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檳榔江從高山地區發源,急速向落差較大的盈江奔去,在騰衝境內的崇山峻岭問變幻出許多奇異的景觀,其中以猴橋一段最為引入。
猴橋風光
猴橋是史迪威公路跨越檳榔江鐵索橋的傈僳族集居村,原名猴子橋。因古代系一條藤索懸垂兩岸之間,旁牽兩條手扶藤索,再以細藤纏繞,以供行人踩獨繩過江,手足並用如猴攀緣,便以橋而命地名,檳榔江進入猴橋地域後,先以陡峻之勢,自奔現在中緬公路鋼索吊橋,過橋之後漸趨平緩,而向下流瀉去,又再進人人跡罕至的崇山峻岭之中。在這段檳榔江的江心江岸,成百上千的巨石或如牛躺臥,或如獸蹲伏,夏日洪水滾滾而過,便激起掀天的怒濤,聲若雷霆。而冬春時節江水潺潺,清可見底。
景色及特產
特別是春來沿江山花競放,百草鋪綠,明月瀉下一江銀輝,令人陶醉於春江花月夜的詩情畫意之中,檳榔江又以盛產鮮美的魚類著稱。騰衝特產的棕苞、乾醃菜與白魚共煮,為遠近聞名的上品佳肴。雨季在檳榔江巡遊還有一大趣事,即樹上捉魚。原因是江山一種腹部有吸盤的扁頭魚,水漲時吸附於岸邊被淹沒的樹幹上產卵,便有“魚上樹”之說。檳榔江心還有一方圓丈余的“蓮花石”,為江水長年沖刷而在石上“刻”出狀如蓮花瓣似的奇景。江中各色細石圓潤晶瑩,可供培植水仙和堆砌小盆景。
民族風情
檳榔江猴橋段不僅可供旅遊者欣賞大自然的迷人風光,還可欣賞傈僳人獨特濃郁的民族風情:激動人心的上刀桿下火海表演,圍住篝火載歌載舞的“跳嘎”,充滿友好之情的同心酒,舅舅背新娘的古俗,傈僳男子精雕細刻的口弦筒,傈僳姑娘五彩斑斕的連衣裙,都會令遊人流連忘返,留下終生難忘的美好記憶。
能觀賞到“緣木求魚”的奇觀,可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另外,膽扎倫馬的刀桿節,是傈僳族刀桿節的典型代表,每年農曆二月初八舉行一次,場面盛大,請千萬別錯過機會。
在騰衝西北邊境猴橋鎮,與緬甸接壤處,有一條檳榔江。傈僳族同胞世代居住在江邊。在傈僳族的傳說中,魚往往是美麗賢良、忠於愛情、不畏權貴的傈僳姑娘的化身。在這條江中,有一種奇特的景象――“魚上樹”。
這種魚比白魚更肥美,只有少量的絨刺,傈僳人愛就地取檳榔江的水,用酸筍做配料煮食,味道格外鮮美。這又是猴橋邊境口岸集市上的一種奇貨,中外來客爭相購買。但是要吃到這種魚,卻不容易,因為魚上樹並不常見。當春夏之交,雨季來臨,江水上漲時,這種魚便從水中沿著樹幹往上爬,懸掛在樹幹、樹枝上,遠遠看去,猶如一個個青黑色的大辣椒。此時,捕魚人悄悄走近,用網兜在下邊接住,用竹竿往樹上一敲,魚兒便紛紛落網。但如果你走近時腳步過重,便會驚動它們,不待你張網,樹上的魚就不約而同一齊躍入水裡,倏然而逝。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
瀾滄江湄公河水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