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榆林秧歌:流布於張家口、宣化、萬全、懷安、懷來、涿鹿一帶的民間戲曲劇種。清代以至民國期間,人們都稱它為秧歌腔或秧歌。1949年以後,始有榆林(張家口郊區村名)秧歌這一稱謂。
歷史
根據志書記載,康熙年間張家口、宣化一帶就已盛行秧歌。《宣化縣誌·風俗志》說:每逢上元節“村莊城市多立竹木,設黃河九曲燈,男女中夜穿之,名為走百病。又隨處唱戲,踩高蹺,唱秧歌及節節高等,俱以為樂。”此志編纂於康熙五十年(1711),該書所載的秧歌活動,當系康熙年間或康熙之前的情況。乾隆七年(1742)編纂的道光十四年(1834)重修的《萬全縣誌》以及光緒二年(1876)重修的《懷安縣誌》等,也都有“隨處演戲,唱秧歌”之記載。可見榆林秧歌早在康熙年間就流行於張家口、宣化一帶。
榆林秧歌不僅盛於民間,而且在清兵營內也頗為流行。據吳潤青《塞北戲劇異聞》記載:“每到新春正日,張垣尚興一種秧歌亦登台演唱,由正月可連演至二月中旬,……秧歌所演之地,以下堡南營為多,詞句雖近於俚俗,而穿插尚興,……其中也實有優秀分子,所演如《何文秀私訪》、《烈女傳》、《桃花女》等亦頗可觀。張家口綠營兵丁能此者甚多,向例每三年張營兵丁調赴科布多、烏里雅蘇台等處駐防,謂之換防,以科布多為後營,烏里雅蘇台為前營。光緒朝左副將軍駐烏里雅蘇台者為覺羅崇公歡,以烏城地居城道無任何娛樂可言,後知張家口兵丁善演秧歌,於是將遣人赴京購置行頭在烏排演,亦演梆子。而兵中之喜歌者,由此得崇公青眼,起升者甚多。”又說:“余隨先君於塞北有年,而尤以張家口為久,時為光緒中葉……”吳氏所記同時說明榆林秧歌在光緒年間的活動區域,已擴展到今蒙古國西部和西北部的城市烏里雅蘇台、科布多一帶。
榆林秧歌班社多以地名或著名藝人命名。自道光以來,較著名的有:楊滿班、喜臣班、浪破碌碡班、吳真舉班、河南紅班、蘇二友班、侯登福班以及萬全縣的七屯班、宣平班、孔家莊班,懷安縣的左衛班、兩旗屯班、柴溝班等。這期間著名藝人有楊滿、浪破碌碡、吳真舉、楊喜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