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茶藝
概述“千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共有56個兄弟民族,由於所處地理環境和歷史文化的不同,以及生活風俗的各異,使每個民族的飲茶風俗也各不相同。在生活中,即使是同一民族,在不同地域,飲茶習俗也各有千秋。不過把飲茶看作是健身的飲料、純潔的化身、友誼的橋樑、團結的紐帶,在這一點上又是共同的。下面,將一些兄弟民族中有代表性的民俗茶藝,介紹如下。桃花源擂茶紅樹青山、斜陽古道,桃花流水、福地洞天。桃花源的景色,因芳草鮮美、落英繽紛,而名揚四海。桃花源的擂茶,因千古遺韻、獨具風情,而譽滿九洲。
桃花源這人間仙境與桃花源的擂茶有著傳奇般的淵源。湖南怡清源茶業根據陶淵明筆下的桃源仙境和東漢時期擂茶治癒頑疾的故事編創的“桃花源擂茶茶藝”極具民俗風情,而且充滿傳奇。擂茶又稱“三生飲”或“三生湯”,其原料由生米、生薑、生茶葉組成,稱“三生”。米,須是優質的糯米;姜,須用當地辣味濃的老生薑;茶葉,須是未經發酵的曬青綠茶,要求葉片大,相對老而不是嫩芽。首先將生米置入擂缽將其擂碎;生米擂好後,再將生茶葉置入擂缽擂碎。最後擂生薑,姜放在最後擂是為了更好地發揮其效果,因為姜放在碗裡的時間越長,其姜味會散發更多。姜擂好後,再將已擂好的黃豆、芝麻粉倒入鐳缽,佐以食鹽少許,與“三生”一起再擂,以便其充分混合,更加芳香。在鐳缽里擂、搗的過程中,木棒上面的山葫菽末的木屑,也與“三生”融合在一起,使其藥效更好和更具清香。加入了黃豆、芝麻的“三生飲”又稱“五味湯”。據傳馬援將軍的兵士服用擂茶後,一夜之間,士兵全好了,精神抖擻,出征打了勝仗,馬援將軍很感激,從此以後,擂茶也就流傳下來。喝擂茶能消暑氣、去寒氣、釋煩、去瘴、解渴、治疾,老少四季皆宜,飲擂茶已成為桃花源民俗,一直流傳至今。去桃花源做客,主人定會用擂茶招待,在喝擂茶時佐以紅薯片、喬麥粑粑等茶點,統稱為“壓桌”。藏族酥油茶
藏族主要分布在我國西藏,在雲南、四川、青海、甘肅等省的部分地區也在居住。這裡地勢高亢,有"世界屋脊"之稱,空氣稀薄,氣候高寒乾旱,他們以放牧或種旱地作物為生,當地蔬菜瓜果很少,常年以奶肉、糌粑為主食。"其腥肉之食,非茶不消;青稞之熱,非茶不解"。茶成了當地人們補充營養的主要來源,喝酥油茶便成了如同吃飯一樣重要。
酥油茶是一種在茶湯中加入酥油等佐料經特殊方法加工而成的茶湯。至於酥油,乃是把牛奶或羊奶煮沸,經攪拌冷卻後凝結在溶液表面的一層脂肪。而茶葉一般選用的是緊壓茶中的普洱茶或金尖。製作時,先將緊壓茶打碎加水在壺中煎煮20-30分鐘,再濾去茶渣,把茶湯注入長圓形的打茶筒內。同時,再加入適量酥油,還可根據需要加入事先已炒熟、搗碎的核桃仁、花生米、芝麻粉、松子仁之類,最後還應放上少量的食鹽、雞蛋等。接著,用木杵在圓筒內上下抽打,根據藏族經驗,當抽打時打茶筒內發出的聲音由"咣鐺,咣鐺"轉為"嚓,嚓"時,表明茶湯和佐料已混為一體,酥油茶才算打好了,隨即將酥油茶倒入茶瓶待喝。
由於酥油茶是一種以茶為主料,並加有多種食料經混合而成的液體飲料,所以,滋味多樣,喝起來鹹里透香,甘中有甜,它既可暖身禦寒,又能補充營養。在西藏草原或高原地帶,人煙稀少,家中少有客人進門。偶爾,有客來訪,可招待的東西很少,加上酥油茶的獨特作用,因此,敬酥油茶便成了西藏人款待賓客的珍貴禮儀。
又由於藏族同胞大多信奉喇嘛教,當喇嘛祭祀時,虔誠的教徒要敬茶,有錢的富庶要施茶。他們認為,這是"積德"、"行善",所以,在西藏的一些大喇嘛寺里,多備有一口特大的茶鍋,通常可容茶數擔,遇上節日,向信徒施茶,算是佛門的一種施捨,至今仍隨處可見。
居住在雲南、貴州、湖南、廣西毗鄰地區的侗族、瑤族和這一地區的其他兄弟民族,他們世代相處,十分好客,相互之間雖習俗有別,但卻都喜歡喝油茶。因此,凡在喜慶佳節,或親朋貴客進門,總喜歡用做法講究,佐料精選的油茶款待客人。
做油茶,當地稱之為打油茶。打油茶一般經過四道程式。
首先是選茶:通常有兩種茶可供選用,一是經專門烘炒的末茶;二是剛從茶樹上採下的幼嫩新梢,這可根據各人口味而定。
其次是選料:打油茶用料通常有花生米、玉米花、黃豆、芝麻、糯粑、筍乾等,應預先製作好待用。
第三是煮茶:先生火,待鍋底發熱,放適量食油入鍋,待油麵冒青煙時,立即投入適量茶葉入鍋翻炒,當茶葉發出清香時,加上少許芝麻、食鹽,再炒幾下,即放水加蓋,煮沸3-5分鐘,即可將油茶連湯帶料起鍋盛碗待喝。一般家庭自喝,這又香、又爽、又鮮的油茶已算打好了。
如果是打的油茶作慶典或宴請用的,那么,還得進行第四道程式,即配茶。配茶就是將事先準備好的食料,先行炒熟,取出放入茶碗中備好。然後將油炒經煮而成的茶湯,撈出茶渣,趁熱倒入備有食料的茶碗中供客人吃茶。
最後是奉茶,一般當主婦快要把油茶打好時,主人就會招待客人圍桌入坐。由於喝油茶是碗內加有許多食料,因此,還得用筷子相助,所以,說是喝油茶,還不如說吃油茶更為貼切。吃油茶時,客人為了表示對主人熱情好客的回敬,讚美油茶的鮮美可口,稱道主人的手藝不凡,總是邊喝、邊啜、邊嚼,在口中發出"嘖、嘖"聲響,還贊口不絕!
白族散居在我國西南地區,主要分布在風光秀麗的雲南大理,這是一個好客的民族,大凡在逢年過節、生辰壽誕、男婚女嫁、拜師學藝等喜慶日子裡,或是在親朋賓客來訪之際,都會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製作三道茶時,每道茶的製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樣的。
第一道茶,稱之為"清苦之茶",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業,就要先吃苦"。製作時,先將水燒開。再由司茶者將一隻小砂罐置於文火上烘烤。待罐烤熱後,隨即取適量茶葉放入罐內,並不停地轉動砂罐,使茶葉受熱均勻,待罐內茶葉"啪啪"作響,葉色轉黃,發出焦糖香時,立即注入已經燒沸的開水。少傾,主人將沸騰的茶水傾入茶盅,再用雙手舉盅獻給客人。由於這種茶經烘烤、煮沸而成,因此,看上去色如琥珀,聞起來焦香撲鼻,喝下去滋味苦澀,故而謂之苦茶,通常只有半杯,一飲而盡。
第二道茶,稱之為"甜茶"。當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後,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與此同時,還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許紅糖,待煮好的茶湯傾入盅內八分滿為止。這樣沏成的茶,甜中帶香,甚是好喝,它寓意"人生在世,做什麼事,只有吃得了苦,才會有甜香來"
第三道茶,稱之為"回味茶"。其煮茶方法雖然相同,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換成適量蜂蜜、少許炒米花,若干粒花椒,一撮核桃仁,茶湯容量通常為六、七分滿。飲第三道茶時,一般是一邊晃動茶盅,使茶湯和佐料均勻混合;一邊口中"呼呼"作響,趁熱飲下。這杯茶,喝起來甜、酸、苦、辣,各味俱全,回味無窮。它告誡人們,凡事要多"回味",切記"先苦後甜"的哲理。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我國雲南西雙版納自治州,以及臨滄、瀾滄、雙江、景東、鎮康等地的部分山區,喝青竹茶是一種方便而又實用的飲茶方法,一般在離開村寨務農或進山狩獵時採用。
布朗族喝的青竹茶,製作方法較為奇特,首先砍一節碗口粗的鮮竹筒,一端削尖,插入地下,再向筒內加上泉水,當作煮茶器具。然後,找些乾枝落葉,當作燒料點燃於竹筒四周。當筒內水煮沸時,隨即加上適量茶葉,待3分鐘後,將煮好的茶湯傾入事先已削好的新竹罐內,便可飲用。竹筒茶將泉水的甘甜、青竹的清香、茶葉的濃醇融為一體,所以,喝起來別有風味,久久難忘。
哈尼族主要居住在雲南的紅河、西雙版納地區,以及江城、瀾滄、墨江、元江等地,其內有"和尼"、"布都"、"愛尼"、"卡多"等不同的自稱。喝土鍋茶是哈尼族的嗜好,這是一種古老而簡便的飲茶方式。
哈尼族煮土鍋茶的方法比較簡單,一般凡有客人進門,主婦先用土鍋(或瓦壺)將水燒開,隨即在沸水中加入適量茶葉,待鍋中茶水再次煮沸3分鐘後,將茶水傾入用竹製的茶盅內,一一敬奉給客人。平日,哈尼族同胞也總喜歡在勞動之餘,一家人喝茶敘家常,以享天倫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