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聯康

楊聯康

楊聯康,著名河流發育史專家,地礦部研究員。我國第一位徒步考察黃河、長江全程的科學家,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全球大河工作組創始人。曾前往亞、歐、非洲的葉尼塞、鄂畢、伏爾加、多瑙、尼羅等著名河流考察,享有‘世界河王’美譽。

基本信息

人物簡介

1982年5月31日,中國地質工作者楊聯康,徒步考察完黃河全程後到達黃河入海口。楊聯康是從1981年7月21日開始從黃河發源地徒步考察黃河的,歷時315天,行程5500多公里,經過了7個省、2個自治區的108個縣,收集了有關黃河的大量第一手資料。是我國徒步考察完黃河全程的亘古第一人。

1938年12月25日生於北京,1961年12月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地貌專業。

1961年12月——1980年3月,為建設祖國西部,報名至甘肅地質局區域地質調查隊工作。1980年3月,國土資源部,為研究員。國際第四紀研究聯合會全球大河工作組創始人與中國組負責人。

從事長江、黃河並全球大江大河發育歷史學習、考察、研究,至今48年。

他在北京大學所寫畢業論文為《三峽長江發育史》。早在1963年他已發現黃河最早沖積礫石層與渭河最早沖積礫石層。1981年——1984年他又以1111天時間在我國歷史上第一次徒步考察了黃河、長江全程,獲得全球最高河拔階地(長江三峽,1250米)、全球級數最多階地(黃河龍羊峽,32級)、全球最厚可見黃土(蘭州,315米)等重大發現與黃河、長江全程發育歷史系統資料。其後通過與葉尼塞、鄂畢、伏爾加、多瑙、尼羅等大河實地比較及與密西西比、亞馬孫資料比較,確認長江、黃河具全球最典型發育歷史,受世界各大洲同行首肯。他並在這一研究基礎上提出有關我國礦產、水電、航運、水利防洪、流域開發、水產環保、旅遊等重要經濟文化領域許多獨到的科學結論,且幾乎全為後來實踐證實。其中,有關黃河斷流、三峽工程、98、99防洪、流域開發、江河探險旅遊等的論斷並“黃河、黃土、黃種人”的推想均在國內外廣有影響。

他認為應該繼續發展由他倡導的大河全程發育歷史研究學派,以便一方面為西線南水北調、西南水電開發、(乃至東南、亞南亞防洪)等國家重大工程項目服務、一方面在全球大河發育史基礎科學研究領域為人類做出傑出貢獻!

徒步考察江河

如果我有幸在我國實現四化的路上,做一顆小小的鋪路石,我就終生無憾。這是楊聯康先生1981年徒步考察黃河時說的話。時代的痕跡深嵌話語之中。楊聯康畢業於北京大學地質地理系地貌專業。那年他22歲,為了研究黃河發育史,自願到艱苦的蘭州工作。10年動亂,象他這樣的知識分子很難逃脫圉圄之災。在監獄裡,意志堅強的他竟然自學了4種外文,寫下20多萬字的論文。1979年12月,拿著平反後補發的9000元錢,他義無反顧地開始自費考察黃河。

他來到黃河上游的星宿海,沿馬曲河,步入約古宗列盆地,找到1952年我國“河源考察隊”確定的黃河源頭。他記下有關數據資料,用隨身攜帶的兩個瓶子裝上黃河水,他要把其中的一瓶送給黨中央,另一瓶則帶給自己的父母。在黃河源頭,他進行了整整8天的考察,踏遍方圓幾十公里,終於發現了黃河的第三個源頭——拉郎晴曲。拉郎晴曲比國家過去測定的第二個源頭瑪曲長30.56公里,按地理學原則,拉郎晴曲應是黃河真正的源頭。楊聯康的發現讓黃河向前延伸了71華里。科學考察是艱苦的。天黑了,沒有現代化的野外設備,甚至連帳篷也沒有一頂。楊聯康用帆布把自己從頭到腳包起來躺下。一天,帆布外嘶啦作響,他明白野獸光臨了,他屏住呼吸,野獸啃不動帆布,失望地離去。早晨,楊聯康醒來,發現帆布包邊有兩堆狼屎。1981年以個人身份對黃河進行考察還是新鮮事物。人們用不信任的眼光看他。楊聯康為保證科考順利進行,向沿途各地政府索要了路條。

1981年12月20日,甘肅省瑪曲縣人民政府為楊聯康開具的路條是這樣寫的:“楊聯康同志,為完成科研項目,不畏艱險,隻身一人,沿黃河徒步考察,已歷時四個多月,現由我縣派員護送來你縣境內多柯公社,請熱情接待,在食宿上給以照顧,工作上大力協助,並派政治上可靠的嚮導和民兵逐段護送。”就這樣,一路前來。1982年5月31日,經過9省108縣,跋涉11000里,懷揣上百張縣、市、社介紹信,40多萬字的筆記,足蹬破牛皮鞋,手持竹竿,楊聯康終於來到黃河口。在黃河大堤上,他跪了下來,淚流滿面。從那以後,楊聯康又先後徒步全程考察了長江、珠江、黑龍江,並徒步考察了俄羅斯的兩條大河。楊聯康成為中國徒步考察江河最多的一個人。

作客新浪聊長江黃河發育史

嘉賓:楊聯康研究員

主題:長江黃河發育史

時間:5月31日上午10:30-11:30

中華民族是世界上人數最多、歷史最為悠久連續的偉大民族!

黃河、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但是你知道黃河、長江在什麼時間形成,證據是什麼?特別是,你知道全球同行公認,在世界各大江大河中,長江、黃河發育歷史最為清晰、最為典型嗎?

其次,你知道近年我國由於水資源短缺和水污染造成的經濟與生態損失已達每年10000億元,相當我國GDP10%,國民收入50%,而我國GDP年增長率僅為8%,而要解決這一問題——在青藏高原上從富水的南部向缺水的北部調水等問題就必須首先搞清地殼活動性,搞清黃河、長江的發育歷史嗎?

楊聯康研究員是我國第一位徒步考察黃河、長江全程的科學家,他有多項“世界第一”科學發現。去年今天的這個時間,正是楊聯康研究員從黃河源頭用360天徒步走到黃河入海口的20周年,明年今天的這個時間,則是楊聯康研究員從長江源頭用750天徒步走到長江入海口的20周年。

5月31日上午10:30-11:30,本屆科技周第四期主題演講嘉賓楊聯康研究員將作客新浪就長江黃河發育史主題與廣大網友進行交流,歡迎網友積極參與。點擊提問

聊天內容概要

一、整整20年前的歷時1111天的黃河、長江全程徒步考察

楊鐮康徒步考察黃河路線圖

地球上一共有多少河流?早期的講法是“還沒有統計過”,後來有一種講法是10萬條,並無定論。不過,大河總是有數的,而且大河也相對重要!

據初步統計,長度超過1000公里的河流只有106條,超過5000公里的只有7條,鄂畢河全長5410公里,她的上源額爾齊斯河在我國境內;超過5500公里的只有5條,5條中便包括我國的長江、黃河,而其餘三條中,尼羅河流域、亞馬孫河流域均分屬八、九個國家,密西西比河流域也包含加拿大少量國土。

所以,結論是:世界5條超過5500公里長河中的2條,7條超過5000公里長河中3條長河的河源都在中國,中國應該在全球大江大河研究中發揮主導作用!

河流是人類的母親,我們應該為考察自己的母親河自豪!

二、“世界第一”的重大科學發現

1986年龍羊峽黃河河底

徒步不是目的,不能只做旅行家、探險家,或象一個螞蟻,更重要的是有意識地進行科學發現。

(1)長江三峽古長江河底礫石層高出現在長江江底1250米,是全球抬升最高的大河河底礫石層。

(2)黃河龍羊峽沖積礫石層多達32級,在全球大河沖積礫石層級數中最多。像龍羊峽地區地殼如此強烈地頻繁間隙地抬升,更需要在西部建設時十分注意!

三、重大科學結論:黃河、長江具全球最典型大河發育歷史

從全球河流研究來看,山區河段比平原河段,河流歷史更清楚。因為前者古沖積物多被抬升於地表,易於觀察,而且抬升越高,河流歷史越清楚。後者古沖積物因地殼沉降被掩埋,河流歷史則不易被察覺。長江、黃河不僅在全球河源最高,而且山區河段在全球最長,所以河流歷史保存的最為完整、清晰,是全球典型。

世界上許多民族都以河流為母親,如埃及以尼羅河為母親河、巴比倫以兩河為母親河,印度以恆河為母親河,俄羅斯以伏爾加河為母親河、美國以密西西比河為母親河、歐洲以多瑙河、萊茵河、塞納河、泰晤士河等為母親河,所以世界各國都極為關心河流的發育歷史,但是,在世界所有河流之中只有長江、黃河河源又高,山區河段最長,發育歷史最為清晰,所以,世界不僅對於有關她的全球第一的科學發現極有興趣,而且更對她們的全程全部發育歷史感興趣,因為她們是全球母親河的典型!

中國探險家名錄

探險家是為了探測新事物等目的而深入危險或不為人知的地方進行探索的人。探險者通常是來自一個國家或文明最先到達某地方的人。也可以指冒險家、旅行家或者職業航海家、飛行員等等。探險的目的因人而異,可能包括軍事、商業、學術、旅行、宗教等各種因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