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釋義
部首:欠,部外筆畫:7,總筆畫:11
五筆86&98:HMAW 倉頡:YBNO
筆順編號:21251223534 四角號碼:272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33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玉篇》口怪切《集韻》苦怪切,音蒯。與喟、嘳音義同。《說文》太息也。《博雅》斷也。
拼音:kuài 五筆86&98:HMAW倉頡:YBNO 筆順編號:21251223534四角號碼:27282Un
部首:欠,部外筆畫:7,總筆畫:11
五筆86&98:HMAW 倉頡:YBNO
筆順編號:21251223534 四角號碼:2728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B33
康熙字典
《玉篇》口怪切《集韻》苦怪切,音蒯。與喟、嘳音義同。《說文》太息也。《博雅》斷也。
部首目錄1.一丨丩丫丬丶丿乀乁乂乄;乛 2.亅亠亻兒入八丷冂冖冫凡凵刂 3.力勹匚十卩廠厶夂又口囗土 4.士大女子宀寸小尢屍山巛...
部首目錄 字型檔正文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行”,能夠“依乎天理,批大郄,守大欳,因其固然”,“恢恢乎其於遊刃必有餘...
簡介 意義、苦、欳、齂、呬、息也。 供、峙、共,具也。 (忄某)、憐、惠...
歷史生僻字自從有漢字以來,漢字也是在不斷發展和變化的。中國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約為3500至4500字,因為其中有些符號,...
歷史 用途 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