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記者
民間記者,又稱公民記者,為主流傳媒以外的人,或自身為主流傳媒的記者,但以獨立身份發聲的人,所作出的報導和評論。這個風氣沿自部落格和民間獨立媒體的盛行。一般市民可以在自己的部落格中撰寫獨立於主流傳媒的報導,同時,網上的獨立媒體亦會鼓勵市民成為民間記者,以報導形式介入社會諸多議題。民間記者採訪的動力來自自己的生活,興趣和對社會的關懷,不計報酬,是一種自我的實踐,並透過採訪進入他人的生活處境,了解別人的狀況和思想。所以民間記者的新聞所觸及的議題多種多樣,寫作時亦不會扮客觀中立,而是帶有感性和主觀的色彩。這種感性是來自經驗和內心的,而不是社會上既有對立的情緒。
只需要申請一塊部落格,或者到獨立媒體的網站加入作民間記者,就可以寫民間報導。民間記者可以寫一些貼近自己生活的題材,例如當學生的寫師生關係,教育制度問題,教育新聞;當社工的寫社會福利政策,或社工所面對的問題,採訪周遭的人。
世界上,有些獨立媒體會為一些在民間記者欄內比較有經驗和活躍的民間記者發出證件,但未必每個獨立媒體都會這想做。
要成為民間記者毋須經過訓練,技巧、技術非其必要條件,重要的是自身的發聲和報導。民間記者的運作主要是以DIY的形式運作,但國際上已有“新新聞”的寫作課程資料,可供民間記者的自我訓練使用。
民間記者沒有固定的操守,但有一些條文可以作參考的指引。
不必中立,世界上極難有絕對中立的傳媒,相反有不少傳媒故意裝出中立的樣子,卻充滿先入為主的意識形態。但必須清晰讓讀者知道你的立場和根據,使讀者可對你的立場作思考和判斷。
報導性的文章要尊重事實,作者要為自己的言論負責(道德和法律上)。
著重文章資訊的透明度,清楚交代自己在所報導事件中的角色或位置,例如一場遊行里的參與者,或遊行時在商店裡的旁觀者。引用或參考自別的資料時,儘量保留原出處的連結或資料。
不得發表和散播歧視性的言論,包括種族、性別、婚姻狀況和性取向等。
不能進行沒有根據和侮辱性的人身攻擊。
文章不應作涉及商業性和政治人物的宣傳,不能以報導和文章謀進私利。
鼓勵民間記者採用 Creative Commons 的著作權操作,歡迎非商業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