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全唇鳶尾蘭
屬拼音名:yuanweilanshu
海拔:1000-1600
中國植物志:18:146
亞屬中文名:無關節亞屬
亞屬拉丁名:Subgen.Menophyllum Schltr.
亞族中文名:羊耳蒜亞族
亞族拉丁名:Subtrib.Liparidinae
族中文名:樹蘭族
族拉丁名:Trib.Epidendreae Humb,Bonpl.et Kunth
不同名稱:全唇鳶尾蘭(植物分類學報);粗花莖鳶尾蘭(中國高等植物圖鑑)
形態特徵
植株較粗壯,具短莖。葉近基生,5--8枚,二列套疊,兩側壓扁,肥厚,劍形, 有時稍鐮曲,長(6--)12--21厘米,寬(0.8--)1.1--2.2厘米,先端漸尖,

下部內側具乾膜質邊緣,脈略可見,基部有關節。花葶從葉叢中央抽出,長13---28厘米,扁圓柱形,二側具狹翅,連翅寬5--6毫米,在花序下方不具或具數枚不育苞片;總狀花序長6.5—11厘米,直徑5--8毫米,極密集地生有數百朵小花;花序軸粗壯,粗達4--5毫米;花苞片近寬長圓形或圓形,長1.5--2毫米,寬約1.5毫米,先端近截形,邊緣 具齧蝕狀細缺刻;花梗和子房長約0.8毫米,明顯短於花苞片;萼片寬卵形,長1—1.2 毫米,寬約1毫米,先端鈍;側萼片略斜歪;花瓣卵形,略短於中萼片,寬約0.5毫 米,先端漸尖,邊緣稍波狀或有不明顯的齧蝕狀細缺刻;唇瓣近扁圓形,不裂,長 1.2—1.5毫米,寬1.4—1.6毫米,邊緣略呈不規則的淺波狀;蕊柱粗短,直立。蒴果近橢圓形,長5--6毫米,寬3—3.5毫米,具很短的果梗。 花期9月,果期次年4 月。
描 述:
OberoniaLindl.鳶尾蘭屬,蘭科,約300種,分布於非洲與亞洲熱帶地區,我國有20種,產南部,以西南與台灣為最多,其中較常見的有狹葉鳶尾蘭O.caulescens.Lindl.與棒葉鳶尾蘭O.myosurus(Forst.)Lindl.等。附生蘭,常叢生,具莖;葉2列,肥厚,兩側壓扁而互相套疊,有時有關節;總狀花序常呈圓柱狀,具許多密集的小花;萼片常外折;花瓣常較萼片為狹;唇瓣位於上方,基部多少抱蕊柱;蕊柱極短,無蕊柱足;花粉塊4,成2對,無花粉塊柄。
分布及生境:
產雲南西南部至南部(騰衝、耿馬、景洪、勐臘)。生於石灰山林中樹上,海拔1000-1600米。越南、寮國也有分布。

生於石灰山林中樹上,海拔 1000—1600米。
所有物種:
阿里山鳶尾蘭、棒葉鳶尾蘭、扁葶鳶尾蘭、長苞鳶尾蘭、長裂鳶尾蘭、橙黃鳶尾蘭、齒瓣鳶尾蘭、滇南鳶尾蘭、短耳鳶尾蘭、廣西鳶尾蘭、紅唇鳶尾蘭、劍葉鳶尾蘭、橘紅鳶尾蘭、闊瓣鳶尾蘭、裂唇鳶尾蘭、綠春鳶尾蘭、玫瑰鳶尾蘭、勐海鳶尾蘭、勐臘鳶尾蘭、密苞鳶尾蘭、全唇鳶尾蘭、條裂鳶尾蘭、無齒鳶尾蘭、狹葉鳶尾蘭、顯脈鳶尾蘭、顯脈鳶尾蘭(原變種)、小花鳶尾蘭、小葉鳶尾蘭、鳶尾蘭、鳶尾蘭屬、中華鳶尾蘭等。

目前我們種植的鳶尾蘭多是劍葉鳶尾蘭和中華鳶尾蘭。
全唇鳶尾蘭:新發現的可再生能源
簡介:研究的問題最近標格子位於左方時測試美國加州大學伯克者識別出綠格子和藍格利分校的研究人員子所需的時間相同但提出假說認為從當目標格子位於右方時左側觀察物體與從測試者識別出藍格子的右側觀察物體會產速度更快。研究人員認生不同的效果理為這是因為藍色這由是語言處理主個英文單詞與綠色。
鳶尾有哪些特性與栽培要點
鳶尾喜半陰,耐熱、耐寒、畏積水,忌水淹,耐寒,在我國北方大部分地區宿根能露地過冬。株叢高30~60厘米,具地下根狀莖,粗而短。花梗從葉叢中抽出,花期5~6月。若成片種植開花時,如同一群似鳶似蝶氣息在枝頭上,異常美麗。栽培中需注意:
①繁殖。可採用分株和播種方法繁殖。分株每隔3~4年進行1次。春、秋季均可進行,而以秋季為好,但在寒冷地區宜於春季進行。將分割帶有1~2個芽的根狀莖,種植在經深翻並施入基肥、地勢高燥的半陰處或疏林下。種後澆透水。種子播種法在種子採收後即播於苗床上,需保濕,待長出3~4片真葉時即可定植。播種苗需2~3年才能開花。
②澆水和施肥。生長期,注意澆水以保持土壤濕潤,同時追施2~3次液肥;雨季要及時排水,忌過濕或積水,冬季休眠期土壤可偏幹些。早春,施1次腐熟的堆肥及骨粉,使枝葉生長茂盛,花朵鮮艷。
③盆栽。需同上述一樣養護外,夏季還需注意避烈日曝曬,應放置半陰處,否則會造成葉尖枯焦,影響觀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