梨銹水病

梨銹水病是我國梨樹上一種新的細菌性病害,最早在江蘇徐淮地區發現,近年在浙江、山東、德州也有發生。 銹水不多的輕病枝,枯死慢或不枯死,樹葉變紅早落,樹勢大減。 ⒉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特別是要注意防蟲,以減少細菌侵入的傷口。

症狀特徵及原因
梨銹水病是我國梨樹上一種新的細菌性病害,最早在江蘇徐淮地區發現,近年在浙江、山東、德州也有發生。該病發展迅速,為害性大。此病主要為害梨樹的骨幹枝,發病初期樹皮外表無明顯病斑,從皮孔、葉痕、傷口等處滲出銹色水珠或有銹水突然滲出,此時只有用刀削開皮層,才可見皮層呈淡紅色並有褐色小斑或血絲狀條紋,腐皮鬆軟充水,有酒糟味,內含大量細菌。不僅病皮內積水增多,從上述孔口大量滲出,顏色由最初的無色,2~3小時內變為乳白色、紅褐色,最後呈鐵鏽色,具粘性。病枝因皮層腐爛至形成層而迅速枯死。銹水不多的輕病枝,枯死慢或不枯死,樹葉變紅早落,樹勢大減。果實受害也引起軟腐,有酒糟味和銹水流出。葉片受害出現褐斑或黑斑。
防治依據及方法
⒈因銹水病菌主要在枝幹形成層與木質部間越冬,所以在冬季早春和生產期徹底刮除病皮,清除菌源是主要措施,刮治後用硫酸銅100倍或其它強殺菌劑消毒,再塗抹波爾多液或煤焦油保護傷口。
⒉加強果園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抗病能力,特別是要注意防蟲,以減少細菌侵入的傷口。
⒊生長期也可採取化學防治方法,可用30%DT膠懸劑(琥珀酸銅)300~500倍液,30%二元酸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和新植黴素等進行噴藥保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