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解析
民族學專業是研究民族的發生、發展和變化的專業。主要通過實地調查、分析文獻資料和比較研究,弄清各民族的社會經濟結構、政治制度、社會生活、家庭婚姻、風俗習慣、宗教信仰、語言文字、文學藝術、道德規範、思想意識等。民族學作為一門獨立專業,是19世紀中葉在歐美形成和發展起來的,20世紀初傳入我國。
民族學是以以民族為研究對象的學科。它把民族這一族體作為整體進行全面的考察,研究民族的起源、發展以及消亡的過程,研究各族體的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它是社會科學中一門獨立學科。廣義的人類學常把民族學看作文化人類學的一個分支學科;狹義的人類學把民族學看作與人類學並立的學科。進行實地調查或田野工作,是民族學研究的基本方法。
培養要求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民族學的基本理論,了解中國民族和族群、中國社會與文化的基本情況;掌握民族學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體質人類學、語言學及考古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
知識技能
畢業生應獲得以下幾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對有關的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知識有一定的了解;
2.掌握基本的民族學調查方法與分析方法,以及口頭表達和文字表達能力;
3.具有-定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和從事民族學研究的初步能力;
4.熟悉我國有關少數民族、社會文化方面的方針、政策和法規;
5.了解國內外民族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6.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抽樣調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幹學科
歷史學、社會學。
主幹課程
人類學、民族學導論、文化人類學、民族學、人類學史、生態人類學、民族學調查方法、中國民族概論、世界民族概論、民族考古學、民族經濟學、族群與家族、民族理論與政策、民族學概論、社會學概論、民俗學概論、中國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人類學通論、宗教文化學、區域經濟學、市場行銷、文化經濟學等
實踐教學
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包括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社會公益活動、田野調查、論文寫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相近專業
歷史學 世界歷史 考古學 博物館學 民族學 文物保護技術
發展前景
民族學專業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很好和比較好的比例為17%,50%的畢業生認為該專業發展前景為“不太好”或“很不好”。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發展前景指數為4.98,與其他大學專業相比,發展前景指數為中等偏下。
1.畢業生1年薪酬指數:83%的民族學專業學生畢業1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5%。按照十分制計算,民族學專業畢業1年後的薪酬指數為2.95,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2.畢業2年薪酬指數:68%的民族學專業學生畢業2年後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17%。按照十分制計算,民族學專業畢業2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15,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3.畢業3年薪酬指數:61%的民族學專業學生畢業3年後的薪酬在2000元以下,薪酬在3000元以上的比例為23%。按照十分制計算,民族學專業畢業3年後的薪酬指數為3.22,與其他專業相比,薪酬屬於中等偏下。
應屆就業率指數:民族學專業畢業生中,60%的學生在畢業之前或剛剛畢業時找到工作,39%的學生在畢業1年以後實現就業。按照10分制進行計算,該專業的應屆就業率指數為6.10,與其他專業相比,應屆就業率指數屬於中等偏下。
開設學院
中央民族大學(10052)、雲南大學(10673)、蘭州大學(10730)、西南民族大學(10656)、中山大學、中南民族大學(10524)、寧夏大學、廣西民族大學(10608)、內蒙古大學(10126)、陝西師範大學、重慶三峽學院、青海民族大學、新疆師範大學、雲南民族大學、吉首大學、西北民族大學、西藏民族學院、新疆大學、貴州民族大學、西南大學、廣西師範大學、貴州大學、湖北民族學院、廣東技術師範學院。還有4所自主招生的院校,包括四川大學、廈門大學、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等。
專業排名
本一級學科中,全國具有“博士一級”授權的高校共9所,本次有6所參評;還有部分具有“博士二級”授權和碩士授權的高校參加了評估;參評高校總計16所。 註:以下得分相同的高校按學校代碼順序排列。
10052 中央民族大學 | 95 |
10673 雲南大學 | 84 |
10730 蘭州大學 | 82 |
10524 中南民族大學 | 77 |
10384 廈門大學 | 76 |
10126 內蒙古大學 | 73 |
10718 陝西師範大學 | |
10742 西北民族大學 | |
10184 延邊大學 | 68 |
10517 湖北民族學院 | |
10635 西南大學 | |
10694 西藏大學 | |
11407 北方民族大學 | |
11066 煙臺大學 | 67 |
10475 河南大學 | 65 |
10759 石河子大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