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海水深度每增加100米,壓力就會增加10個大氣壓。要去深達萬米的洋底探險,人們乘坐的潛水器將承受1000個大氣壓。作為中國“863”計畫重大專項的7000米載人潛器長8米、高3.4米、寬3米,用特殊的鈦合金材料製成,在7000米的深海能承受710噸的重壓,運用了當前世界上最先進的高新技術,實現載體性能和作業要求的一體化;與世界上現有的載人深潛器相比。具有7000米的最大工作深度和懸停定位能力,可到達世界99.8%的洋底。
研發背景
深海海底珍藏著許多新的生物物質、燃料資源和其他未知事物。但是,那裡黑暗、冰冷以及恐怖般的壓力,使我們很難接近那裡。所以,有95%的海洋仍未開發。甚至對火星表面的了解比對海底的還要更多。“地球上有超過一半的面積覆蓋了超過3000米深的海水”位於鱈魚角(Cape Cod, MA)的深海潛水艇組織——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oods Hole Oceanographic Institute)的首席科學家,克里斯·基爾曼說。
當工程師和科學家一起製造了新的潛水探測工具,我們與深海接近就變得更容易實現了。在20世紀70年代,有一些小型的潛水艇可以將人帶向深海(約距離海面2英里以下的地方)。包括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和法國在內的很多國家——都製造了載人潛水器(human-occupied vehicles)(HOVs)用於科學研究。
機器人潛水器——也可以叫做ROVs,通過遠程操作——它通過鏈子與水面上的船連線,在船上,操作員將控制機器人潛水艇的行動。這種潛水艇也常常攜帶各種感應器和照相機,並將數據和圖像傳送至水面上的船隻,機器人潛水艇可以在水裡呆幾周,甚至幾個月。
載人潛水器和機器人潛水器技術都繼續在發展著,不過現在最先進的,稱做水下自動機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s )(AUVs),它結合了兩者的優點,伯恩說,水下自動機器人是不需要人操作的機器人潛水艇——他們不僅不需要水面船隻的協助,而且還可以自動駕駛,這要歸功於它所攜帶的軟體和感應器。
科學家希望依靠它們,在未來發現強效新藥(可能存在於未開發的大海深處生物中),並探尋氣候變化的重要信息,找到自然災害例如海嘯和地震的線索。
該潛水器特點
中國研製的7000米載人潛水器,將成為世界上下潛最深的載人潛水器。這艘潛水器外觀近似一顆膠囊藥丸,能容納3個人,一名操作員,兩名科學家。在潛水器的前端,是一個密閉的玻璃,潛水科學家可以通過這裡看到外面的世界。鈦合金載人球殼是深潛器最特殊和重要的部分,位於深潛器最前方可乘坐3人的鈦合金載人球殼能承載700個大氣壓的壓力,實現了與航天相同的生命支持系統;該深潛器的浮力材料採用一種玻璃微珠聚合物,使其具有針對作業目標穩定的懸浮定位能力,並實現了完全依靠自身重量的無動力下潛、上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