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解釋
〈代〉
1、 形聲。從匕從止,止亦聲。“止”即“停步”,“匕”指“美食”。“止”與“匕”聯合起來表示“在美食前停住腳步”。本義:就餐。引申義:到位。再引申為位置指示的代詞:近處、就近、這裡、這。
2、這;這個 [this]。表示近指的代詞,與“彼”相對。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北宋·歐陽修《賣油翁》
或語公(袁可立):“此弄臣,奈何窘之?”——明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3、又如:此等(這樣);此生(這輩子);此地(這裡);此個(這個);此家(此人)。
4、表示此時或此地 [here]。如:由此往南;此外;此發彼應。
稱數月前有飄舟墜此岸,出其人視之,則皆琉球也。眾鹹謂公(袁可立)神明。——明 黃道周《節寰袁公傳》
5、如此,這般 [so;such]。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唐·柳宗元《黔之驢》
6、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漢字演變
此字的漢字演變
基本內容
部首筆畫
部首:止部外筆畫:2總筆畫:6
五筆86:HXN五筆98:HXN倉頡:YMP
筆順編號:212135 四角號碼:22110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64
基本字義
1. 這,這個,與“彼”相對:~間。~後。~生。長~以往(老是這樣下去)。從~。因~。2. 這裡,這兒:到~為止。
詳細字義
1. (會意。從止,從人。甲骨文字形,左邊是一隻腳(止),右邊是“人”,意思是一隻腳踩在別人身上,是“跐”( cǐ)的本字。①本義:踩,踏。②指示代詞,這)2. 這;這個 [this]。表示近指的代詞,與“彼”相對
陳康肅公堯咨善射,當世無雙,公亦以此自矜。—— 歐陽修《賣油翁》3. 又如:此等(這樣);此生(這輩子);此地(這裡);此個(這個);此家(此人)4. 表示此時或此地 [here]。如:由此往南;此外;此發彼應5. 如此,這般 [so;such]
虎因喜,計之曰:“技止此耳!”——柳宗元《黔之驢》6. 又如:此以(是以,因此)
〈副〉
1. 乃;則 [consequently]
有德此有人,有人此有土,有土此有財,有財此有用。——《禮記·大學》
常用詞組
1. 此岸 cǐ'àn
[temporality] 佛教用語。指存在生老病死的凡塵之世2. 此輩 cǐbèi
[such people] 這類人
勿與此輩來往3. 此地無銀三百兩 cǐdì wú yín sānbǎi liǎng
[no 300 taels of silver buried here—a guilty person gives himself away by conspicuously protesting his innocence] 比喻本想隱藏、掩飾,結果反而暴露 4. 此伏彼起 cǐfú-bǐqǐ
[up here,down there] 見“此起彼伏”5. 此間 cǐjiān
[here] 此地
此間已有傳聞6. 此刻 cǐkè
[this] 現在這個時候7. 此起彼伏 cǐqǐ-bǐfú
[rise one after another] 這裡起來,那裡伏倒或這邊起來,那邊伏倒。形容高潮迭起,從未止息
爭取自由解放的鬥爭此起彼伏8. 此外 cǐwài
(1) [besides]∶除此以外(2) [moreover]∶在已提到的東西上外加的事情
此外,還可以使這個小機件用來壓印可愛的浮雕圖案9. 此致 cǐzhì
[with greetings]——用於書信、報告等末尾,表示親切祝願或友好地致意
康熙字典
【辰集下】【止字部】此 ·康熙筆畫:6·部外筆畫:2
《唐韻》《正韻》雌氏切《集韻》《韻會》淺氏切。
漢字的演變過程
此的書法
此的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