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楊德祖](/img/1/aa8/nBnauM3XwkTNwgDNxIzN3gDM5ETMwADMwADMwADMwADMxAzL3czLwkzLt92YucmbvRWdo5Cd0FmLyE2LvoDc0RHa.jpg)
典故
楊修九歲時,有一個叫孔君平的人來拜見楊彪,楊修因父親不在家中,忙砌茶讓座,並端出水果招待子孔君平。孔君平拿起一顆楊梅玩笑地說:“楊梅,楊梅,名副其實的楊家果。”楊修立即問孔君平:“孔雀是先生的家禽嗎?”孔君平為楊修敏捷的才思目瞪口呆。曹操建造花園時,動工前工匠們請曹操審閱花園工程的設計圖紙,曹操看了什麼也沒說只在園門上寫了一個活字。工匠們不解其意,忙驚動去問楊修。楊修說:“丞相嫌園門設計的太大了,”工匠們按楊修的提示修改了方案。曹操見改造後的園門,心裡非常高興,問工匠們如何知道自己的心意的,工匠們說多虧了楊主簿的指點。曹操口中稱讚楊修,心裡卻嫉恨楊修的才華。
曹操與楊修騎馬同行,當路過曹娥碑時,他們見碑陰鐫刻了黃絹、幼婦、外孫、?八個字,曹操問楊修理解這八個字的意思嗎?楊修正要回答,曹操說“你先別講出來,容我想想。”直到走過三十里路以後,曹操說:“我已明白那八個字的含意了,你說說你的理解,看我們是否所見略同。”楊修說:“黃絹,色絲也,並而為絕;幼婦,少女也,並而為妙;外孫為女兒的兒子合而為好;是受的意思,為辭。這八個字是‘絕妙好辭‘四字,是對曹娥碑碑文的讚美。”曹操驚嘆道:"爾之才思,敏吾三十里也。"
曹操平漢中時,連吃敗仗。欲進兵,怕馬超拒守。欲收兵,又恐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逢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雞肋,沉思不語。這時有人入賬,稟請夜間口令,操隨口答“雞肋!”楊修見令傳雞肋,便讓隨行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歸程。將士們問何以得知魏王要回師,楊修說:“從今夜口令,便知魏王退兵之心已決。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魏王班師就在這幾日,故早準備行裝,以免臨行慌亂。”曹操早恨楊修才高於已,今見修又猜透了自己的心事,便磊怒以擾亂軍心定罪,殺了楊修。楊修死時年僅45歲。
楊修一生著作頗豐,結集成冊的兩文稿已失,今公存作品數篇,其中有《答臨淄候箋》、《節游賦》、《神女賦》、《孔雀賦》等。後人有詩讚楊修
聰明楊德祖,世代繼簪纓。
筆下龍蛇走,胸中綿帛成。
開談驚四座,捷對冠群英。
身死因才誤,非關欲退兵。
相關
《楊修之死》 作者:羅貫中操屯兵日久,欲要進兵,又被馬超拒守;欲收兵回,又恐被蜀兵恥笑:心中猶豫不決。適庖官進雞湯。操見碗中有雞肋,因而有感於懷。正沉吟間,夏侯敦入帳,稟請夜間口號。操隨口曰:“雞肋!雞肋!”敦傳令眾官,都稱“雞肋”。
行軍主簿楊修,見傳“雞肋”二字,便教隨行軍士,各收拾行裝,準備歸程。有人報知夏侯敦。敦大驚,遂請楊修至帳中問曰:“公何收拾行裝?”修曰:“以今夜號令,便知魏王不日將退兵歸也。雞肋者,食之無肉,棄之有味。今進不能勝,退恐人笑,在此無益,不如早歸:來日魏王必班師矣。故先收拾行裝,免得臨行慌亂。”夏侯敦曰:“公真知魏王肺腑也!”遂亦收拾行裝。於是寨中諸將,無不準備歸計。
當夜曹操心亂,不能穩睡,遂手提鋼斧,繞寨私行。只見夏侯敦寨內軍士,各準備行裝。操大驚,急回帳召敦問其故。敦曰:“主簿楊德祖先知大王欲歸之意。”操喚楊修問之,修以雞肋之意對。操大怒曰:“汝怎敢造言,亂我軍心!”喝刀斧手推出斬之,將首級號令於轅門外。
…………
操第三子曹植,愛修之才,常邀修談論,終夜不息。……
操欲試曹丕、曹植之才幹。一日,令各出鄴城門;卻密使人分付門吏,令勿放出。曹丕先至,門吏阻之,丕只得退回。植聞之,問於修。修曰:“君奉王命而出,如有阻當者,競斬之可也。”植然其言。及至門,門吏阻住。植叱曰:“吾奉王命,誰敢阻當!”立斬之。於是曹操以植為能。後有人告操曰:“此乃楊修之所教也。”操大怒,因此亦不喜植。
修又嘗為曹植作答教十餘條。但操有問,植即依條答之。操每以軍國之事問植,植對答如流。操心中甚疑。後曹丕暗買植左右,偷答教來告操。操見了大怒曰:“匹夫安敢欺我耶!”此時已有殺修之心。今乃借惑亂軍心之罪殺之。修死年三十四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