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雜病源流犀燭》卷十七。組成
升麻4.5克 杏仁 桃仁 麻仁 當歸身 荊芥知母 黃柏 石膏各3克 熟地黃6克 柴胡2.1克 甘草1.5克 川椒 細辛各0.3克 紅花0.75克用法
水煎服。主治
消渴便乾,陰頭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澀而昏者。中藥方劑之止字類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主治消渴便乾,陰頭短,舌白燥,口唇裂,眼澀而昏者。
方劑學,名處方,俗稱湯頭。是中醫在辨證論治中產生的一個處方,根據藥物的性能和相互關係,配伍而成,在同一張方劑中,藥物相同,配伍不同,所產生的方劑不同,故方劑學。 |
原料豬肉150克,海帶5克,水發黃花菜25克,菜心150克,香菇30克,薑片少許;鹽、雞精、胡椒粉、香油各少許,醬油適量。製法(1)豬肉洗淨切薄片,拌入...
家常湯 製法 相關湯譜治法:生津潤燥,輕清宣肺。 治法:益氣養陰,生津潤燥。 治法:養脾益胃,生津潤燥。
基本概述 病因病機 中醫診斷 辨證治療老火湯又稱廣府湯,是廣東地區漢族傳統名菜,屬於粵菜系。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
靚湯功效 種類 歷史 煲湯法寶 三大特點傳承大中華博大精湛之傳統中醫的滋陰補陽思想與歷史悠久的食療文化,滋補湯是在中醫學、烹飪學和營養學理論指導下,嚴格按藥膳配方,將中藥與某些具有藥用價值的食...
簡介 廣府湯 傳統靚湯 經典補湯甘草小麥大棗湯,中醫方劑名。出自《金匱要略》卷下。具有1.《血證論》:養胃生津,化血潤躁。2.《金匱要略講義》:補益心脾,安神寧心之功效。主治髒躁。精神...
歌訣 組成 用法用量 功用 主治沉香內消丸沉香在唐朝已傳入廣東,宋朝普遍種植,因為主要集中在東莞地區,所以又名莞香。關於莞香,當地人流傳著一個美麗的故事:莞香的洗曬由姑娘們負責,她們常...
主要成分 行氣止痛成分 處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起傴湯主要由薏仁3兩,白朮2兩,黃耆1兩,防風3分,附子1分等藥材配製而成。處方來源於《辨證錄》卷二。方劑主治大病之後,濕氣入於腎宮,誤服補腎之藥,腰痛...
祛濕止痛 燥濕利水 藥方來源 相關詞條 參考資料廣府,是漢族之下的一個民系。廣府人,即為廣府民系,廣義上包括全廣東、香港、澳門、廣西及海外所有地區的粵語族群(世代以粵語為母語的族群)。廣府湯,有望繼中...
基本內容 廣府湯簡介 廣府湯文化 廣府湯特點 經典廣府湯老火湯是又稱廣府湯,即廣府人傳承數千年的食補養生秘方,慢火煲煮的中華老火靚湯,火候足,時間長,既取藥補之效,又取入口之甘甜。她是廣府女人用萬般溫情煲煮的...
起源來歷 歷史人文 湯的種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