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第六中學

武威第六中學

武威第六中學,簡稱武威六中,位於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東大街興勝路25號。學校始建於1973年,是一所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學校先後獲得甘肅省中國小德育示範學校、甘肅省語言文字規範化示範學校、甘肅省綠色學校、甘肅省教育科學研究所實驗學校等榮譽稱號。 截至2016,學校占地面積63畝,有教學班48個,在校學生3000多名。教職工229人,其中高級教師51人,一級教師103人,研究生學歷教師21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專任教師中有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1人,省特級教師2人,省隴原名師2人,省市級教學能手、骨幹教師、學科帶頭人60餘人。

基本信息

學校簡介

武威六中始建於1973年,2006年4月被甘肅省政府評估確認為省級“示範性普通高中”。武威六中校園面積42214.6平方米,建築面積3.1萬平方米。學校現有53個教學班,3700名學生,152名專任教師。1998至2003年6年間,學校共向高校輸送新生3000餘名,2003年高考上線率82%,其中本科上線312人。

校訓校歌

校訓

篤學 求真 奮進

校訓 校訓

篤學”之“篤”的含義綜合古書解釋,就是敦厚、誠實、忠信的意思。因此,古人一般將“篤”字與做人聯繫在一起,如“篤志”、“篤信”、“篤行”等等。為人要有人品,治學也要有“品格”,這就是“篤學”,究其意就是老老實實、認認真真的做學問。其典故出自《三國志·吳志·孫瑜傳》:“濟陽人馬普篤學好古,瑜厚禮之”。我校以“篤學”為校訓之首,既寓人品,更寓學品。要求學生志於學,專於學,厚於學。最終實現自己的理想與追求。

求真”出自《閩中理學淵源考》:“求真於未始有偽之先,而性之真可見矣。”“求真”,指“崇尚科學,追求真知。”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揭示了教育真諦,對於學校來說,就是要培養具有淵博學識、求是創新科學精神的國家建設人才。

奮進”即奮發進取。奮進中朝氣蓬勃,永葆青春。勝不驕,敗不餒,困難之中不怨天、不尤人;遭遇挫折不悲觀、不停頓。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奮發有為。

武威六中校訓的整體含義是:全體師生專心致志,勤奮好學,學做真人,追求真知,開拓創新,知難而進。

校歌

武威六中校歌

作詞:李建民 作曲:田佳 編曲:田佳

古都涼州

有一個馬踏飛燕的傳說

古鐘樓邊

有一所朝氣蓬勃的中學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雛鷹插上翅膀

你為社會培育棟樑

園丁辛勤耕耘

播撒明天美好希望

老師無私奉獻

剪來滿園明媚春光

今天我們以你為榮

明天你為我們啟航

古都涼州

有一個馬踏飛燕的傳說

古城東面

有一所英才輩出的中學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時代奏響旋律

你為武威再創輝煌

我們篤實求真

實現明天美好理想

我們師生同心

遨遊奮進在知識海洋

今天我們以你為榮

明天你為我們啟航

啊~啊~六中 啊~啊~六中

你為社會培育棟樑

你為武威再創輝煌

校刊

《鼓樓》創刊於2004年春,由武威六中鼓樓文學社負責。是校內文學交流的平台。

得名於位於和六中一牆之隔的大雲寺的鐘鼓樓。取義於“用激情敲響青春的鼓,讓腳步攀登精神的樓。鼓聲中激情沸騰,高樓上視野遼闊。”

校容校貌

學校建築 學校建築

武威六中主要建築有教學樓、綜合教學樓、實驗樓、辦公樓、學生公寓樓、學生餐廳等;理化生實驗室、多媒體教室、微機室、語音室、校園網、天文觀測台等教學設施配置標準、數量達標;體藝活動場地達標、器材齊全;館藏圖書10萬餘冊。

現有教學班48個,學生2977名,教職工210人,其中高級教師46人,一級教師81人,碩士研究生學歷教師19人,專任教師學歷達標率100%。2人評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2人獲“蘇步青數學獎”,11人評為省市先進工作者、“園丁獎”獲得者,15人獲得區“園丁獎”優秀教師、班主任、教育工作者稱號,32人評為省市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省級青年教學能手,43人評為區級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71人評為涼州區教學質量標兵,41人評為涼州區教學能手。

探尋武威六中近年來迅速發展的軌跡,是學校始終咬緊教育質量不放鬆,堅持走質量立校、教研興校、教師強校之路,推動了辦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武威六中正在向創建隴原名校的目標衝刺。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武威六中充分吸納國內、省內名校的辦學經驗,制定了《教學工作細則》、《教職工工作量計算辦法》、《教職工工作質量評價辦法》、《教學質量管理獎勵辦法》等規章制度。加大對有突出貢獻的教職工獎勵力度,使業有所精、學有所專、教有特長、成績突出的教師成為學校的“香餑餑”。

校訓石 校訓石

通過多年不斷的摸索實踐,提煉總結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訓練為主線”的教學三主原則和“注重知識的核心和結構、注重教學的整體性和綜合性、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自學能力和創新能力”的三注重原則,以及“最佳化課堂教學全面打好基礎與搞活第二課堂培養興趣特長的課內與課外相結合”的原則,成為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措施。

辦學方式

武威六中遵循“為教而研、以研促教、教研結合、教學相長”的原則,大力開展教學研究活動,堅持走教研興校之路,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逐步走上了教研興校之路。學校目前承擔國家級教科研課題子課題兩項,省級重點和一般課題各一項,區級課題多項,各課題均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有力地推進了教學質量的提高。

師資力量

學校榮譽 學校榮譽

建設一支安教、樂教、善教的高素質教師隊伍,這是教學質量上台階學校工作上水平的關鍵所在。武威六中歷來十分重視教師選調、隊伍調整和師資培訓,教師知識的更新、師德的培養。在教師中倡導“奉獻、敬業、創新”精神,開展“比貢獻、比熱情、比能力、比質量、比方法”活動,在全校形成了“教師無小節、處處為師表”的敬業意識和“敬業垂範、全面育人”的良好教風,廣大教師把教書育人作為崇高的事業,用自己勤奮踏實的工作作風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用教育藝術去塑造學生的心靈,把自己化作鋪路石為學生築就成才之路。

表彰榮譽

深入持久地教研活動和繼續教育工作,推動了教師整體素質的不斷提高,幾年來全校教師先後有130餘篇教學科研論文發表在國家省、市、區教學專業刊物,有40餘名教師受到省、市、區表彰獎勵,先後有六項教學成果榮獲甘肅省基礎教育教學科研獎,其中《大面積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整體改革實驗》獲一等獎。2003年底,高級教師、甘肅省首批骨幹教師和學科帶 頭人趙多彪榮獲國家第六屆“蘇步青數學教育獎”,這是該獎設立以來我市唯一獲獎者。教師鄒立國在二OO二年全國青年數學教師說課比賽中獲一等獎,教師馮玉基在二OO二年全國青年教師課堂評優中獲二等獎。蔡國瑛、李利德、張廣泰、趙勃元、董彥文、魏成年、嚴復才、馮玉基等一批省級骨幹教師、省級教學能手、省級“園丁獎”獲得者成為教學和教研的骨幹。武威六中已形成了一支師德高尚、學有專長、教有特長、結構合理的教師隊伍,現152名專職教師中有中學高級教師30名,中學一級教師70名。

宏志班

1995年,武威六中看到大批農村品學兼優的國中畢業生因家境貧寒而無力上高中時,決定創辦“資助貧困生、實現大學夢”的宏志班,一方面從經濟上資助那些品學兼優的學生讀完高中,另一方面是要造就目標宏大、志向高遠、素質全面、品學兼優的新一代,為全校優良學風、校風起到示範樣板作用。宏志班創辦8年來,學校共對宏志班學生減免學費、住宿費13萬元,獎勵5萬多元,資助3萬多元,宏志班先後畢業學生612人。為了實現創辦“宏志班”的目標,學校對宏志班實行優生優教,精心選配教學管理經驗豐富的班主任和任課教師。宏志班學生不負眾望,都以特別有禮貌、特別守紀律、特別有志氣、特別有作為而著稱,全校形成了一種“向宏志班看齊”、“向宏志班學習”、“為宏志班學生自豪”的良好風氣。

全方位教育改進

品德教育

高一、高二年級教學樓 高一、高二年級教學樓

將品德教育滲透到教學及一切學校活動,這是武威六中德育工作的又一個顯著特點。學校充分利用課堂主渠道,從各學科特點出發,認真挖掘教學內容中的德育內容,注重點滴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良好的品質,把品德教育和各課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學校充分利用儀式教育、社會實踐教育、重大紀念日教育、校園文體活動、法制教育、爭做四有新人、創建文明班級、建設一流校風、養成教育等系列活動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武威六中充分認識到班主任在學生品德教育和教育工作中具有其他任何人都無法替代的重要地位,凸現班主任在學生全面健康成長中的主導作用,重視對班主任的選拔、培養和管理,形成了一支學校放心、家長滿意、學生歡迎的優秀班主任隊伍,成為武威六中德育工作的中堅,成為武威六中教學管理上水平的脊樑。學校堅持每學期召開德育工作經驗交流會讓班主任交流經驗。2003年學校還特意匯集十位有獨到見解的班主任經驗,匯集成《滋蘭樹蕙集——武威六中德育工作經驗交流彙編》。

親職教育

高三教學樓 高三教學樓

武威六中全體教師十分重視親職教育,通過家長會、家訪、請家長到校了解學校管理等多種多形式形成學校、家庭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育人機制。轉變家長的教育觀念,形成現代育人觀念和思想,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造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氛圍。

改善辦學條件

近年來,武威六中千方百計克服各種困難,全力以赴傾心傾力改善辦學條件。1999年學校在經費比較困難的情況下籌資200萬元,建成一座四千平方米的高檔次學生公寓;2002年籌集社會資金100萬元建成1千多平方米的高標準學生食堂,徹底改善了學生的食宿條件。學校還多方籌資改善電教、實驗設施,裝備了總價34.5萬元的理化生物實驗室,擴建成了校第二微機室,使學生有了很好的學習設施。2002年學校著手修建河西地區標準較高,建築面積7千多平方米,內有46個教學班、26個教師辦公室、1個多功能大廳和1個學生閱覽大廳及1個天文觀測台的教學樓。教學樓於2002年12月8日破土動工,2003年10月8日竣工投入使用。在投資概算600萬元的教學樓工程動工後,到位資金只有170萬元,為了不影響工程進度,全校教職工以學校興我興的主人翁意識,急學校所急,積極主動學校借款90萬元;校領導班子成員冒風險以工資作抵押,以個人名義向銀行貸款70萬元;從而保證了2003年秋季高中招生的順利進行。武威六中教學大樓的建成並投入使用,為武威六中由市級示範性向省級示範性高中邁進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武威六中教學質量和辦學水平的穩步提高,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讚賞和關注。和著時代的氣息,武威六中的校領導清醒地認識到,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和提高辦學水平如逆水行舟,面對新目標只有勇往直前、奮力向前;武威六中的全體教師面對全校學生的期盼、面對社會和家長的熱望,再次切身感到教書育人的責任重大,不辱使命、不負眾望,唯有更加敬業、更加勤、更加謙虛和執著……

2014年,學校開通了武威六中官網 。

歷屆英才

宏志班學生潘永之、吳興盛、沈建澤、龔增、施宗年等學生分別考入清華、北大、復旦、北航等名牌院校。在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數、理、化競賽中,宏志班學生吳興盛、龔增、潘永之、常懿、曹建元等多名同學獲得甘肅賽區一、二、三等獎;在全國英語競賽中,宏志班學生潘永之、張穎超等多名同學分獲一、二、三等獎。宏志班學生還在《數理化天地》、《中學生學習報》等刊物上發表作品40餘篇。宏志班成為學校良好教風、學風的試驗田,成為武威六中一扇亮麗的視窗,成為全校各班學生學習看齊的樣板。

1995年以來,有多名學生以優異的成績陸續考入清華、北大、復旦等名校。在2003年全國中學生奧林匹克競賽中有14人(次)獲甘肅賽一、二、三等獎,其中高三學生吳興盛囊括數、理、化一等獎,有100多名學生分別獲全國中學生學科競賽甘肅賽區一、二、三等獎。有三名指導教師被甘肅省相關學科競賽委員會評為“優秀教練”,學校榮獲“甘肅省奧林匹克化學競賽明星學校”,是全省六所獲此殊榮的學校之一。近年高考武威六中一直保持40%以上的二本上線率,居全市前列。08年該校學生王奕傑以692分取得理科全省第五的好成績,被清華大學錄取。09年該校文科生方怡以607分名列全省第七,被北大光華管理學院錄取。近幾年年高考中武威六中延續輝煌,多名優秀學子考入名牌大學,重點上線率穩居考區前列。

近年來武威六中以全面育人全員育人為目標,加強德育基礎建設,構建德育網路體系,注重新形勢下德育研究,跟蹤、掌握、研究學生“健康成長”、“學會做人”、“立志成才”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不斷增強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實效性、全面性和開放性,進而為全面提高教學質量和提升辦學水平打牢堅固的基礎和可靠的保障。

2012年,常煊凱、鄒沅錚、魯榮榮、文博、劉小亢等人,分別考入上海交大、武漢大學、北京師大、北京外國語大學、川大等名校。2013年,趙光琪、馮志磊等人考入清華大學,中央財經大學等校。2014年,賀佳誼、何建雲、劉佳瑩分別位列考區第一三五名,賀佳誼考入南京大學、馬冬平考入復旦大學,嚴錦文、王興濤考入浙江大學,何建芸考入北京師範大學。

2016年,學校一、二本上線率持續增長。1556名文化課考生中,一本上線335人,二本以上上線884人。其中927名應屆文化課考生一本上線233人,上線率25.13%,比去年增長1.64%;二本以上上線513人,上線率55.34%,比去年增長5.24%。王天瑜同學以612分獲我市文科狀元,田輝同學以656分獲我市理科狀元被清華大學錄取,59人進入涼州考區文理前百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