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釋
權知,即暫代之意。宋初官員,以朝廷臨時差派某地的名義治事,在官銜前常帶“知”字。“知”為主持之意。其暫時代者稱權知,以後遂被沿用,如“權知樞密院事”、“權知貢舉”、“權知某州事”等。又資歷淺者出任品級高的職務時也加“權”字。
岀處
《新唐書‧西域傳上‧党項》:“﹝拓拔思恭﹞俄進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
宋王君玉《國老談苑》卷一:“太祖嘗語趙普曰:‘唐室禍源在諸侯難制,何術以革之?’普曰:‘列郡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替,則無虞。’因從之。”
權知是古代的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暫代之意。如至和三年(1056)陰曆十二月,包拯被任命"權知開封府事"。
宋初官員,以朝廷臨時差派某地的名義治事,在官銜前常帶“知”字。“知”為主持之意。其暫時代者稱權知,以後遂被沿用,如“權知樞密院事”、“權知貢舉”、“權知某州事”等。又資歷淺者出任品級高的職務時也加“權”字。
《新唐書‧西域傳上‧党項》:“﹝拓拔思恭﹞俄進四面都統,權知京兆尹。”
宋王君玉《國老談苑》卷一:“太祖嘗語趙普曰:‘唐室禍源在諸侯難制,何術以革之?’普曰:‘列郡以京官權知,三年一替,則無虞。’因從之。”
知權,拼為zhī quán,指知道權衡輕重;懂得權變。
【詞語】: 【注音】: 【釋義】: 相關條目知察權是人們了解信息的權利。又稱“獲知權”。指社會公眾具有按照個人所能選擇的方式,了解一切與其生活有關或與社會公共事物有關的信息的權利。
知察權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信用權在民事權利體系中,是受到法律保護的資信利益,是一種與所有權、債權、智慧財產權與人身權相區別的無形財產權。文章在立法例比較研究的基礎上,提出給予其直接...
概念性質 必要性 制度構想 本質 社會評價部首:木部外筆畫:2總筆畫:6\n五筆86:SCY 五筆98:SCY 倉頡:DE\n筆順編號:123454四角號碼:47940 Unicode:CJK ...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權知藝,當代韓國著名女作家之一,1960年生於慶尚北道慶州梨花女子大學英語系畢業。
人物簡介權知朝鮮國事,公元1388年,高麗末代國王禑王由於其王族長期的親蒙古政策,意圖聯合蒙古打擊成立不久的明王朝。當時的高麗將軍李成桂受命進攻遼東。李成桂卻因...
歷史淵源 不征之國 歷史演變債務人或者第三人將其有權處分的動產或權利憑證移轉占有,作為債權的擔保,債權人因此取得的對質押標的物優先受償的物權,稱為質權。從市場經濟的發展來看,債權作...
普通債權質權的設定 有價證券債權質權的設定 效力權姓,中華姓氏,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序為第四百零三位。現今人口總數在中國的大陸和台灣省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三百位,權姓在大陸和台灣沒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 ...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郡望堂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