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棠溪貨運站
棠溪站前身為西聯火車站,始建於民國5年(1916年),為粵漢鐵路的車站。民國26年,又成為粵漢鐵路與廣九鐵路的聯軌站,改稱廣州北火車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多次擴建廣州北站,成為廣州鐵路樞紐內主要的編組站。至1980年代,由於車站解編能力無法應付不斷增長的需求,鐵道部決定興建新的編組站。棠溪火車站於1989年2月投入使用後,編組作業大部分轉到廣州北站,棠溪站縮減規模,除保留部分股道作為客車整備所、存車場外,其餘股道、設備拆除,定為二等站貨運站,不辦理客運營業。
新棠溪客運站
新棠溪火車站,定位是廣州客運樞紐主要客站之一,主要服務廣州中心城區向北及向西的普速客流,將成為廣州樞紐型網路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未來,這一站點將配合白雲機場擴建、高快速路建設,推動空鐵、陸鐵、海鐵聯運,同時充分利用高快速路網、新一輪捷運線網、城際軌道交通線網建設的契機,實現與其他交通樞紐、發展平台、重要節點的快速直達、無縫對接。
棠溪客運樞紐綜合開發總範圍為104公頃,東至西苑路,西至石槎路,北至規劃中的金碧南路東延線,南至德康路。研究總範圍為7.46平方公里,東至機場高速,西至石井河,北至黃石西路,南至德康路及崗貝路。場站綜合體占地62.5公頃,綜合開發面積39.3公頃。場站規模有10台17線(國鐵場8台15線,城際場2台2線),接入線路6條(廣湛客專、京廣、廣深、廣茂線、廣清城際、廣從城際)。規劃顯示,至2030年,棠溪站始發客車83對,預測年傳送旅客量1656萬人次。
三條捷運保障——廣州捷運12號線(潯峰崗-大學城科學中心)將調整線位,引入白雲(棠溪)站,位於車站東側。
道路方面,構建“雙環+放射”立體交通系統,提升白雲二線,德康路為快速路,建設棠槎路-石槎路-規劃路-小坪東路立體疏解環。
招標公告顯示,棠溪火車站將開展“零換乘一體化”樞紐站場交通規劃專題研究,即通過國內外成功案例的橫向比較,總結先進經驗,著重探討研究如何構建零換乘一體化的城市中心區樞紐場站綜合交通流線,在保證交通高效運作的前提下,儘可能節約集約利用交通設施用地,建設高效的場站秩序。採用零換乘一體化、多式聯運等設計理念,構建高效暢達的交通換乘系統與集疏運體系。採用TOD、緊湊城市、樞紐上蓋等設計理念,充分利用地上地下空間,引導產業集聚,提高樞紐周邊土地集約節約利用水平。
白雲區區人大代表、棠景街道辦事處主任賴小惠在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該街將探索建立綜合交通樞紐建設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制度體系,形成零換乘一體化樞紐建設成熟模式,探索建立“樞紐+社區+產業”的城市規劃建設新模式思路,以新棠溪站建設為契機,調整產業結構,助力區域經濟發展。
項目進展
2017-9-21日,廣州站改造配套工程棠溪站新建項目勘察設計在廣州公共資源交易中心招標,未來棠溪站將承載廣州站大部分普鐵運輸。項目經國家發展改革委和中國鐵路總公司批准,擬於2017年開工,總投資約28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