梘橋鼓

梘橋鼓,特指一種民間音樂的製作技藝。

梘橋鼓

作者:鄭瑛
中國是鼓的故鄉,《詩經》里有“擊鼓其鏜,踴躍角兵”的記述。《左傳》中有“援捋而鼓”的描述。古人祭祀時,“以鼓驅邪”,生活中也有“敲鼓報更”,這些記載便表明,鼓很早便在我國運用,並與勞動人民生活密切相連。梘橋鼓歷史久遠,世代相傳,是源遠流長的鼓文化在古城臨海的遺存。
據現年八旬的梘橋村制鼓老藝人董丕足說:他蒙鼓的手藝是從他爺爺手中傳下來,而他爺爺的手藝是從他爺爺的老太公手中傳下來,可謂是五代相傳。如今,梘橋村的梘橋鼓都掛出祖傳鼓業、制鼓世家的稱謂,還保留著傳統家庭作坊式,並遺存著傳婿不傳媳、傳兒不傳女的習俗。
梘橋鼓傳統製作工藝繁瑣、周期長,一般一隻大鼓需耗時6—7個月,其工藝工序為:一選材,選優質松木、樟木或楝樹木,根據鼓的大小,鋸成弧度,烘乾木材圍成鼓身。二選皮,選優質的牛皮或羊皮,放在水塘浸泡,使至脫毛,然後刮刨,至厚薄均勻。三蒙鼓皮,先將皮壓在鼓身兩端,用棒繩牽引使其皮面平整緊繃,並用銅釘、鐵釘固定。四塗漆,先用紗布包繃鼓身,用水泥與膠水披灰,等乾燥後磨光、上漆。
梘橋村現能製作出各種大小平面鼓、牙鼓、手鼓、腰鼓、貨郎鼓、戰鼓、大鼓、排鼓等十多種,最大的直徑有3.35米、高2.65米。使傳統的制鼓文化得以發揚光大。2007年6月,梘橋鼓製作技藝成為第二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傳承人有董丕足、董顯春、董仁普、董仁鐲等人。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