系統(Psilopinae、Notiphilinae、Parydrinae和Ephydrinae),此後,歐洲和美洲的分類學者大都採用此分類系統。至此,水蠅科的分類系統已經開始走向成熟。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水蠅科分類研究的逐步深入,歐洲80%的區系已經調查清楚,北美的區系研究也比較完善,已經出版了一系列論文和專著。Mathis & Zatwarnicki於1995年完成了世界名錄,名錄中採用了Zatwarnicki (1992) 的5亞科分類系統,共記載了世界各地水蠅114屬約1747種。尚未有人對水蠅科作系統的分類研究。早期水蠅科昆蟲的分類研究是由外國人開始的,大部分種類發表在外文文獻中,並且標本僅采自台灣和西藏兩地。
直到1997年胡學友和楊定教授開始開展了中國水蠅科的分類研究,合作發表了5新種。胡學友鑑定並描述了中國水蠅科11屬23種。張俊華在2008年她的博士論文中對中國水蠅科進行了系統的分類研究,記述了5亞科的53屬183種,發現1新屬,29新種,8中國新記錄屬和39箇中國新記錄種。中國水蠅科的分類研究已經有一定的基礎,但仍需進行全面系統的修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