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
【中藥名】篦齒蒿【蒙藥名】烏哈日一希魯黑(《四部醫典》)
【別名】惡臭蒿、粘蒿、桑澤
【學名】Artemisia pectinata Pall.【菊科】
【形態特徵】
一、二年生草本,高15—50厘米。莖單生或自基部以上分枝,被白色絹毛。莖生葉無柄,矩圓狀橢圓形,長1.5—3厘米,寬0.5—1厘米,一至二回櫛齒狀的羽狀全裂,小裂片刺芒狀,無毛。頭狀花序卵形,長3—4毫米,直徑2.5—3毫米,3至數個於分枝或莖頂排成稀疏的穗狀,復在莖上組成狹圓錐狀;總苞片3—4層,橢圓狀卵形,邊緣膜質,背部無毛;邊緣為雌花,中央小花兩性,排列在花托邊緣的結實,中央者不結實。瘦果橢圓形,長1.5—2毫米,黑色。花期7—8月,果期8—9月。
【生境】生於壤質或粘壤質土壤上。
【分布】
內蒙古各地。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蒙古、蘇聯。
【產地產量】產內蒙古各地。產量極大。
【入藥部分】地上部分入藥。
【採集加工】春、夏季採收,除去根及雜質,洗淨泥土,曬乾,切段備用。
【性味功能】中藥味微苦、澀,性寒。清肝利膽,消炎止痛。
蒙藥味苦、辛,性涼、鈍、稀。平息“協日”,解毒,利膽,殺蟲。
【主治】
中藥治急性黃疸型肝炎,頭痛,頭暈。
蒙藥治口苦,黃疸,發熱,肝膽熱症,“協日”頭痛,不思飲食,上吐下瀉。
【用量用法】中藥3—5克,水煎服,或研末沖服。
蒙藥入丸散或湯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