條裂鳶尾蘭

條裂鳶尾蘭

條裂鳶尾蘭(Oberonia jenkinsiana (Rchb. F.) Griff. ex Lindl.),蘭科,鳶尾蘭屬的一種植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條裂鳶尾蘭條裂鳶尾蘭
莖一般長1--2厘米。葉4--6枚,二列互生,兩側壓扁,肥厚,線狀披針形,略鐮 曲,長3—15厘米,寬4—7毫米,先端漸尖或鈍,基部逐漸收狹,下部內側具寬闊的 乾膜質邊緣,脈略可見,基部無關節。花葶從莖頂端葉間抽出,下部多少與葉的內緣合生,近圓柱形,長5—13厘米,近無翅,下部有多枚不育苞片;不育苞片鑽形或狹披針 形,長2口3毫米,先端芒狀;總狀花序長3—11厘米,密生百餘朵小花;花苞片狹披針形至披針形,長1--2毫米;花梗和子房長約1毫米;花黃色;中萼片卵狀橢圓形, 長約0.8毫米,寬0.4--0.5毫米,先端鈍;側萼片寬卵形,多少舟狀,略較中萼片寬,先端近急尖;花瓣近卵形,明顯短於萼片,寬約0.3毫米,近全緣或上部邊緣不明顯的 齧蝕狀;唇瓣3裂,長約0.7毫米;側裂片位於唇瓣基部兩側,近方形或半圓形,長約 0.3毫米,邊緣具不規則的流蘇或條裂,較少為齧蝕狀;中裂片近方形,寬約0.3毫米, 先端近截形或有時多少呈齧蝕狀;蕊柱粗短,長約0.3毫米。蒴果近橢圓形,長1.5--2 毫米,寬約1毫米;果梗長約0.5毫米。 花果期9--10月。

分布與生境

條裂鳶尾蘭條裂鳶尾蘭
產雲南南部至東南部(景洪、勐海、屏邊)。生於林中樹上,海拔1200-1500米。印度、錫金、緬甸、泰國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印度阿薩姆

G.Seidenfaden(1968)曾認為Oberoniaclarkei是獨立的種,並根據1份標本(D.Anty362,可能是Henry362之誤)認定雲南也產此種。照他的意見O.clarkei的葉較寬而短,花序較短,唇瓣側裂片的邊緣撕裂或具流蘇(而本種則僅為齧蝕狀)。但根據我們的標本看,上述特徵變化甚大,特別是唇瓣側裂片的邊緣,故主張予以歸併。唐進和汪發纘的研究手稿中也有同樣的看法,他們是在比較了模式標本後得出的初步結論,但未正式發表。我們認為本種是一個變異幅度很大的實體,尤以體態、葉形、唇瓣和花瓣為甚,但歸併是否正確,有待於進一步的研究來評判。

功能用途

醫藥:【佤藥】弓染:全株用於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骨折《滇省志》。功然:全草治風濕骨痛,跌打損傷,骨折《滇藥錄》。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