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中文學名:榴紅鏈黴菌
拉丁學名:Streptomycespuniceus
參考文獻:德國專利PA352.176,1951;Intetn.J.Syst.Bacteriol.18:161,1968。
形態特徵
孢子絲直、柔曲。孢子橢圓形,表面光滑。
性狀特徵
甘油天冬素瓊脂(ISP)、無機鹽澱粉瓊脂(ISP)、酵母精麥芽精瓊脂(ISP)、燕麥粉瓊脂(ISP):氣絲黃色系列(一人將其歸入灰色系列):黃灰色和淺灰褐色。基絲反面紫色。加0.05N NaOH,由紫色變藍紫色或藍色;加0.05N HCl,由藍色或紫色變為紅紫色。在第一和第三種培養基內14—21天后,有跡量藍色或紫色素,加0.05NHCl,由藍色或紫色變為紅紫色。不產生類黑色素、酪氨酸酶和H2S。利用D-葡萄糖、D-木糖、D-果糖、D-甘露醇;對蔗糖利用可疑;對在棉子糖上生長報導分歧;不利用L-阿拉伯糖、鼠李糖、肌醇。
形態描述
孢子絲直、柔曲。孢子橢圓形,表面光滑。
討論
代表菌株:Pfizer1314-5=ISP5083。
放線菌(四)
放線菌因菌落呈放線狀而的得名。它是一個原核生物類群,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廣,主要以孢子繁殖,其次是斷裂生殖。放線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主要以孢子或菌絲狀態存在於土壤、空氣和水中,尤其是含水量低、有機物豐富、呈中性或微鹼性的土壤中數量最多。放線菌只是形態上的分類,不是生物學分類的一個名詞。有些細菌和真菌都可以劃歸到放線菌。土壤特有的泥腥味,主要是放線菌的代謝產物所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