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院校
開設此專業的院校有: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西安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武漢生物工程學院、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湖北國土資源職業學院、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學院、河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南陽理工學院、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廣東科技學院、江西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安徽工程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機電學院、蘇州大學機電學院、吉林大學珠海學院等。
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
廈門大學物理與機電工程學院組建於1999年7月,設有物理學系、機電工程系、航空系和薩本棟微納米技術研究中心(原薩本棟微機電研究中心)。物理學系創辦於1923年,機電工程系由國際近代著名的物理學家、卓越的電機工程學家、傑出的教育家、前校長薩本棟教授於1940年親手創辦,航空繫於2008年復辦。廈門大學機電工程系創辦於1940年,擁有 3個博士學位授權點(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電子工程), 5 個碩士學位授權點(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精密儀器及機械、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設計理論)、2個工程碩士授權點(儀器儀表工程、機械工程)。本科專業設定行跨三個一級學科、多個二級學科。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於2002年5月正式成立,坐落在湖南省長沙市嶽麓區,該院設有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6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工程碩士點,3個本科專業,1個湖南省重點示範專業,在校學生3100餘人,其中研究生1000餘人,本科生2100餘人,另有博士後在站人員10餘人(中南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校園網資料顯示)。
2002年,該院機械工程學科在首次全國一級學科水平評估中排名11,有1個國家重點學科,2個學科為湖南省重點學科。該院有教育部“鋁合金強流變製備技術與裝備”工程中心等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中心及1個國家863計畫智慧型機器人產業化基地。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武漢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具有“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的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設計及理論”為部級重點學科,“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為省級重點學科。學院共有5個本科專業:機械工程及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過程裝備與控制工程、工業工程、包裝工程。2008年,有博士研究生68人,碩士研究生492人(含留學生),本科生2951人。
學院下設5個專業系,3個學部,1個實驗中心;6個辦公室、1個圖書分館和1個檔案室。4個處級科研機構、3個院批研究所,湖北省數字製造重點實驗室是與機電學院密切相關的重要科研基地。
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是湖北輕工職業技術學院的主幹系部之一,現有機電技術套用、數控技術兩個專業,三年制高職班12個,五年一貫制高職班3個,三年制中專班1個,在校生達700餘人。擁有一支結構合理、素質精幹、敬業精神強、勇於創新、樂於奉獻的教職工隊伍,其中副教授3人,高級講師2人,講師4人,實習實訓指導教師3人,雙師(講師、工程師)型教師2人。並配有齊全的教學設施,如投影教室、機械加工車間、數控加工車間、數控編程機房、鉗工實習車間、電工實訓車間、電子實訓車間及機械基礎課程實驗室、液壓實驗室、氣動實驗室、電氣控制實驗室、單片機實驗室、可程式序控制器實驗室、AutoCAD、CAXA、MasterCAM、Pr0/E等工程軟體學習機房與技能訓練場所。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機電工程學院
武漢交通職業學院機電工程系學為適應社會對機電類技能套用型人才的需求,學院於2004年組建了機電工程系。組建伊始,機電工程系僅有機電一體化一個專業,學生38名,教職員工7名。經過7年跨越式發展,機電工程系現開設有數控技術、模具設計與製造、機械設計與製造、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工程機械運用與維修、液壓與氣動技術、產品造型設計(該專業已於2010年劃轉到藝術系)8個專業,其中數控技術專業為省級示範性立項建設專業。
主幹課程如:機械製圖、機械零部件拆裝與測繪、電工基礎、機械設計基礎、數控工具機原理及套用、數控工具機操作技能實訓、數控工具機加工工藝、特種加工技術、CAD/CAM、工具機電氣控制技術、數控工具機故障診斷與維修、液壓與氣壓傳動、電工基礎、電子技術基礎、電機與拖動基礎、電力電子及變頻調速技術、低壓配電設備及系統、捷運通風空調技術、電梯技術、機械製圖等。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簡介
蘇州大學機電工程學院擁有機械工程系、自動化工程系、工業工程系等3個系和1個院中心實驗室。中心實驗室內含機械基礎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實驗室、反求工程與快速成型實驗室、動態測試與分析實驗室、微機電與生物晶片實驗室、人因工程實驗室、物流工程實驗室、SMT實驗室、電機拖動實驗室、PLC控制實驗室和創新設計實驗室等,其中,SMT實驗室的設施條件在國內高校中位於前列。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簡介
電子科技大學機械電子工程學院是八大工程學院之一。它的前身是建於1964年的電子機械系,2001年成立學院。學院設有機械工程系、工業工程系
南陽理工學院機電工程系
機電工程系創建於1988年,是南陽理工學院始創系之一,現有專職教師42名,其中教授6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學位2名,碩士學位的22名。
現有實驗設備價值1000餘萬元。擁有金工實習基地、機械CAD 中心、常規製造技術實驗室、先進制造技術中心、機電檢測實驗中心、機械設計實驗中心、機電創新實驗室、液壓與氣動實驗室、模具實驗室、機電拆裝實驗室、工具機電控制實驗室、數控原理實驗室、金相實驗室、特種加工實驗室、測控技術實驗室。擁有數控車床、數控銑床、電火花線切割工具機、電火花成型工具機、工業機器人、數控加工中心、三坐標測量機、雷射快速成型、雷射三維掃描等先進設備。
現有兩個本科專業: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 本科,學制四年。本專業構建機、電、計算機三位一體的技術平台,突出數控技術的專業培養方向,培養具有紮實的機械工程基礎理論和較強的機電產品設計、製造、檢測、設備維護、組織管理能力的高素質套用型專門人才。 主要開設有機械製圖與微機繪圖、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工程材料、機械原理、機械零件、機械製造技術、數控技術、模具設計、檢測技術、液壓與氣動、電氣控制與PLC、微型計算機原理及套用、控制工程基礎等理論課程和金工實訓、數控實訓、檢測實訓、套用軟體實訓、生產實習、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實踐課程。
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機電工程系簡介
機電工程系創建於1972年6月,當時稱為開灤七二一大學煤礦機電專業。1983年經河北省教委審定批准,國家教委備案,成為成人大專學歷教育的開灤礦務局大學,後統稱為職工大學。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與發展,為煤炭行業培養輸送了大批煤礦機電類工程技術人才,他們已成為煤礦各戰線上的技術業務骨幹或技術管理負責人,為煤炭生產建設做出了極大貢獻。1999年經省教委同意我校試辦高職,當時的機電科(專業)試辦高職時設有:工業自動化、機電一體化和機械製造與修理等三個專業。2000年7月14日經省教委批准正式成立了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相應建立了機電工程系。近幾年來,隨著高職教育迅速發展,我系也不斷在擴大。專業數量和學生人數從1999年試辦高職時的三個專業共51名在學生,發展到現在的7個專業共2018名學生,短短十年來,為社會各生產崗位群培養輸送了德智體全面發展的高等技術套用型專門人才2604名。畢業生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好評。一、 辦學特點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歸屬開灤特大型企業辦學,它具有一定的辦學優勢和特點,定單教育、定向培養,直接為企業生產的發展和需要提供了人才保障。機電工程系依託開灤大企業,充分利用企業多專業人才、較先進的設備和生產條件等多種優勢,學校和系部共同與企業建立了12個機電類實習實訓基地,為學生實習實訓提供了多形式的實踐教學環境。充實了人才培養的內涵和規格,從套用型方面保證了培養目標的落實。我系根據社會和企業各生產崗位群的人才需求,力求更多地採取定單式人才培養,一方面培養方向明確,二是就業率高,從而達到學生、企業和學校三方面滿意。在走與企業聯合辦學的道路上,我們大力推進產學研相結合的教育模式。在實踐教學環節中,特別是學生畢業設計,盡力與解決企業和社會各生產崗位群的生產實際相結合,使得學生在畢業前就基本上認識和了解生產實際的工作環境,並能初步解決生產實際問題,為學生就業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基本形成了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思想。二、機電工程系教研室設定與專業分布機電工程系下設四個教研室、七個高職專業,分別是:自動化教研室,該教研室設定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電氣工程教研室,該教研室設定供用電技術和機電一體化技術兩個專業;機械工程教研室,該教研室設定礦山機電和熱能動力設備與套用兩個專業;機械製造教研室,該教研室設定數控技術和機械設計與製造兩個專業。我繫上述七個專業,各專業的帶頭人都是從教十幾年以上,具有高級職稱的專業教師。其中,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是我系的骨幹專業,2004年10月10日經省教委批准為省級教學改革試點專業,該專業各項教學改革工作按規劃積極穩妥運作,2009年經省教委批准為省級示範專業。三、師資隊伍我系共有教師76名,其中雙師型教師共45人,占59.21%;具有研究生或碩士學位人數的教師26人,占全體教師的34.21%; 4名教授,具有副高級職稱的教師 33人,占 46.68%,中級職稱教師 22人,占28.95%,初級職稱教師16人,占21.05 %;高級工1人,占1.32%。四、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為保障學生職業技能水平的提高,本系擁有一個實訓車間,一個模擬巷道,和16個一體化實訓(實驗)室,以及12個校外實訓基地。 機電工程系實訓(實驗)室
序號 | 單 位 | 實驗實訓室名稱 | 現場所 | 實訓室面積 | 備註 |
1 | 機電工程系 | 電工實驗實訓室 | 東教學樓二層 | 120 | |
2 | 機電工程系 | 電子技術實驗實訓室 | 東教學樓二層 | 120 | |
3 | 機電工程系 | 數控工具機故障與診斷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4 | 機電工程系 | 電機與拖動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5 | 機電工程系 | 工業檢測技術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6 | 機電工程系 | 可程式序控制器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20 | |
7 | 機電工程系 | 單片機技術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20 | |
8 | 機電工程系 | 微機接口技術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9 | 機電工程系 | 電力電子技術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20 | |
10 | 機電工程系 | 過程控制技術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20 | 設在最底層 |
11 | 機電工程系 | 電力自動化與繼電保護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12 | 機電工程系 | 機電一體化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00 | |
13 | 機電工程系 | 液壓與氣動實訓室 | 電氣實驗中心 | 120 | 設在最底層 |
14 | 機電工程系 | 供配電技術實訓室(1) | 體育場北側 | 100 | 設在最底層 |
15 | 機電工程系 | 供配電技術實訓室(2) | 體育場北側 | 120 | 設在最底層 |
16 | 機電工程系 | 供配電技術實訓室(3) | 體育場北側 | 120 | 設在最底層 |
合計 | 1780 |
實訓中心機加工實習車間
設備名稱 | 規格型號 | 單位 | 數量 | 價值 | 購置 |
立式加工中心 | VDL-600型 | 台 | 1 | 422,685 | 04年12月 |
數控銑床 | XD40型 | 台 | 1 | 265,630 | 04年12月 |
數控臥式車床 | CK6150型 | 台 | 1 | 128,000 | 03年11月 |
數控車床 | CKA1650/1000型 | 台 | 1 | 121,402 | 04年12月 |
普通車床 | CD6140型 | 台 | 8 | 313,600 | 04年6月 |
普通車床 | CD6140A型 | 台 | 2 | 73,000 | 03年11月 |
普通車床 | CW6136A、C6240 | 台 | 3 | 87,872 | 94年12月 |
普通車床 | CD6140A型1000 | 台 | 2 | 95,278 | 91年10月 |
普通車床 | C630型 | 台 | 5 | 41,136 | 82年3月 |
萬能銑床 | X62W型 | 台 | 1 | 12,647 | 78年12月 |
牛頭刨床 | B-690型(液壓) | 台 | 3 | 21,404 | 78年12月 |
搖臂鑽床 | Z3725型 | 台 | 2 | 15,310 | 96年12月 |
外圓磨床 | M1450型 | 台 | 1 | 36,605 | 80年11月 |
註:實訓中心機加工實習車間設備總計31台套,總價值163.46萬元。
五、就業形勢
自2000年7月14日建立機電工程系以來,我系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一年好似一年,畢業學生分布於全省各地,特別是全國特大型企業開灤集團公司、唐山北車客車軌道客車有限責任公司、河北鋼鐵集團、北京首鋼、津西鋼鐵、曹妃甸國投碼頭等企業每年在我系招聘大量的畢業生,其中2002屆、2003屆畢業生多數在相應的企業擔任中層領導,後續畢業生逐漸成為企業技術骨幹,最近兩年我系畢業生出現供不應求的局面,到現在為止,用人企業開始到我系招聘2012屆畢業生。下面是我系近幾年各專業的就業率統計情況。
機電工程系近三年就業統計
2008年就業 | 專業 | 畢業人數 | 簽約人數 | 就業人數 | 就業率 |
機械設計與製造 | 48 | 27 | 32 | 66.67% | |
電氣自動化 | 68 | 50 | 60 | 88.24% | |
數控技術 | 75 | 41 | 60 | 80% | |
礦山供電 | 52 | 43 | 45 | 91.84% | |
機電一體化 | 70 | 55 | 64 | 91.43% | |
供用電技術 | 49 | 33 | 45 | 91.84% | |
2009年就業 | 機械設計與製造 | 80 | 58 | 79 | 98.75% |
電氣自動化 | 115 | 74 | 108 | 93.91% | |
數控技術 | 80 | 56 | 75 | 93.75% | |
礦山供電 | 65 | 53 | 91 | 96.92% | |
機電一體化 | 105 | 80 | 99 | 94.29% | |
供用電技術 | 92 | 59 | 91 | 98.91% | |
2010年就業 | 機械設計與製造 | 166 | 72 | 163 | 98.19% |
電氣自動化 | 151 | 70 | 146 | 96.69% | |
數控技術 | 49 | 18 | 47 | 95.92% | |
礦山供電 | 57 | 34 | 56 | 98.25% | |
機電一體化 | 180 | 95 | 176 | 97.78% | |
供用電技術 | 37 | 10 | 37 | 100% |
g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