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自然地理

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 綜合歷史自然地理學是建立在部門歷史自然地理學和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學的基礎上。 1982年出版的《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是歷史部門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總結性著作。

 歷史自然地理學是歷史地理學的分支學科。研究歷史時期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在時間尺度上,將研究地質時期地理環境的古地理學與研究現代自然地理環境的自然地理學相聯繫,從而提供地理環境變遷的連續時間譜。由於學科的相互滲透與方法的借鑑,近年來它與古地理學在研究時段上有一定重迭。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的時段一般認為從人類社會生產活動能在較大範圍和較大程度上影響自然界之時起,即農業出現以後。歷史時期地理環境的變遷雖有自然原因,但人類活動是改變地理環境面貌的更活躍、更積極的因素,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人類干預自然界的能力越來越強,但人類活動引起地理環境的變遷受自然地理過程基本規律的制約。本學科分為:①綜合歷史自然地理學。從整體或系統研究環境變遷。通過復原一系列時間斷面的地理環境,建立環境變遷序列。此外,各個時期地域分異的變化、自然地理界線的變遷、各要素相互關係的歷史變化、不同地域自然地理環境變遷的對比研究等,亦為研究的重要內容;②部門歷史自然地理學。研究諸自然地理要素(氣候、地貌、植被、動物、水文、土壤)在歷史時期的變遷;③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學。以一定區域為研究範圍。綜合歷史自然地理學是建立在部門歷史自然地理學和區域歷史自然地理學的基礎上。歷史自然地理學的主要研究方法是歷史文獻與野外考察相結合,以及考古學方法、沉積物分析、孢粉分析、14C年代測定等。中國有悠久的歷史,豐富的歷史文獻,廣泛分布的古代人類活動遺蹟以及類型多樣的自然地理單元,為這門學科的發展提供有利條件。國外在這一領域沒有形成專門的學科,雖有一些研究,大多作為歷史人文地理的一部分。我國在這一領域研究淵源久遠,但作為一門學科在20世紀50年代末才被提出。在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著眼於某些部門自然地理要素變遷的研究。1982年出版的《中國自然地理·歷史自然地理》一書,是歷史部門自然地理研究的一部總結性著作。黃土高原歷史自然地理及京津地區壞境變遷的研究,可作為歷史區域自然地理研究的代表;現正開展對歷史時期黃河流域環境變遷與下遊河道變遷的研究。某些研究者還提出建立中國的歷史時期環境變遷序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