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源流
樓(Lóu 樓)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姒姓,為西周時夏代少康之後,以祖上封號為氏。樓、婁同源於姒姓,黃帝歷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賜姓姒,受舜禪讓而稱帝。子啟建夏朝,禹14世孫桀無道,夏為商所滅。其子仲和仲禮避禍於會稽,改姓婁。周滅商後,武王追封先帝後裔,得禹(5世孫少康之後)36世孫雲衢公,曰:“無木不成樓,猶無水不成源也!”舉為諫議齊侯,封於杞(今河南省杞縣)。以主夏祀,封號東樓公。其後代子孫遂以祖上封號“樓”為姓,稱為樓氏。
2、出自古代少數民族姓氏。東漢時,白馬羌豪有樓氏。
3、出自北魏蓋樓氏、賀樓氏所簡改。南北朝時,北魏有蓋樓氏、賀樓氏,入中原後從漢俗,一併改為樓氏,望居山西代郡。
遷徙分布
(部分)禹姓姒。商滅夏後,大禹的子孫易姒為婁,隱居不仕。直到西周成王姬誦追封皇室後裔時,發現大禹36世孫婁雲衢在會稽,便把他召來,賜“木”為“樓”,封東樓公,食邑杞國(今河南杞縣)。此後,雲衢的子孫便姓了“樓”,並將杞國作為樓氏的發祥地。東漢時,大禹77世孫樓日乞,字重玉,號雄樵,“經文緯武,熟嫻韜略,”官至三軍總都尉,加授麒麟閣護軍都憲,進位太師,卒謚“忠成”,御葬於烏傷(今義烏市)之香山。他有二子:長子良驥,字德卿,仍回會稽;幼子良(馬咼),字秀卿,為守父墓,留居烏傷。浙江、上海、山東德州兗州、河南杞縣、陝西鹹陽、湖南廣安、廣西昭平等地的樓姓人,都奉重玉為始祖。大禹第102世孫樓晉(853—950),字彥孚,號指城,自烏傷遷仙岩(今樓塔一帶)。他是樓塔樓姓人的始祖。
但據《烏傷香山樓氏分遷圖》:秦始皇三十年(公元前217年),大禹64世孫樓大溜自兗州遷蕭山;唐·神龍二年(706),大禹97世孫樓濡自香山遷蕭山長山。樓晉是唐末戰將,追隨杭州都知兵馬使、太子賓客兼侍御史、兩浙節度使、天下兵馬都元帥錢鏐(後為吳越國國王)東征西討,在攔襲義勝軍節度使劉漢宏和活捉稱帝越州的叛將董昌諸戰役中,屢建勳業,累官至禮部尚書同平章事、兵部尚書。他多次在仙岩一帶活動,認為這裡山環水繞,人居環境優越,便於唐·乾寧四年(897)由烏傷遷此肇基發族。至今已傳39世,有8000餘人。據粗略統計,自南宋至清代,樓氏有舉人4名,武舉人2名,貢生7名;在清朝一代,有22人分別出任知縣、縣丞、典史、訓導和參將、守備、巡檢等文武官職。自元末名醫樓英始,樓氏族中業操岐黃、仁術濟世者代有傳人,如:明代的樓淇霆、樓宗望,清朝的樓全、樓邦源等等,不唯醫名播於吳越間,且有著作問世。當今樓姓人口約占全國的0.01%,現在在浙江省杭州(臨安,富陽),寧波(鄞縣,奉化,慈谿,餘姚),金華(義烏,東陽,永康),麗水、蕭山樓塔鎮。諸暨。分布較多 。台州、三門等地也有。樓姓望居代郡(今河北省蔚縣西南)、東陽郡(今浙江省金華一帶)。
歷史名人
樓護:字君卿,父乃世醫。他本人少年時就讀過數十萬字的本草、醫經、方術書籍。醫術高明,又善辭令,“樓君卿唇舌”為時人稱道,甚得名譽。他做京兆吏時,認識了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經常串列走動,關係親密。五侯各家經常用山珍海錯款待他,吃多了,也會厭倦的。“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君卿口厭滋味,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甚美。世所謂五侯鯖,君卿所致。”樓護把五侯各家饋贈的菜餚用一鍋雜燴出來,竟然出現了新的口味。此事,《語林》、《世說》、《西京雜記》等書都有記載。當時長安有說:“穀子雲筆札,樓君卿唇舌”,是說他為人守信用。後舉方正,歷官諫大夫、天水太守,封息鄉侯。
樓璽:字肇基(502-557),杞國東樓公38代孫,南朝梁代人,封南昌郡王。
樓郁:字子文,號城南,北宋時著名教育家。人稱西湖先生,鄞縣人,居城南。好書不倦,自六經至百家傳記,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手抄居半。樓郁志操高遠,學以窮理為先,為本州人所尊重。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仁宗詔令各郡縣興辦學校,延致鄉里有文學行義者為之師。樓郁掌教鄞縣“縣庠”數年,又教授明州郡學,前後三十餘年。學行篤美,信於士友,一代英俊,皆在帳下。其中著名的有清敏公豐稷,光祿大夫袁轂(轂博貫群書,擅名詞藻),天台羅適等。樓郁登宋仁宗皇祐五年(1053年)進士,授廬江縣主簿。自以為祿不及親,無從政之意,以大理寺評事終於家。他喜愛讀書,人稱其“自六經至百家傳記,無所不讀。”家藏圖書達萬卷。他著有《唐書編題》、《正議集》三十卷。
樓常:樓郁長子,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後因其子樓異貴顯,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樓光:樓郁次子,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其彌孫樓鑰的《紙閣詩序》說他“才氣俊偉不群。”神宗元豐年間,調任婺州浦江尉,升任新無為州判官,調杭州仁和縣縣丞,後以承議郎任縣尹。權貴以勢逼之,不為所動,罷職歸。
樓肖:樓郁幼子,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7年)進士,任職和州助教。
樓異:字試可,樓郁之孫,樓常之子。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任汾州司理參軍,調任永興軍虞幕府,又任東京文繡院監正,知大宗正丞。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登封縣令。三年後,遷度支員外郎,以養親求知泗水。復為吏部右司員外郎、左司郎中、太府鴻臚卿,除直祕閣、知秀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他在上任前向皇帝辭別時,奏請在明州設定高麗一司(即明州高麗使館),依照宋神宗元豐年間舊制,重開中朝貿易。建議造海船一百艘,以備使者之用。建議將明州廣德湖開墾為田,收其田租以給國用。他的建議受到宋徽宗的讚許,於是改任明州知州,賜金紫。支出內帑錢(皇帝私儲蓄)六千萬,作為建造海船的經費。明州鄞西依賴廣德湖湖水灌溉,是有名的水利工程。但湖面一部分已被土豪侵占為田。樓異到任後,令盡泄湖水,廢湖為田。墾闢湖田七萬二千餘畝,每年可收租谷三萬六千石。因而徽宗對他很稱意,令他連任明州牧,加直龍圖閣秘閣修撰,又升至徽猷閣待制。在月湖的松島建造“書錦堂”。
樓鑰:字大防(1167-1213),南宋鄞縣(今寧波)人。南宋著名文學家.宋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官太府宗正寺丞等,著有《北行日錄》等傳世。
樓屯:原名卓力(1880-1950),字肖嵩、辛壺、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縉雲人,久居上海。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篆刻得吳昌碩指授,合秦、漢和浙派之長,自成一格,所作馭刀如筆,氣韻渾古蒼媚。
樓大年:南宋人,字元齡,徐僑弟子。嘉定十六年進士,歷官遂安、南昌知縣,承議郎,戶部犒賞所主管文字,朝奉郎。理宗為“訓廉”、“謹刑”二銘。著有《銘心偶錄》。
古今姓“樓”歷史名人:
樓緩:戰國魏相。
樓護:字君卿,父乃世醫。他本人少年時就讀過數十萬字的本草、醫經、方術書籍。醫術高明,又善辭令,“樓君卿唇舌”為時人稱道,甚得名譽。他做京兆吏時,認識了漢成帝母舅王譚、王根、王立、王商、王逢這五位同時被封侯的“五侯”,經常串列走動,關係親密。五侯各家經常用山珍海錯款待他,吃多了,也會厭倦的。“每旦,五侯家各遺餉之。君卿口厭滋味,乃試合五侯所餉之鯖而食,甚美。世所謂五侯鯖,君卿所致。”樓護把五侯各家饋贈的菜餚用一鍋雜燴出來,竟然出現了新的口味。此事,《語林》、《世說》、《西京雜記》等書都有記載。當時長安有說:“穀子雲筆札,樓君卿唇舌”,是說他為人守信用。後舉方正,歷官諫大夫、天水太守,封息鄉侯。
樓璽:字肇基(502-557),杞國東樓公38代孫,南朝梁代人,封南昌郡王。
樓郁:字子文,號城南,北宋時著名教育家。人稱西湖先生,鄞縣人,居城南。好書不倦,自六經至百家傳記,無所不讀,家藏書萬卷,手抄居半。樓郁志操高遠,學以窮理為先,為本州人所尊重。宋慶曆年間(1041-1048年),仁宗詔令各郡縣興辦學校,延致鄉里有文學行義者為之師。樓郁掌教鄞縣“縣庠”數年,又教授明州郡學,前後三十餘年。學行篤美,信於士友,一代英俊,皆在帳下。其中著名的有清敏公豐稷,光祿大夫袁轂(轂博貫群書,擅名詞藻),天台羅適等。樓郁登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年)進士,授廬江縣主簿。自以為祿不及親,無從政之意,以大理寺評事終於家。他喜愛讀書,人稱其“自六經至百家傳記,無所不讀。”家藏圖書達萬卷。他著有《唐書編題》、《正議集》三十卷。
樓常:樓郁長子,北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進士。後因其子樓異貴顯,追贈金紫光祿大夫。
樓光:樓郁次子,北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年)進士。其彌孫樓鑰的《紙閣詩序》說他“才氣俊偉不群。”神宗元豐年間,調任婺州浦江尉,升任新無為州判官,調杭州仁和縣縣丞,後以承議郎任縣尹。權貴以勢逼之,不為所動,罷職歸。
樓肖:樓郁幼子,北宋徽宗政和八年(1117年)進士,任職和州助教。
樓異:字試可,樓郁之孫,樓常之子。宋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進士。初任汾州司理參軍,調任永興軍虞幕府,又任東京文繡院監正,知大宗正丞。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任登封縣令。三年後,遷度支員外郎,以養親求知泗水。復為吏部右司員外郎、左司郎中、太府鴻臚卿,除直秘閣、知秀州。宋徽宗政和七年(1117年),以館閣學士知隋州事。他在上任前向皇帝辭別時,奏請在明州設定高麗一司(即明州高麗使館),依照宋神宗元豐年間舊制,重開中朝貿易。建議造海船一百艘,以備使者之用。建議將明州廣德湖開墾為田,收其田租以給國用。他的建議受到宋徽宗的讚許,於是改任明州知州,賜金紫。支出內帑錢(皇帝私儲蓄)六千萬,作為建造海船的經費。明州鄞西依賴廣德湖湖水灌溉,是有名的水利工程。但湖面一部分已被土豪侵占為田。樓異到任後,令盡泄湖水,廢湖為田。墾闢湖田七萬二千餘畝,每年可收租谷三萬六千石。因而徽宗對他很稱意,令他連任明州牧,加直龍圖閣秘閣修撰,又升至徽猷閣待制。在月湖的松島建造“書錦堂”。
樓鑰:字大防(1167-1213),南宋鄞縣(今寧波)人。南宋著名文學家.宋孝宗隆興元年進士,歷官太府宗正寺丞等,著有《北行日錄》等傳世。
樓屯:原名卓力(1880-1950),字肖嵩、辛壺、新吾,好玄根居士、麻木居士。浙江縉雲人,久居上海。為西泠印社早期社員。篆刻得吳昌碩指授,合秦、漢和浙派之長,自成一格,所作馭刀如筆,氣韻渾古蒼媚。
樓大年:南宋人,字元齡,徐僑弟子。嘉定十六年進士,歷官遂安、南昌知縣,承議郎,戶部犒賞所主管文字,朝奉郎。理宗為“訓廉”、“謹刑”二銘。著有《銘心偶錄》。
樓適夷(1905.1.3~)原名錫春,曾用筆名樓建南,浙江餘姚人。中國近代著名作家,翻譯家
樓南泉,浙江省杭州市人,1922年12月生,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國家攀登計畫項目首席科學家。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樓云:杭州人,中國第一個蟬聯奧運金牌的運動員 在長達16年的體操生涯中,樓雲奪得過40多個跳馬冠軍,其中包括3次世界冠軍,不愧“跳馬王”的美譽。
樓大鵬(1936——)男,浙江寧波人。從小旅居英國,1953年回到祖國,1959年畢業於北京鋼鐵學院機械系。大學期間是一名優秀跨欄選手,曾以25秒2的成績打破男子200米低欄全國紀錄。1959——1966年在北京鋼鐵學院體育教研室任教,後調國家體委工作,歷任國際司副處長、訓練競賽三司副司長、中國田徑協會副主席、主席等職。80年代以來,先後擔任亞洲田徑聯合會副主席併兼任競走和技術委員會主任,國際田聯理事,亞洲單項體育聯合會總會副主席等。曾獲國際田聯元老獎章和國家體委頒發的國家體育運動榮譽獎章(中國奧林匹克工作小組集體獎成員之一)。
樓繼偉:現任中國財政部副部長。
樓忠福:中國廣廈集團董事長。
樓志豪:中央統戰部副部長。
郡望堂號
1、郡望
代郡:戰國趙武靈王始置。秦漢代郡治代縣,在今河北省蔚縣西南。北魏置代郡,治平城(今山西省大同)。
東陽郡:金華在春秋、戰國時期為越國地;三國吳寶鼎元年(266年)置東陽郡;梁陳天嘉三年(526年)改稱金華郡;隋開皇九年(589年)廢郡置婺州。隨後多次更迭地名,建國後置金華專區。
2、堂號
樓姓的主要堂號有:“畫錦堂”、“書錦堂”、“享倫堂”、“氣聚堂”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