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民族經濟
民族經濟(National Economy)是指在一定歷史條件下,某一民族社會經濟的總稱,如民族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等經濟活動,包括工業、農業、畜牧、建築、交通、通信、化工、電子等。民族經濟的特點
(1)民族性。從根本上說,民族就是一個經濟共同體。每個民族的經濟活動都有自己的特點,或從事牧業、或經營農業、或擅長漁牧業等。在同一產業中,不同的民族也有著不同的生產模式。 (2)地域性。少數民族都有著自己相對固定的居住區域,該區域的自然條件直接影響著該少數民族經濟活動的方式、範圍等特性。我國少數民族經濟的巨大差別,直接來自於少數民族居住區域的差異性。(3)相對落後性。在大多數國家,少數民族的經濟發展水平一般落後於本國境內的主體民族。儘管我們國家採取了一系列措施,直到今日少數民族地區的總體經濟水平與漢族地區還有著較大的差距。
(4)複雜性。民族地區的經濟一般比較複雜。不僅有一般地區的各種矛盾和問題,還有其特殊的種種問題。特別是和宗教問題相交織,就使得民族問題呈現出更加複雜的特徵。
(5)國際性。在許多國家有相當大一部分少數民族居住在邊境地區,有的民族甚至是跨境而居。我國大約有30多個民族居住在邊境地區,這些民族經濟的模式、發展範圍和程度,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國外民族經濟的嚴重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