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方簡介
![歸芍理中丸](/img/8/8b9/nBnauM3X3YTO5EzNzEDOyUTNwMTMxEDNwgjMwADMwAzMxAzLxgzLyMzLt92YucmbvRWdo5Cd0FmLwE2LvoDc0RHa.jpg)
方劑名稱:歸芍理中丸
處方:潞黨參5兩,漂於術4兩,炮姜3兩,炙草2兩,當歸5兩,炒杭芍3兩。
製法:上為末,煉蜜為丸。
用法用量:每服1丸,開水送下。
注意:忌生冷。
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昆明方)
古籍文獻
![歸芍理中丸](/img/d/c84/nBnauM3X2QTMwczM2IDOyUTNwMTMxEDNwgjMwADMwAzMxAzLygzL2MzLt92YucmbvRWdo5Cd0FmLzE2LvoDc0RHa.jpg)
張秉成的《成方便讀》卷2:“此脾陽虛而寒邪傷內也。夫脾陽不足,則失其健運之常,因之寒凝濕聚。然必其為太陰寒濕,方可用此方法,否則自利嘔痛等症,亦有火邪為患者。故醫者當望聞問切四者合參,庶無差之毫厘,繆以千里之失。若表里寒熱虛實既分,又當明其病之標本。如以上諸病,雖系寒凝濕聚,皆因脾陽不足而來,則陽衰為本,寒濕為標。是以方中但用參、術、甘草,大補脾元,加炮姜之溫中守而不走者,以復其陽和,自然陽長陰消,正旺邪除耳。”
《傷寒論·辨霍亂病脈證並治》:“霍亂,頭痛發熱,身疼痛,熱多欲飲水者,五苓散主之;寒多不用水者,理中丸主之。”
《傷寒論·辨陰陽易差後勞復病脈證並治》:“大病差後,喜唾,久不了了,胸上有寒,當以丸藥溫之,宜理中丸。”
中藥方劑之歸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