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隱之路: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

歸隱之路: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

20世紀的法國哲學使我們重新審視意志、直覺、想像的價值,那些被傳統理性排擠到異域中的東西,那些衝動、激動人心的欲望。使思想具有趣味性,20世紀的法國人功不可沒。從柏格森到德希達,思的感性特徵得到淋漓盡致的發揮,以至於它透過每個詞語的毛孔向我們發出會心的微笑:思想不是由枯燥乏味的概念組成的,思是情、夢、瘋,是詩、史、字,乃至死。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從第一哲學的視野,把20世紀法國哲學,特別是在中國有重大影響的後現代哲學放在現象學背景下進行深入探討,揭示了後現代哲學的核心精神就是追尋“歸隱之路”,亦即通過顯現達到非顯現之路,並由此展現了後現代哲學與古典哲學的斷裂及關聯。

本書目錄

作者的話
上篇 緣起與過渡
第一章 引子:胡塞爾的感悟
一 自然的觀點或顯學
二 隔離與隱學
三 新的色彩
1.直覺與頓悟
2.感性、事物本身、想像
3.意向與視域
四 時間
五 理性之外的“生活世界”
第二章 斷裂或在時間之外:重新發現柏格森
一 創造生命
二 意識的直接性或“愛的姿態”
三 流淌出來的時間:記憶
第三章 尋找失去的時間之一:柏格森與普魯斯特
一 感受:在習慣之外
二 情感的缺失與增補之鏈
三 普魯斯特作品中的當代法國哲學問題
第四章 尋找失去的時間之二:海德格爾從“死”出發的時間
一 死或時間
二 消失的路:藝術之死
三 萬物本源
下篇 異域:20世紀法國哲學的蹤跡
第五章 薩特與梅洛-龐蒂:虛無或看不見的
一 存在即虛無
二 陌生與過去的距離
三 身體與知覺
可見的與不可見的
第六章 列維納斯:異域、時間、死亡、它者
一 異域中的時間與死
二 時間與它者
第七章 福柯:獨斷與斷裂
一 精神病、惡或原始身體活動的空間
二 福柯與德希達:說話與沉默
三 模仿與相似
第八章 德勒茲的一千個平台
一 盤根錯節
二 分叉、突變、根狀物、褶皺
1.平台之一:狼跡
2.平台之二:“物質的沉醉”
3.平台之三:語言的烏托邦
4.平台之四:如何形成“無器官體”?
5.平台之五:面貌或長相
6.平台之六:在不察覺中成為動物
第九章 米歇爾-塞爾:後現代藝術與科學
一 混沌、躁動、喧鬧??繁多性的效果
二 科學四步曲
1.交流
2.干擾
3.翻譯
4.有序與無序
第十章 利奧塔爾:後現代的紛爭
一 引子
二 紛爭
1.“讀書卡片”
2.紛爭或言論自由
3.名字、指稱或烏托邦
4.無題
第十一章 德希達:歸隱
一 人/鬼/魂
二 解構:另一個發明
三 誤解的歷史/翻譯/隱喻
跋 隱顯之道??從道家看20世紀後期法國哲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