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庫水文效應

水庫水文效應

水庫水文效應指水庫與其水文因素和它們變化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指水庫蓄水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稱“水庫水文影響”。

概念

水庫水文效應水庫水文效應

指水庫與其水文因素和它們變化過程之間的相互影響。也指水庫蓄水體與其周圍環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又稱“水庫水文影響”。

水庫是由人工改建或修建水工建築物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容積和一定用途(目標)的水量交換緩慢的水體。水庫與湖泊有許多相似之處。水庫既是一個自然綜合體,又是一個經濟綜合體。它具有多方面的功能,例如調節河川徑流、防洪、供水、灌溉、發電、漁業、航運、木材浮運、旅遊、改善環境等,具有重要的社會、經濟和生態意義。

研究簡況

1965年,在英國倫敦和加納的阿克拉召開的國際討論會,首次討論了水庫對環境的影響。1971年在美國羅克韋爾城召開的第二次國際水庫討論會,以及1973和1976年舉行的第11和第12屆國際大壩討論會,對推動水庫水文效應的研究起了重要作用,會後彙編的文集具有一定的影響。

對水文地理影響

水庫水文效應首先表現在對水文地理條件,即水象網的影響。水庫興建後,湖泊率與水網密度普遍增大,庫區原有森林、耕地、草場、沼澤、村落、道路等發生淹沒和浸沒,水體水文地理特性漸次由河流型向湖泊-河流型和湖泊型轉變。同時,地區內淡水貯量明顯增多。在乾旱地區尤為突出,水庫實際上成為唯一的常年性淡水水體。其次是河流天然水文過程發生急劇變化。水庫建成後,河川水文情勢變化十分複雜。大體可以把水庫影響的區域分為3個部分:(1)庫區;(2)下游影響區;(3)引水區和受水區。

(1)庫區

庫區的水文過程和水量平衡特性與天然湖泊近似,回水楔以上仍具有天然河流特性。庫區水文情勢主要取決於大壩造成的壅水,並表現為水位顯著上升,形成廣闊的水面;其次還取決於由開發目標所決定的各種調節形式及運行制度。庫區水位隨泄放水量而發生周期性變化。水庫所在河流的徑流情勢發生時程再分配,這種變化取決於水庫的調節程度。水庫一般多具有多年、年、季及月、日等調節方式,水庫的調節程度(調節係數)愈高,水位變化愈緩和;反之,則變化急劇。庫區由於水面遼闊,蒸發量有明顯增加趨勢,庫區降雨、滲漏、氣候、水動力學、熱力學等因素也都有不同程度的變化。

(2)下游影響區

下游影響區是受水庫影響較劇烈的地區。水庫下游的水文過程主要取決於水庫的調節程度、開發目標和運行方式,世界上沒有無調節作用的水庫。由於水庫的調節作用,下遊河谷的水位及流量變化基本上受人工控制,原有天然河道水流特性大部分喪失,而成為半人工河流。洪水期間,水庫削減洪峰,滯蓄洪水總量的作用非常顯著。如果把受調節後的下游水文過程還原,則可看出,還原前後的水文過程反映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情勢,前者屬人工情勢,後者為天然情勢。正是這種特性,使水庫具有防洪功能。水庫對河流洪水僅具有滯蓄作用,主要是進行時程再分配,洪水進入水庫後,洪水波展平,流速變小,洪峰削減,洪水被滯蓄在水庫中,通過水庫調節後再陸續泄放到下遊河道中。
 

(3)引水區和受水區

此外,水庫泥沙運動同河流有很大差異。一般來說,進入水庫的泥沙有90~95%將淤積在水庫中,使水庫水下地形發生變化。水庫泥沙的異重流現象對水庫運行具有重要影響。水庫下游由於來沙量驟減,河床侵蝕-沉積平衡發生明顯變化,多數水庫下游沖刷和侵蝕活動加劇,河岸和河底趨於不穩定狀態。入海河流,由於河流上興建水庫,常常造成入海泥沙量減少,可引起三角洲和海岸線後退。

引水區和受水區水文條件的變化,主要取決於引水量、引水距離及引水方式。規模較大的引水,對引水沿線及受水區水文條件將產生較強烈的影響。

對其他地理因素的影響

水庫建成後對庫區及周圍地區的地質地貌(特別是誘發地震)、氣候地下水土壤生物生態系統、社會經濟、文化、衛生防疫等多種自然和經濟要素都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廣義的水文效應應當包括對上述諸方面的影響。

氣候效應

氣候效應 更多森林百科知識,詳見微百科:森林百科
地球表面上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大氣物理作用所表現出的氣候效果叫做氣候“效應”。大自然氣象萬千,氣候“效應”繁多,有一些是大自然本身就存在,有一些卻是人為造成的。
雨島效應 | 霧島效應 | 乾島效應 | 綠洲效應 | 大湖效應 | 雨影效應 | 冷島效應 | 湖泊效應 | 煙囪效應 | 油膜效應 | 山體效應 | 城市水文效應 | 水庫水文效應 | 森林水文效應 | 盆地效應 | 混濁島效應 | 濕度效應 | 洋面封凍效應 | 焚風效應 | 狹管效應 | 溫室效應 | 陽傘效應 | 海洋沙漠化效應 | 綠島效應 | 雨導效應 | 陽傘效應| 高原效應 | 陽傘效應 | 奎明效應 | 蝴蝶效應| 熱島效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