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布利德

歐布利德是古希臘麥加拉派哲學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詭辯論"谷堆論證"。

基本信息

簡介

歐布利德是古希臘麥加拉派哲學家。他提出了著名的詭辯論"谷堆論證"。

谷堆論證

一粒穀子能不能形成一個谷堆?當然不能。再加一粒呢?還是不能。再加一粒,再加一粒......直到最後加上一粒終於造成了谷堆。那么,多少粒穀子才算"谷堆"呢?一粒粒穀子加上去,到哪一粒穀子加上去才形成"谷堆"呢?假如斷定300粒為一堆,那么299粒穀子是不是一堆呢?所以,一粒穀子不成谷堆又成谷堆。

有一天,快下雨了,大公吩咐歐布利德帶人把曬穀場上的谷堆搬回糧倉。歐布利德口頭上答應了,卻沒有照大公的吩咐去辦,結果,穀子全被淋濕了。大公氣壞了,將歐布利德叫來問罪。歐布利德辯解道:"一粒穀子不能稱作谷堆吧?再加一粒呢?也不是谷堆,再加一粒仍然不是......這樣每加一粒穀子,每次都形不成谷堆,因此,谷堆根本就不存在,讓我搬什麼呢?"

大公聽了,一時無話可答,於是,笑了笑說:"你回去吧。"

等到發工錢的時候,除了歐布利德沒得到一個錢幣外,其他人都得到了該得的工錢。歐布利德就去找大公算帳。大公不慌不忙地說:"一個錢幣該不是你的工錢吧?再加一個,還不是你的工錢吧?這樣每加一個錢幣,而每次都不是你的工錢,因此,你的工錢根本就不存在,叫我怎么付給你呢?"

這樣,歐布利德只能失去工錢,用以補償大公所損失的穀子。

歐布利德關於"一粒穀子不成谷堆又成谷堆;谷堆不存在"的結論是錯誤的,但這個例子是辯證法質量互變規律的絕妙例證:一粒穀子確實不是一堆谷,但經過不斷地增加,一粒粒谷的和就變成了谷堆。

軼事

有一次,歐布利德向鄰居借了一筆錢,約定一個月後歸還。期限到後,鄰居向他討錢,他卻故作驚訝地說:“我沒有借您的錢呀!”

鄰居說:“你忘了呀?是上個月向我借的。”

“對,上個月是我借了您的錢,不過,您應該知道,哲學家說:一切皆變。現在的我已經不是上個月向您借錢的我了,您怎么能叫現在的我為過去的我還錢呢?”歐布利德耍賴地說。

鄰居見他這般蠻不講理,盛怒之下,跑回去拿來一木棒,把歐布利德痛打了一頓。

“好,你打人啊!等著瞧吧,我要到法院去控告你。”歐布利德不服氣地說。

鄰居聽說,大笑道:“你去控告誰呢?你不是說一切皆變嗎?現在的我,已經不是剛才打你的我了。你要告,就告剛才打你的那個我吧!”

歐布利德自作自受,自己搬石頭砸了自己的腳,他無話可說了。

智慧小語:用對方的謬論來整治對方,是最有效的一種懲罰方式。即使他吃了虧,也沒有辦法,這也正是故事中那個鄰居的聰明之處。只有正確的道理,才會讓人心服口服,否則,只能讓自己變得更加被動,狼狽不堪 。

西方聖哲

在提倡國學(如《百家講壇》熱)的今天,國人對西方先哲卻知之甚微。為增進對西方聖哲的了解,特設此任務。 從古希臘到今天,人類史上的喜樂悲傷幾乎都囊括其中。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