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事記
20世紀50年代
橋西市場的來歷可上溯到20世紀解放前。解放前,有很多人在東新橋橋頭(新華書店東側)擺賣農產品,都是附近的農戶自產自銷,當時是自由買賣,品種不多,但是生活的必需品都能買到。
位於惠州市區中山東路的東新橋橋頭是農戶們售賣農戶品的一個集中地,可算是當時的小農貿市場。除了在此賣菜的農戶,還有一些農戶挑著菜隨走隨賣,中山西路、中山北路都有這些挑著菜賣的人,有人要買就停下來,沒有固定的攤位。20世紀50年代初秀水湖被填平,隨後建起了第一市場(即橋西市場),在中山東路小“農貿市場”里賣菜的人都遷到第一市場裡賣菜,居民就跟著到該市場買菜。
20世紀70年代
20世紀60年代初的幾年經濟困難時期過後,橋西市場雖然依然有不少東西賣,但市民要買日常的食物和生活用品基本上都要憑票證才能買到。當時的橋西市場銷售食物的主角是幾大國營食品公司。
20世紀80年代
改革開放之後,隨著市場的逐步開放,蔬菜公司、食品公司、水產公司的銷售櫃檯逐步撤銷,取而代之的是個體戶開始販賣蔬菜、肉類、海鮮以及各種乾貨,物品逐漸豐富起來。與此同時,買菜的人也越來越多了。20世紀80年代至90年代,包括橋西市場在內的幾個簡易農貿市場經過了大規模的改建和興建。改建後的橋西市場於1982年竣工開市,周圍為框架式結構大樓,底層為市場,上層為住宅,市場面積3370平方米,橋西市場也成了個體戶的天下,成為市區內最旺的農貿市場之一。
其他市場難以買到的,橋西市場都有得賣,如牛肉、狗肉、水魚、烏龜、蛇類、鮮蝦經常保持上市,也常有山豬、山羊肉、乾鮮海產品等。這是惠州最旺的一個市場,每天上市交易者約1.4萬人次,高峰期達2萬人次。1987年總成交額為2339.85萬元。
橋西市場的變化,直接體現在市民的飯桌上。到了20世紀80年代,反季節蔬菜出現了,在冬季也有許多新鮮蔬菜上市。
21世紀初
上世紀90年代中期,英達商場、昇平商場相繼開業。2000年4月,大型商場人人樂進駐惠州,商場內不僅有各類衣服、鞋子,超市中還有出售新鮮蔬菜、水果,以及肉類和水產,等同於一個小型農貿市場,也改變了惠州人多年來的消費觀念。惠州市民見到了與農貿市場購物渠道和環境都大相逕庭的超市,超市內明亮而乾淨,明碼實價,就算是到了晚上也還有東西賣。
大型超市全天售賣新鮮肉菜的優勢,與農貿市場一到下午就沒菜賣的劣處對比強烈。
隨著大型超市的進駐,眼見消費者流失,橋西市場等一些農貿市場的商家也改變銷售觀念,延長營業時間,而且到了春節期間也有商戶堅持營業。現在,即使傍晚6時去橋西市場,也能買到想要的各類肉類和蔬菜,如新鮮的海鮮、鮮嫩的蔬菜,生雞活魚,應有盡有,豐富程度與早市相差無幾。
農改逾時期
隨著居民整體消費水平提高,50年歷史的橋西市場硬體上逐漸落後,加上由於是開放式經營,市場購物環境普遍較差。雖然經過改建,但橋西市場依然簡陋,有些地方是瓦房,有些地方還是蓋鐵皮的。由於當時發展的局限性,這些市場都沒有消防設施,近幾年才陸續增補,但離消防標準還有一定的差距。另外,市場的布局相當落後,排水、排污設施和擺賣台等相當簡單,導致市場衛生清潔難度大,安全隱患多。而農貿市場上相對髒亂的購物環境,也導致了部分客人流失。
除了農貿市場本身的硬體問題,市場周邊的亂擺賣行為也對農貿市場造成影響。
此外,農貿市場還承受著外在更大的壓力,市區大批城市綜合體,搶占了農貿市場的大量客源,對農貿市場形成很大的衝擊。2008年11月,市國資委向市政府上報了 《惠州市市區農貿市場升級改造工作方案》,計畫對包括橋西市場在內的7大農貿市場進行改造。
現狀
橋西市場升級改造列為2012年惠州市政府十大民生實事工程之一。市場進行整體裝修升級後,市場天面及原露天通道天面全部鋪蓋鋼化塑膠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