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形字義
歿 mò ㄇㄛˋ
基本信息
部首:歹 部外筆畫:4 總筆畫:8
五筆:GQMC 鄭碼:ARQX 倉頡:MNHNE
四角號碼:17247 Unicode:CJK 統一漢字U+6B81
基本字義
1. 死(亦作“沒”):病~。
方言集匯
1.粵語:mut6
2. 客家話:[寶安腔] mut8 [陸豐腔] mut8
3. 潮州話:mog8 mug8 (môk mûk 舊時mût)
字形結構
漢字首尾分解: 歹殳
漢字部件分解: 歹幾又
筆順編號: 13543554
筆順讀寫: 橫撇折捺撇折折捺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同歾。《玉篇》古文沒字。
又殟歿,舒緩貌。《傅毅·舞賦》超鳥集,縱弛殟歿。
詞語解釋
![歿](/img/6/44d/wZwpmLzYTN1AjN4MzMwgDM1UTM1QDN5MjM5ADMwAjMwUzLzMzL0A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歿mò
<動>
(形聲。從歺(è),(mò)聲。歺殘骨,與死亡有關。本義:死)
同本義 [die]
結束,;
春歿夏初
歿,終也。——《廣雅·釋詁四》
伯樂既歿兮。——《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管仲歿矣。——《國語·晉語四》
少者歿而長者存。——韓愈《祭十二郎文》
又如:既歿(既已死亡);歿世(終生;終其一生;去世);歿命(捨命,拚死);歿齒(沒齒,終生)
通“刎”。自殺 [suicide]。如:歿身(殺身;終生)
消滅 [eliminate;die out;perish]
道逢匈奴騎兵,皆為所歿。——《後漢書》
通“沒”。隱沒;淪沒[disappear gradually;sink;fall]
神女歿幽境,湯池流大川。——唐·李白《安州應城玉女湯作》
其存其歿,家莫聞知。——唐·李華《弔古戰場文》
表死亡的同義字:
1、歿在殯葬中的區別:古代對身份和地位不同的人去世後,稱呼也不同。《禮記·曲禮下》記載,天子死曰崩,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死稱不祿,庶人死稱死。小孩夭折和病死的,稱為歿。
2、薨歿,指王侯死亡。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風操》:“ 梁孝元 年少之時,每八月六日載誕之辰,常設齋講;自 阮修容 薨歿之後,此事亦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