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薛錄鎮民間藝人陝西省民間工藝美術學會會員張寶蘭,多年來,潛心研究並致力於棉絮畫創作,獨闢蹊徑,風格獨具,她所創作的《孔雀牡丹》、《奔馬》在全國首屆工藝美術佳品評選中獲獎,並送往美國參展。在第二屆中國國際民間藝術節中,《八貓圖》、《八駿圖》、《月季》等6幅作品入選陝西民間美術精品展。
工藝
棉絮畫是以棉絮為主要原材料來製作圖畫的,其以優質棉花為原料,對其進行高溫、藥物處理,進行染色,得到著色棉花。作畫時,先將畫繪於畫紙上,勾出清晰的部件輪廓,分解為大小部件,用著色棉花部件進行底色層貼上和覆著色層貼上,將部件貼上於背景布上,所作的圖畫色彩豐富,形態生動逼真、栩栩如生,特別適用於花卉、翎毛類圖畫的製作。作畫所用各種顏色的棉絮,是用上等長纖維棉絮,經活性染料染色後,風乾、分層製成的。棉絮畫作畫所用的原材料,便宜易得,作出的畫具有色彩豐富,立體效果好,形態生動逼真等特點。
首創啟示
棉絮能紡線織布,從半坡姑娘捻線到黃道婆紡織,世代相傳,成為農耕文化的重要標誌。但用棉絮作畫,這可是既不見經書、又沒有師傳,是李福堂先生自創的新畫種。這只能心問手,手問心,在心手相師中,充分發揮棉絮的性能,不斷總結經驗,最終得心應手地把棉絮轉換為視覺藝術語言。營構成系列的主體畫面。在科技興國的時代,自然而然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其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取得了相當的社會效應。這是我想起了89年去美國作學術交流時,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的露天空間休息時,看到周圍陳列的現代雕塑作品,石膏、水泥、木雕、鑄銅……各種材料的運用,展現著無限的創造力,曾說過西方現代藝術家,什麼材料都可以用,只有一種材料不能用——別人用過的材料不能用”。這是工業社會藝術家的創舉。看到李福堂的棉絮畫,使我想到處在農耕文化向工業文化過渡的中國藝術家,也在用自己的心與手、開發新的材料,創造新的藝術,這對藝術界,對社會都有普遍的啟迪、藝術,社會都是存創浩中不斷前進。
雙向傳承:民間藝術 文人藝術
中國傳統藝術的主體,由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兩個系統合成,而民問藝術更是民族藝術本體的母體,文人藝術則是母體之上的錦上添花。李福堂出生在周秦文化的故土陝西鳳翔,剪紙,彩雕,刺繡等與世俗生活融為一體,他的祖母和姨夫就是他第一位藝術導師,以遺傳基因到生活衣著環境,有意無意中,使他形成了濃厚的民間審美情趣和技能。後來又在陝西省文藝幹校學習舞台美術,並有機會進入西安美院升造。由教授們親傳水墨畫的傳統技法,這樣,在李福堂的審美心理與知識結構中,體現了民間藝術與文人藝術的雙項傳承。因此李福堂的棉絮畫,首先體現在民間美術的精細,艷麗感人的畫面上,又不斷地變體變法,巧妙地把水墨畫技法與民間繪畫熔為一體。把繪畫與浮雕熔為一體。是棉絮畫達到了簡略、淡雅。遠看是畫,近看是雕的藝術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