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毛蕊獼猴桃
![毛蕊獼猴桃](/img/c/5a0/nBnauM3X2gDN1MzMwcjM0IDMxQTM1UzM0gjNyQTNwAzMxAzL3IzLwI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種拉丁名:ActinidiatrichogynaFranch.
種別名:大羊桃;金花獼猴桃
科中文名:獼猴桃科
科拉丁名:Actinidiaceae
屬中文名:獼猴桃屬
屬拉丁名:Actinidia
國內分布:四川東部巫溪、巫山、城口和湖北利川、鶴峰,江西黎川、景德鎮,模式標本采自城口
海拔:1000-1800
中國植物志:49(2):238
形態特徵:中型落葉藤本
最低海拔:1000
最高海拔:1400
生境:山地林中
模式采自:四川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宣恩,鶴峰,利川
形態特徵
中型落葉藤本;著花小枝短的4-8厘米,長的17-30厘米,直徑2-4毫米,潔淨無毛,芽體被銹色絨毛,皮孔不顯著至較顯著;隔年枝直徑3-6毫米,皮孔較顯著,髓淡褐,色,片層狀。葉紙質至軟革質(成熟葉),卵形至長卵形,長5-10厘米,寬3-6厘米,頂端急尖至漸尖,基部鈍形至圓形乃至淺心形,兩側基本對稱或稍不對稱,邊緣有小鋸齒,腹面綠色,背麵粉綠色,兩面完全無毛,葉脈不發達,側脈6-7對,橫脈幾不可辨,網脈細密;葉柄水紅色,長2.5-5厘米,潔淨無毛。花序1-3花,潔淨無毛,花序柄短,2-3毫米,花柄7-8毫米;苞片狹三角形,長約1.5毫米。花白色,直徑約2厘米;萼片5片,長圓形,長5-6毫米,外面的邊緣部分和內面全部薄被灰黃色短茸毛;花瓣5片,倒卵形,基本平展,長9-10毫米;花絲絲狀,長4-6毫米,花葯黃色,長圓形,長2.5-3毫米;子房柱狀近球形,長約3毫米,薄被灰黃色茸毛,花柱比子房稍短。果成熟時暗綠色,禿淨具褐色斑點,近球形、卵珠形或柱狀長圓形,長15-30毫米,直徑10-20毫米;果大多數單生,少數一序2果甚至有3果的;種子長約2毫米。花期5月下旬-7月上旬,果期10月。
分布及生境
產四川東部巫溪、巫山、城口和湖北利川、鶴峰,江西黎川、景德鎮等縣。生於海拔1000-1800米的山地樹林中。模式標本采自城口縣。過去有人把本種歸併到硬齒獼猴桃A.callosa這個種裡面去作為一個變種處理(如Finet&Gagnepain和Dunn)。其實本種葉背為蒼綠色至粉綠色,葉形(小)和葉的質地(軟)與及葉脈(細弱)等特徵都和硬齒獼猴桃有相當大的差別,它的花又是大得多的。前人有說本種花為粉紅色或紫色,有說它是黃色,可能是把其他的種混為一談了,事實上本種的花是白色,原始說明如此,本志參考的標本野外記載也是如此。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根、果實:清熱解毒,補虛益損。
來源:《中國中藥資源志要》,中國藥材公司,科學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