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音
qì suǒ ㄑㄧˋ ㄙㄨㄛˇ
氣索
釋義
(1)指呼吸停止。 漢 桓譚 《新論·形神》:“灺猶人之耆老,齒墮發白,肌肉枯臘,而精神弗為之能潤澤內外周遍,則氣索而死,如火燭之俱盡矣。”
(2).謂昏厥。《三國志·魏志·夏侯玄傳》“ 豐 不知而往,即殺之” 裴松之 注引 三國 魏 魚豢 《魏略》:“及 宣王 奏誅 爽 ,住車闕下,與 豐 相聞, 豐 怖,遽氣索,足委地不能起。”
(3).勇氣喪失,精神沮喪。《漢書·孫寶傳》:“﹝ 侯文 ﹞怪 寳 氣索,知其有故。”《新唐書·李勉傳》:“ 希烈 自將攻 勉 , 勉 氣索,嬰守累月,援莫至。” 明 宋濂 《<南堂禪師語錄>序》:“在他人為之,氣索神沮不自振拔而無以應來學之求,師乃圓滿充足,覃及於諸方矣。”明 王時敏《煙客題跋·題自畫關使君袁環中》:“蓋時見公(袁可立子袁樞)墨瀋,不覺小巫氣索,欲下筆而輒止者數四。” 清 嬴宗季女 《六月霜·悔嫁》:“童懨懨,氣索神薦,哀也波憐,莫怪妾忠言進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