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安徽省博物館藏楚“鑄客”大鼎,是戰國時期楚國鑄造的青銅禮器,重400公斤,高113厘米,口徑87厘米,腹圍290厘米。氣勢雄偉,端重古樸,距今已有2400餘年歷史,屬“國寶級”文物。它於1933年從安徽壽縣朱家集李三孤堆出土,歷經坎坷。歷史
壽縣,古稱壽春,是楚國最後一座都城,歷時19年,地下埋藏文物豐富。1933年,壽縣發生旱災,地方聯保主任和保長發動百人挖古墓,取寶賣錢救災。結果挖出3000多件古物,運到南京、上海去賣,經鑑定皆為戰國青銅器。可是,老百姓辛辛苦苦挖的寶,並未得到好處,賣得的錢卻被地方當官的瓜分了。當地紳士又組織民眾偷偷再挖,結果又挖出數百件古物,楚“鑄客”大鼎就是這次偷挖出土的。由於器物龐大笨重,一時難以搬運,被安徽當地政府發現,運到當時省會安慶收藏。
楚大鼎上有12個字銘文,開頭為“鑄客”二字,因此叫“鑄客大鼎”,又因為它是楚國重器,習慣上也稱之為“楚大鼎”。大鼎平口折沿,束頸,腹微鼓,圜底,三蹄足。口沿外側置兩附耳外撤。腹上部飾一周突起的圓箍,箍上飾蟠螭紋,雙耳和頸部飾菱形幾何紋,足根部浮雕漩渦紋。口沿上有銘文12字:“鑄客為集膴侶膴睘豚膴為之。”諸家釋讀仍有分歧。前足膝部和左腹外壁下有相同的銘文,疑為“安邦”二字。此鼎造型宏偉壯觀,是目前發現楚鼎中的最大者,不愧為楚國的重器。
鼎是古代炊器,相當於現在的鍋,用以煮肉。在商周奴隸社會,青銅鼎曾被奴隸主貴族用來“別上下,明貴賤”,視為統治權力的象徵,繼而發展成為國君或貴族使用的禮器。鑄客鼎的發現,為研究楚文化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具有極高歷史、藝術和學科價值。
經歷
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大鼎運送到大後方的四川避難,抗戰勝利後又運回南京博物館收藏。全國解放前夕,南京國民黨將大批珍貴文物運往台灣,由於時間緊迫,人心慌亂,鑄客鼎未來得及上船,“百萬雄師過大江”,南京解放了,鼎被拋棄在江邊上,不久又運回安徽新的省會合肥收藏。鑄客鼎歷經此磨難,傷痕累累,後經修復,還其原貌。
1958年9月17日,毛澤東主席視察安徽省博物館,他來到鑄客鼎跟前,繞鼎一圈,從雙耳上的花紋、口沿上的銘文,到足部浮雕紋飾,都看個仔細,並詢問大鼎的來歷,他還低頭往“鍋”里看,詼諧地說:“裡面能煮頭牛。”
鑄客大鼎是我國目前已出土的第二大國寶青銅鼎,大小和重量僅次於司母戊大方鼎。青銅藝術,國之瑰寶。今天,鑄客鼎(楚大鼎)及中國古代青銅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放射著奇異的光彩。
收藏地
安徽省博物館(簡稱“皖博”),位於合肥市安慶路268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