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管巢蛛

棕管巢蛛

節肢動物門 Arthropoda蛛形綱蜘蛛目管巢蛛屬棕管巢蛛,是生物學動物系統分類中 蜘蛛目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分布於四川,吉林,遼寧,北京,山西,陝西,山東,河南,江蘇,上海,安徽,浙江,湖北,江西,湖南,福建,廣東,是稻田優勢種,在北碚稻田6月下旬至8月下旬占稻田蜘蛛10%左右。此蛛常在稻葉、棉葉及柑桔葉上形成棕形葉苞,捕食各種害蟲。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拉丁名:ClubionajaponicolaBösenbergetStrand,1906

保護級別:未列入

棕管巢蛛棕管巢蛛

瀕危等級:無危

可信度:1級可信度

野生馴化:野生

水生陸生:陸生

重慶特有種:否

重慶模式種:否

識別特徵

雄蛛體長4-7mm,背甲淡黃褐色,卵圓形,中窩縱向黑色細

棕管巢蛛棕管巢蛛

縫狀。中窩處為頭胸部隆起之最高處。螯肢前齒堤3齒,後齒堤3齒。足式:4123。腹部長卵圓形,紅褐色,前端具長而彎曲的毛叢,心臟斑多數明顯黃褐色,中部有兩對隱約可見的肌痕。觸肢脛節突具有背側分支和腹側分支,都為簡單的棒狀結構,構成“U”字形;插入器區的突起和插入器基部癒合導致插入器基部相當寬,起源於盾板近中部,並伸向盾板端部,後橫向延伸向觸肢器外側並達跗舟邊緣後回折向上,端部不明顯變細且游離;無引導器。雌蛛體長4-9mm。背甲淡紅褐色。腹部卵圓形,腹面色較淡。外雌器外雌板中央有一對凹陷,插入孔位於凹陷內;交配管粗大,從插入孔向前延伸並彎折向第一、二納精囊之間;第一納精囊囊狀,前位且在中央處靠近;第二納精囊圓球形,半透明的膜狀壁,極薄,後位;陰門具有一三角形的膜狀背板覆蓋。

主要用途和價值

稻田優勢種,在北碚稻田6月下旬至8月下旬占稻田蜘蛛10%左右。此蛛常在稻葉、棉葉及柑桔葉上形成棕形葉苞,捕食各種害蟲。

開發利用現狀

野生未開發利用

節肢動物門(枝角目、蜘蛛目)

肢動物門是動物界最大的一門,通稱節肢動物,包括人們熟知的蝦、蟹、蜘蛛、蚊、蠅、蜈蚣以及已絕滅的三葉蟲等。全世界約有110~120萬現存種,占整個現生物種數的75-80%。節肢動物生活環境極其廣泛,無論是海水、淡水、土壤、空中都有它們的蹤跡。有些種類還寄生在其他動物的體內或體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