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屬院校博物館,是河北省為數不多的自然科學博物館之一,是中共石家莊市委、石家莊市政府首批命名的石家莊市十個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之一。博物館新館於2006年7月開工建設,2006年12月竣工。館址建築本體為五層框架結構,建築面積3080平方米,由於恐龍體積龐大,四層和五層連通,五層為環形迴廊。
館藏藏品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現有館藏藏品2萬餘件,展出藏品8000餘件。其中不乏在國際、國內都十分珍貴和罕見的藏品,藏品來源主要為師生採集、社會徵集和校友捐贈。“不尋常華北龍”長20米,背高4.2米,頭高7.5米,重達50餘噸。這條恐龍是我校龐其清教授與原地礦部地質研究所程政武研究員1983年在河北省陽原縣和山西省天鎮縣交界處所發現,經石家莊經濟學院師生5年的艱辛挖掘,共採獲到保存完好程度超過70%的骨骼,不僅是一新屬、新種、還是一新科,也是目前我國乃至亞洲晚白堊世發現的個體最大,時代最晚,保存最為完整的蜥腳類化石,屬世界級珍寶。珠寶玉石展區陳列的三塊海藍寶石個體之大,在國內外均屬罕見。館藏的優質稀少寶石塔菲石重1.32克拉,極其珍貴;世界百枚名鑽1:1仿製品,具有極高的觀賞和科普價值。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觀眾服務設施齊全,二層展廳設小型休息室,五層展廳設影像專區播放科教紀錄片,館內裝有電梯。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設副館長一人(未設館長)主持工作。
背景
石家莊經濟學院前身為宣化地質學校,1971年升格為河北地質學院,1996年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曾經隸屬於地質礦產部、國土資源部。2000年劃歸河北省管理。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前身為宣化地質學校地質陳列館,於1954年開館,館長是解放前曾任河南地質調查所所長的留美學者張仁鑒先生。當時展出面積400平方米,館藏標本約一萬塊;1956年陳列館由黃景民負責,展出面積擴大至800平方米,1963年由毛鵬飛負責。“文革”期間被迫停館,標本損失嚴重,1970年,從地質部地質倉庫調入標本約15000塊。1971年宣化地質學校升格為河北地質學院後,地質陳列館恢復向師生開放,並免費向社會開放,年平均接待中小學生約5000人次。1987年聘崔夢齡副教授為地質館主任。1988年,地質館更名為河北地質學院地質博物館,聘謝漫澤副教授為館長。1990年博物館隨學校遷至石家莊校區。1996年學校更名,博物館隨之更名為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但因房舍緊張,只設有臨時展館,面積300平方米,2001年任命楊劍平為副館長(未設館長)主持工作。2006年,石家莊經濟學院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學評估,為了更好地展示學校特色,保護珍貴的恐龍化石、珠寶玉石和岩石礦物標本,學校決定建設一座專門的地球科學博物館,從開工建設到布展完成僅用了五個月的時間,堪稱博物館建設史上的奇蹟。
博物館建設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的建設得到了國家、省、市各級領導的親切關懷和大力支持,傾注了學校領導和師生的大量心血。溫家寶總理贈送給學校一套他在甘肅工作時期採集的礦物標本,河北省副省長龍莊偉、省政協主席劉健生等省領導就博物館的建設及開放問題作過重要批示。在新館建設布展過程中,凝聚了國內眾多領域頂尖的學者專家的心血。曾獲地質界最高獎“李四光地質科學獎”的杜汝霖教授,在前寒武紀地層和古生物方面的研究為全中國乃至全人類做出了貢獻。他不但捐贈了自己採集和收藏的大量珍貴標本,還不顧77歲高齡親自主持了宇宙與地球廳的建設和布展工作。全國優秀教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河北省省管專家龐其清教授對我國陸相中、新生代地層和微體古生物介形蟲有深入的研究,首次系統地總結了我國北方六省區(市)介形蟲的特徵、分布和演替規律,填補了該區此類化石研究的空白,1993年獲河北科技進步一等獎。他主持了恐龍與古生物廳的建設和布展工作。該廳恐龍展品多為他親自帶領學生挖掘所得。河北省教學名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源學院院長牛樹銀教授在我國礦產普查領域頗負盛名,他主持了岩石礦物廳岩石展區和寶石與礦產廳礦產資源展區的建設及布展工作。中國珠寶首飾行業協會理事、河北省地質學會寶玉石專業委員會主任、寶石與材料工藝學院院長王禮勝教授,主持了岩石礦物廳礦物展區和寶石與礦產廳珠寶玉石展區的建設及布展工作,他廣泛聯繫、收集並親自鑑定珠寶玉石和礦物標本,為寶石和礦物展區收集了大量珍貴稀有的藏品。
展覽介紹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根據建築樓層分布,設立4個常設展廳。一層為宇宙與地球廳,重點展示宇宙與地球的起源和組成;二層為岩石礦物廳,展示三大岩類及礦物標本;三層為寶石與礦產廳,主要展示天然珠寶玉石、人工寶石和各類礦產資源;四層和五層為恐龍與古生物廳,展示有九條恐龍的骨架和有關恐龍的起源、分類、特徵、演化及滅絕,展示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各階段的珍稀化石。
宇宙與地球廳展示了宇宙與地球的起源、組成以及地球的內外動力地質作用。正廳進入依次為宇宙的起源、太陽系的組成、地球和月球的起源及地球的圈層結構、物理性質、年齡和演化。展廳東側主要介紹內動力地質作用——地震作用、岩漿作用、造山運動和板塊運動等。西側主要介紹外動力地質作用——風化、剝蝕、搬運和沉積作用。本廳展出模型35件,圖片53幅。
岩石礦物廳主要展出岩石礦物標本。岩石標本按三大岩石類型分別展出各類岩漿岩、沉積岩和變質岩。礦物標本按化學組成和晶體結構分為五大類:自然元素、硫化物及其類似化合物、氧化物及氫氧化物、含氧鹽和鹵化物。礦物標本按以上大類排列。本廳展出岩礦標本共1071件,圖片100幅。
寶石與礦產廳主要展出珠寶玉石及礦產資源標本。展廳北半部分展出珠寶玉石標本。珠寶玉石是天然寶石和人工寶石的統稱。天然珠寶玉石是大自然的精華,包括天然寶石、天然玉石和天然有機寶石;人工寶石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包括合成寶石、人造寶石、拼合寶石和再造寶石。本廳寶玉石陳列按照類別布展,其中鑽石、海藍寶石、塔菲石、翡翠、和田玉、水膽瑪瑙等珠寶玉石更是價值不菲,再輔以燈光、旋轉台、電子講解屏等現代聲光電手段,使觀賞者能夠較好地了解寶玉石知識,增加了展廳的趣味性和科普性。展廳南半部分展出礦產資源標本。礦產資源是地殼和地表經地質作用形成的自然富集體,在當今經濟技術條件下具有開發利用價值的,呈固態、液態和氣態產出的自然資源。展廳專門設立一面礦產資源分布牆,利用指示燈標明我國主要礦產分布情況,按下相應按鈕就能對我國主要礦產分布情況一目了然。本部分陳列按照黑色金屬、有色金屬、貴金屬、非金屬和能源礦產等類別展出標本。本展廳共展出標本889件,圖片115幅。
恐龍與古生物廳中的第四層展示了石家莊經濟學院師生自己發現、自己挖掘、自己修復研究的晚白堊世(9600—6500萬年)一個新的恐龍動物群,是自主創新的一項集體科研成果,開創了我國同類高校恐龍研究的先河,展出有不尋常華北龍、楊氏天鎮龍、程氏天鎮龍、胡氏天鎮龍、四川龍、單脊龍、滿洲龍、鸚鵡嘴龍、霸王龍等九條恐龍化石骨架,堪稱九龍廳。另外,廳內還展有恐龍蛋、恐龍腳印和其他恐龍化石及一些爬行動物的化石標本約4000餘件,圖片63幅。
五層古生物展區展示了生命的起源和生物進化各階段的代表化石,特別是非常珍貴的早白堊世熱河生物群的化石,包括無脊椎動物的珊瑚、腕足、軟體動物、節肢動物的三葉蟲、昆蟲、葉肢介、蝦、蟹;脊椎動物的魚類:鱘和狼鰭魚;兩棲類的麗蟾和蠑螈;爬行動物的龜類——滿洲龜;離龍類的潛龍;特別是有10餘件極為珍貴的小型獸腳類、鳥龍和龍鳥化石;還有多條鸚鵡嘴龍和多種鳥類化石;其中一條鸚鵡嘴龍長達近兩米,在國內外極為罕見;哺乳動物有原始的張河獸和熱河獸等。另外,還展出有海生爬行動物三疊紀的貴州龍、魚龍化石和各種古植物等極為珍貴及有很高研究價值的古生物化石。
參觀指南
石家莊經濟學院地球科學博物館已經向校內師生免費開放,目前已接待來館參觀訪問人員45000名左右。
普 通 票:25元;學 生 票:10元;兒 童 票:5元
開館時間:9:00-17:00,周一、四閉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