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武烈王簡介
武烈王(603—661年);姓金名春秋,又稱太宗王。是新羅第二十九代君主(公元654年至661年在位),真智王之孫,文武王之父,母天明夫人金氏是真平王之女,善德女王之姐。其於654年繼承新羅王位,660年與唐朝大將蘇定方一起圍攻百濟都城,百濟義慈王率左右連夜逃遁,隨後投降,百濟亡國。武烈王於661年六月薨,享年59歲,謚武烈,廟號太宗。葬於永敬寺北。
《三國史記》記載
太宗武烈王立。 諱<春秋>, <眞智王>子伊 <龍春>[一雲<龍樹>]之子也。[『唐書』以為<眞德>之弟, 誤也。] 母, <天明>夫人, <眞平王>女; 妃, <文明>夫人, <舒玄>角 女也。 王儀表英偉, 幼有濟世志。 事<眞德>, 位歷伊 , <唐>帝授以特進。 及<眞德>薨, 群臣請<閼川>伊 攝政。 <閼川>固讓曰: ”臣老矣, 無德行可稱。 今之德望崇重, 莫若<春秋>公, 實可謂濟世英傑矣。“ 遂奉為王, <春秋>三讓, 不得已而就位。
元年, 夏四月, 追封{尊}王考為<文興大王>, 母為<文貞太后>. 大赦。 五月, 命理方府令<良首>等, 詳酌律令, 修定理方府格六十餘條。 <唐>遣使持節備禮, 冊命為開府儀同三司<新羅>王。 王遣使入<唐>表謝。
二年, 春正月, 拜伊 <金剛>為上大等, 波珍 <文忠>為中侍。 <高句麗>與<百濟>·<靺鞨>連兵, 侵 我北境, 取三十三城。 王遣使入<唐>求援, 三月, <唐>遣<營州>都督<程名振>·左右衛中郞將<蘇定方>, 發兵擊<高句麗>. 立元子<法敏>為太子, 庶子<文王{文汪}>為伊 , <老且{老旦}>為海 , <仁泰>為角 , <智鏡>·<愷元>各為伊 .冬十月, <牛首州>獻白鹿。 <屈弗郡>進白豬, 一首二身八足。 王女<智照>下嫁大角 <庾信>. 立鼓樓<月城>內。
三年, <金仁問>自<唐>歸, 遂任軍主, 監築<獐山城>. 秋七月, 遣子右{左}武衛將軍<文王{文汪}>, 朝<唐>.
四年, 秋七月, <一善郡>大水, 溺死者三百餘人。 東<吐含山>地燃, 三年而滅。 <興輪寺>門自壞。 □□□北岩崩碎為米, 食之如陳倉米。
五年, 春正月, 中侍<文忠>改為伊 , <文王{文汪}>為中侍。 三月, 王以<何瑟羅>地連<靺鞨>, 人不能安, 罷京為州, 置都督以鎭之。 又以<悉直>為<北鎭>.
六年, 夏四月, <百濟>頻犯境, 王將伐之, 遣使入<唐>乞師。 秋八月, 以阿 <眞珠>為兵部令。 九月, <何瑟羅州>進白鳥。 <公州><基郡江>中大魚出死, 長百尺。 食者死。 冬十月, 王坐朝, 以請兵於<唐>, 不報, 憂形於色。 忽有人於王前, 若先臣<長春>·<罷郞>者。 言曰: ”臣雖枯骨, 猶有報國之心, 昨到大<唐>. 認得皇帝命大將軍<蘇定方>等, 領兵以來年五月, 來伐<百濟>. 以大王勤佇如此, 故茲控告。“ 言畢而滅。 王大驚異之, 厚賞兩家子孫, 仍命所司, 創<漢山州><莊義寺>, 以資冥福。
七年, 春正月, 上大等<金剛>卒。 拜伊 <金庾信>為上大等。 三月, <唐><高宗>命左武衛大將軍<蘇定方>, 為<神丘>道行軍大摠管, <金仁問>為副大摠管, 帥左驍衛將軍<劉伯英>等水陸十三萬□{軍}, □□{以伐}<□濟{百濟}>, 勅王為< 夷>道行軍摠管, 何{使}將兵, □□□□{為之聲援}. 夏五月二十六日, 王與<庾信>·<眞珠>·<天存>等, 領兵出京, 六月十八日, 次<南川停>. <定方>發自<萊州>, 千里, 隨流東下。 二十一日, 王遣太子<法敏>, 領兵船一百 , 迎<定方>於<德物島>. <定方>謂<法敏>曰: ”吾欲以七月十日至<百濟>南, 與大王兵會, 屠破<義慈>都城。“ <法敏>曰: ”大王立待大軍, 如聞大將軍來, 必 食而至。“ <定方>喜, 還遣<法敏>徵<新羅>兵馬。 <法敏>至, 言<定方>軍勢甚盛, 王喜不自勝。 又命太子與大將軍<庾信>·將軍<品日>·<欽春>[春或作純]等, 率精兵五萬, 應之, 王次<今突城>. 秋七月九日, <庾信>等, 進軍於<黃山>之原, <百濟>將軍< 伯{階伯}>, 擁兵而至, 先據 , 設三營以待。 <庾信>等, 分軍為三道, 四戰不利, 士卒力竭。 將軍<欽純{欽春}>謂子<盤屈>曰: ”為臣莫若忠, 為子莫若孝, 見危致命, 忠孝兩全。“ <盤屈>曰: ”謹聞命矣。“ 乃入陣, 力戰死。 左將軍<品日>, 喚子<官狀>[一雲<官昌>.], 立於馬前, 指諸將曰: ”吾兒年 十六, 志氣頗勇, 今日之役, 能為三軍標的乎?“ □□□□{<官狀/官昌>}曰: ”唯!“ 以甲馬單槍, 徑赴敵陣, 為賊所□{擒}, □□{生致}<□伯{階伯}>. < 伯{階伯}> 脫胄, 愛其少且勇, 不忍加害, 乃嘆曰:”<新羅>不可敵也, 少年尙如此, 況壯士乎!“ 乃許生還。 <官狀>告父曰: ”吾入敵中, 不能斬將 旗者, 非畏死也。“ 言訖, 以手 井水飮之, 更向敵陣疾鬪。 <階伯>擒斬首, 系馬鞍以送之。 <品日>執其首, 流血濕袂。 曰: ”吾兒面目如生。 能死於王事, 幸矣!“ 三軍見之, 慷慨有死志, 鼓 進擊, <百濟>眾大敗, <階伯>死之, 虜佐平<忠常>·<常永>等二十餘人。 是日, <定方>與副摠管<金仁問>等, 到<伎伐浦>, 遇<百濟>兵, 逆擊大敗之。 <庾信>等至<唐>營, <定方>以<庾信>等後期, 將斬<新羅>督軍<金文穎>[或作永。]於軍門。 <庾信>言於眾曰: ”大將軍不見<黃山>之役, 將以後期為罪。 吾不能無罪而受辱, 必先與<唐>軍決戰, 然後破<百濟>.“ 乃杖鉞軍門, 怒發如植, 其腰間寶劒, 自躍出 . <定方>右將< 寶亮> 足曰: ”<新羅>兵將有變也。“ <定方>乃釋<文穎>之罪。 <百濟>王子使佐平<覺伽>, 移書於<唐>將軍, 哀乞退兵。 十二日, <唐>·<羅>軍□□□□{圍}<義慈>都城, 進於<所夫里>之原。 <定方>有所□□□{忌不能}前, <庾信>說之, 二軍勇敢, 四道齊振。 <百濟>王子又使上佐平致 豊 , <定方>卻之。 王庶子<躬>與佐平六人謂{詣}前乞罪, 又揮之。 十三日, <義慈>率左右, 夜遁走, 保<熊津城>, <義慈>子<隆>與大佐平<千福>等, 出降。 <法敏> <隆>於馬前, 唾面罵曰: ”向者, 汝父枉殺我妹, 埋之獄中, 使我二十年間, 痛心疾首, 今日汝命在吾手中!“ <隆>伏地無言。 十八日, <義慈>率太子及<熊津方>領軍等, 自<熊津城>來降。 王聞<義慈>降, 二十九日, 自<今突城>至<所夫里城>, 遣弟監<天福>, 露布於大<唐>.八月二日, 大置酒勞將土{士}, 王與<定方>及諸將, 坐於堂上, 坐<義慈>及子<隆>於堂下, 或使<義慈>行酒, <百濟>佐平等群臣莫不嗚咽流涕。 是日捕斬<毛尺>. <毛尺>本<新羅>人, 亡入<百濟>, 與<大耶城><黔日>同謀陷城, 故斬之。 又捉<黔日>, 數曰: ”汝在<大耶城>, 與<毛尺>謀, 引<百濟>之兵, 燒亡倉庫, 令一城乏食致敗, 罪一也。 逼殺<品釋>夫妻, 罪二也。 與<百濟>來攻本國, 罪三也。“ 以□{四}支解, 投其屍於江水。 <百濟>□{余}賊□{據}<南岑>·<貞峴>□□□城, 又佐平<正武>聚眾莊<豆屍原>岳, 抄掠<唐>·<羅>人。 二十六日, 攻<任存>大柵, 兵多地 , 不能克, 但攻破小柵。 九月三日, 郞將<劉仁願>, 以兵一萬人, 留鎭<泗 城>, 王子<仁泰>與沙 <日原>·級 <吉那>, 以兵七千副之。 <定方>以<百濟>王及王族臣寮九十三人, 百姓一萬二千人, 自<泗 >乘舡廻<唐>. <金仁問>與沙 <儒敦>·大奈麻<中知>等偕行。 二十三日, <百濟>余賊{兵}入<泗 >, 謀掠生降人, 留守<仁願>出<唐>·<羅>人, 擊走之。 賊退上<泗 >南嶺, 豎四五柵, 屯聚伺隙, 抄掠城邑, <百濟>人叛而應者二十餘城。 <唐>皇帝遣左衛中郞將<王文度>, 為<熊津>都督。 二十八日, 至<三年山城>, 傳詔, <文度>面東立, 大王面西立。 錫命後, <文度>欲以宣物授王, 忽疾作便死。 從者攝位畢事。 十月九日, 王率太子及諸軍攻< 禮城>. 十八日, 取其城置官守, <百濟>二十餘城震懼, 皆降。 三十日, 攻<泗 >南嶺軍柵, 斬首一千五百人。 十一月一日, <高句麗>侵攻<七重城>, 軍□{軍主}<匹夫>死之。 五日, 王行渡< 灘>攻<王興寺><岑城>, 七日乃克, 斬首七百人。二十二日, 王來自<百濟>, 論功, 以< 衿>卒<宣服>為級 , 軍師<豆迭>為高於{高幹}. 戰死<儒史知>·<未知活>·<寶弘伊>·<屑儒>等四人, 許職有差。 <百濟>人員 量才任用, 佐平<忠常>·<常永>, 達率<自簡>授位一吉 , 充職摠管; 恩率<武守>授位大奈麻, 充職大監; 恩率<仁守>授位大奈麻, 充職弟監。
八年春二月, <百濟>殘賊來攻<泗 城>. 王命伊 <品日>為大幢將軍, <文王>·大阿 <良圖>·阿 <忠常>等副之。 <文忠>為<上州>將軍, 阿 <眞王>副之。 阿 <義服>為<下州>將軍, <武 >·<旭川>等為<南川>大監, <文品>為誓幢將軍, <義光>為郞幢將軍, 往救之。 三月五日, 至中路, <品日>分麾下軍, 先行往<豆良尹[一作伊。]城>南, 相營地。 <百濟>人望陣不整, 猝出急擊不意, 我軍驚駭潰北。 十二日, 大軍來屯<古沙比城>外, 進攻<豆良尹城>, 一朔有六日, 不克。 夏四月十九日, 班師, 大幢·誓幢先行, <下州>軍殿後, 至<賓骨壤>, 遇<百濟>軍, 相鬪敗退。 死者雖小, 先{失}亡兵械輜重甚多。 <上州>郞幢遇賊於<角山>, 而進擊克之, 遂入<百濟>屯堡, 斬獲二千級。 王聞軍敗大驚, 遣將軍<金純>·<眞 {眞欽}>·<天存>·<竹旨>·<濟師>救援。 至<加屍兮津>, 聞軍退至<加召川>, 乃還。 王以諸將敗績, 論罰有差。五月九日[一雲十一日。], <高句麗>將軍<惱音信>與<靺鞨>將軍<生偕>合軍, 來攻<述川城>, 不克。 移攻<北漢山城>, 列拋車飛石, 所當 屋輒壞。 城主大舍<冬 川>使人擲鐵 於城外, 人馬不能行, 又破<安養寺> , 輸其材, 隨城壞處, 卽構為樓櫓, 結 網, 懸牛馬皮綿衣, 內設弩炮以守。 時, 城內只有男女二千八百人, 城主<冬 川>能激勵少弱, 以敵強大之賊, 凡二十餘日。 然糧盡力疲, 至誠告天, 忽有大星, 落於賊營, 又雷雨以震, 賊疑懼解圍而去。 王嘉獎<冬 川>, 擢位大奈麻, 移<押督州>於<大耶>, 以阿 <宗貞>為都督。 六月, <大官寺>井水為血, <金馬郡>地流血廣五步。 王薨。 諡曰<武烈>, 葬<永敬寺>北, 上號<太宗>. <高宗>聞訃, 擧哀於<洛城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