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稱由來
“歸州”二字,“歸”是專名,“州”指通名。有史可查,秭歸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稱為歸鄉。《漢書·地理志》記載,“秭歸,歸鄉,故歸國。”《秭歸縣誌》載,“秭歸,殷商時代為歸國所在地。”唐代以“州”為建制,武德二年置歸州。以後歷代建制雖有變化,“歸州”名稱仍延續下來。
歸州城背靠臥牛山。臥牛山主峰海拔523米,因山上有一巨石,像牛一樣臥在山埡中,故此得名。臥牛山腰有一山堡,位於城後山東北角。相傳明洪武二年,有一位喬嶽將軍在堡上遊覽過,故名將軍堡。將軍堡是城外的一個制高點,立足堡上,古城一覽無餘。由於歸州城牆很像一個開口向著臥牛山的大葫蘆,故曰“葫蘆城”;又因城牆全部用大青石砌成,也稱“石頭城”。德國建築師恩斯特·柏石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於1909年乘船途經秭歸時,在歸州城對岸拍下這張照片。照片雖是遠攝,但還是依稀可以看到葫蘆口向上的形狀。
歷史沿革
三國時期
追溯歸州城的歷史,要上溯到三國時期。這裡最早建城,始於當年劉備為報殺弟之仇討伐東吳時屯兵秭歸築建的土城。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載:“又東過秭歸縣之南。……縣城東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臨大江。故老相傳,謂之劉備城,蓋備征吳所築也。”公元220年,蜀漢大將關羽大意失荊州,敗走麥城後在南漳被東吳將領馬忠捉住後殺害。章武元年(公元221年),桃園三結義的蜀主劉備聞訊,為報東吳殺害結義兄弟關羽之仇,六月親率七十萬大軍自蜀中東進伐吳。七月,劉備前軍吳班、馮習自奉節而下,打敗吳將李異,占領了巫山、秭歸。蜀軍在秭歸撮土築城,與吳軍在秭歸一帶對峙數月。第二年(公元222年)元月,陸遜部將宋建反擊蜀軍於秭歸一帶。劉備親臨秭歸前線督戰,宋建退兵。二月,蜀軍開始向東推進到夷陵一線。同年(公元222年)六月,吳都督陸遜大破劉備於猇亭。劉備兵敗後乘船回川,行至秭歸,下船登岸。他在秭歸一面收合散兵,一面以石土築城禦敵。當年秋八月,劉備本人返回巫山。
劉備軍隊在秭歸所築土城因臨時築建,自然不牢固。年長日久,城頹牆圮,縣城中心只得逐漸向西南偏移,後來的縣城才是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中描述的秭歸縣“縣城”。
明代
秭歸縣城後來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多次遷徙,最後從江南楚王城(長寧千戶所)遷回江北劉備城,是明朝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那一年,因原在江南的楚王城“久雨基地陷裂,城倉傾圮”,時任知州的鄭喬上報朝廷,並重新將江北的原劉備城進行修復,遷回江北。(同治版《歸州志》)也有記載“舊城原在大江之南,嘉靖四十年地忽陷裂,城垣傾圮,因遷江北。”
明嘉靖四十年(公元1561年),知州鄭喬歷經三年,築歸州土城,圍400丈,立五門:東(迎和)門、南(景賢)門、西(瞻夔)門、北(拱極)門、鼎心門。
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知州王良改土城為磚城,廣450丈。
嘉慶六年(公元1801年),知州甘立朝向朝廷申請府庫撥款重修古城。歷時三年,於嘉慶九年完成浩大的工程,將歸州磚城改為石城。城牆進一步擴大,圍542.7丈,高1.9丈。歸州城的輪廓是由4米多寬的城牆蜿延伸展圍成。修築城牆的石頭全是大青石,每塊約1米長、半米高(寬)。大青石一塊接一塊錯落而砌,十分美觀堅固。據說城牆的大青石之間所用混凝物很特殊:先把糯米磨成細粉,然後將其灑水蒸熟,再摻和石灰,調勻後塗抹在相互銜接的大青石上。這樣,青石城牆異常堅固,雖歷經數百年雷劈雨打,日曬風化,但城牆框架兀自巋然不動。五個城門樓在此次修復中煥然一新,全部使用青磚與木頭構建。當年(嘉慶九年)的青磚,數百年後竟然保持完好。因此,在歸州城拆遷時,城磚作為文物保存下來。
自明朝遷治江北歸州城以來,歷代的州、縣、府治均設於此“葫蘆城”。自嘉慶年重建之後,歷代雖有數次修繕,但工程不大。歸州城,“控巴蜀之咽喉,扼荊楚之要帶”,面臨滾滾東南而去的長江,背靠巍峨聳立的臥牛山,隔江相望是雄偉挺拔的筆架山,東有常年雲霧繚繞的楚台山,西有壁立千仞的八學士山。
清代
清代,歸州城與城外相通,主要是依靠五個城門:東門、西門、南門、北門、鼎心門。每個城門都高大雄偉,城門上建有城樓,高約十多米。城樓下的城門洞約6米高,4米寬,不僅可以行人,還可以通馬車。由於年久失修,歷經數百年後,至二十世紀中葉,歸州城的西門、北門和鼎心門舊貌難辨,惟有東門(迎和門)和南門(景賢門)保持完好。
以前歸州府曾轄秭歸、興山、巴東三縣,因而州府也氣派。由正門進州府,穿過儀門(二門)可見裡面有不少房舍。據《秭歸縣誌》記載,經儀門進州署,“儀門左迎賓館,右司獄司,左右六房皂隸班房,並有申明、旌善二亭,州判、吏目皆居兩旁,又有豐積庫居堂右……”。州府背靠臥牛山依山而建,大門面臨長江向著西南方。民國撤州為縣,州署就改成了縣衙。
解放後
新中國成立後,縣委縣政府搬進了舊縣衙辦公,人們由此把舊縣衙改稱為“縣委大院”。後來通了公路,由於公路繞城後可以從后街進縣委大院,所以縣委大院的大門不再向南,而是改向了臥牛山方向。
歸州城的“葫蘆”底部是面向長江的鼎心門。沿此向上多層石階,拾級登頂就是過去的歸州府大門。
解放街與建設街
葫蘆城內有兩條與長江平行的主街:解放街與建設街。在解放以前,因為縣衙門面向長江,從南門連線到西門的一條街,街道穿過縣衙大門前,故曰前街;從東門連線北門的一條街,街道橫亘在縣衙院牆後,故曰后街。新中國成立,政府把前街更名為解放街,后街更名為建設街。
解放街
解放街長約500米,寬約4~5米,為歸州鎮商業中心。副食品商店、餐館、紡織品商店、百貨商店、五金商店、商業局、旅社、郵電局、印刷廠、銀行、生活資料公司、新華書店、理髮店、藥材公司、外貿公司、照相館等,都在這條街上。歸州鎮政府臨街建設,原縣委會大門也是向著解放街。從清代開始到剛解放時,這條街一直都是青石板路。上世紀六十年代,解放街最先改造成水泥路面。
建設街
原來的后街從東門開始至北門結束。解放之後發展迅猛,更名為建設街的街道穿過北門遺址後一直延伸到天燈堡歸州鎮中學。雖然建設街沒有解放街那般熱鬧,但街道要稍長一些,略寬一點。建設街上政府機關比較多,除了縣委縣政府各部門機關,還有公安局、檢察院、法院、縣中隊、農業局、林業局、招待所、人武部等。在沒有集貿市場的時候,建設街兩邊每天擺滿了賣小菜的攤點。歸州通汽車後,北門外(北門溝)修建了秭歸客運站,一天到晚車水馬龍、熙熙攘攘。
其它街道
譚家巷
前街與后街相連又有兩條南北向的街道,在縣委大院東邊與西邊:東邊的街道由前街開始,到后街而止,因過去譚姓人家多,人稱譚家巷;
十字街
西邊的街道雖也是從前街起,它穿過后街略有一點偏移後直達後山,與建設街近似形成“+”字,人稱十字街。
大廣場
后街東端向南,有一個大廣場。這個廣場以前是歸州府游擊署(武署)武官演練閱兵處,叫校兵場。解放初,歸州鎮開公判大會,這裡即主會場。六十年代,發展民眾體育運動,廣場上修建成兩個籃球場(後改建成燈光球場)。當然,歸州要舉行重大活動,這裡依然是主會場或中心會場。此廣場是歸州古城的文化活動中心,除了廣場之外,這裡還有文化局、教育局、電影公司及一座可容納千人的電影院(大禮堂)。
民主路
民主路是歸州的醫療衛生中心,這裡有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縣衛生防疫站、縣婦幼保健站、縣計畫生育指導站、縣藥品檢驗站等醫療衛生管理部門。
勝利街
葫蘆城北門外的勝利街,離城約有1.5公里,中段是人煙不多的山坡。隨著城鎮建設的發展,一些機關與工礦企事業單位的樓房相繼向城外延伸,使得勝利街與城鎮之間的距離越來越近。勝利街下的叱溪水中有幾個潭,最深處有2米多深,其餘不足1.5米。每年夏天,那裡是歸州人的天然游泳場。
歸州城沱
歸州是長江邊的城鎮,在沒有通公路的年代,交通主要依靠水路。歸州城沱是一個大回水沱,江水在這裡形成天然港灣。明、清時,下楚入川的船隻往往選擇在此泊船,休息整頓。以前在城沱泊船,各種船隻都是隨意停靠,沒有固定的港口。上世紀七十年代之後,為方便縣機動船隊的短班船使用,秭歸交通部門投資在碼頭上興建木質囤船1艘,有了歸州的第一個客運港口。1978年,木質囤船更新為水泥囤船。1985年,水泥囤船更新為鋼質囤船。從五十年代開始,在歸州要想乘坐大客輪,必須到香溪去轉乘。為改變歸州不能泊大型客輪的現狀,1984年開始,縣交通局在大慈寺江邊修建客運碼頭,後來又改建成旅遊專用碼頭,許多大型客輪(如“神女”、“揚子江樂園”等)均可以停靠歸州。
解放後,歸州交通發展較快,機動船逐漸代替木帆船投入客貨運輸:
1959年5月,第一艘機動船“屈原輪”開始拖帶大木船運輸。
1961年7月,“屈原1號”投入運行。
1961年9月,“屈原2號”投入運行。
1973年,“屈原號”投入運行。
1987年2月,“屈原3號”投入運行。
古城橋樑
歸州城有三座橋樑比較有名:張公橋、萬壽橋、戀愛橋。
張公橋,歸州人都叫它小橋。《歸州志》(同治版)載,“張公橋,東門外,知州張尚儒建”。知州張尚儒,原是明朝萬曆年間的州官。查一下資料,方知此橋為石砌形斜交橋,高近6米,寬約5米,長5米,淨跨4米,明萬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建。聽老人講,這橋還是秭歸縣年代最久的古橋,距今已有四百多年。由於橋下清溪淙淙,古人常來洗馬,故此橋又名洗馬橋。橋的西邊有郭沫若手書“屈原故里”的牌坊,牌坊南側有“楚大夫屈原故里”與“漢昭君王嬙故里”兩塊石碑。
張公橋之所以叫小橋,那是因為在城東還有一座“大橋”——萬壽橋。《歸州志》對此橋也有記載,“萬壽橋在城東一里,舊架木為之,鹹豐五年改建石橋”。這說明,原萬壽橋是木橋,1855年才改建為石橋。一百多年過去後,歸州城擴大了,萬壽橋不再在“城東一里”,而是歸州民主路東端去副食品加工廠及大慈寺必經的通道。
歸州城西有座橋,名為“戀愛橋”。這橋聽名字很時尚,其實是座老橋。“戀愛橋用杉木做成,長五米,高兩米,兩邊是走廊和扶手。橋上搭篷,覆蓋樹皮,橋下有木頭支撐。小橋結構精緻,典雅疏朗,又處於歸州城郊,因此城中男女常常在此幽會,藉助小橋流水傾吐衷情,小橋就成了著名的戀愛橋了。”(參見周凌雲先生撰寫的“秭歸橋”,三峽文學,2002年第6期。)戀愛橋原是歸州至興山屈家鋪古道(由歸州經渡水頭、袁水河、王家橋、涼風埡至興山屈家鋪)上的木橋,1961年修歸州至水田壩公路,將此橋改建為公路石橋。由於古城向外發展迅速,後來的戀愛橋再也不在城郊,而是屬於城內了。
宮廟
歸州城“葫蘆”頂部在臥牛山腰,靠近“葫蘆嘴”是秭歸一中與秭歸師範。這裡,原有兩座宮廟,一曰文武廟,一曰真武宮。文武廟是座小廟。真武宮,原名奕武宮,明朝末年,王得仁當千總時,與同僚共同募捐修建。清朝乾隆年間,知州顧澍將其更名為真武宮。文武廟遺址在後來的秭歸一中,真武宮遺址在後來的秭歸師範。
秭歸一中是我中學讀書時的母校。記得在一中讀書時,課間休息走上城牆,坐在城牆上的草叢中放眼四望:歸州古城就坐落在臥牛山的將軍堡下,山頂濃綠欲滴,山腰翠色如帶;近處是城內建築,灰瓦高牆,櫛比鱗次;遠處是西南方滾滾而來的長江,被九龍奔江的石樑阻擋後折向東南方……群山環繞,江水橫流,色彩繽紛,最是爽心悅目。
歸州河流
站在歸州城的城牆上向東望去,那裡有雄偉壯觀的一道道石樑,像門一樣鎖住了長江巨龍(兩岸石樑間相隔僅幾十米),那道石樑稱為“石門”。長江遇此阻隔,流速頓緩,形成一個水庫般的回水區。然後,江水咆哮著從石門傾瀉而下向東直奔兵書寶劍峽。石門北岸,是屈原沱。石門南岸,是舊洲河。
蜿蜒的叱溪,流經風光峭麗的歸州城西,從九龍奔江石樑群注入長江。叱溪口,右邊有九龍奔江石樑圍護的鴨子潭,左邊是巍巍聳立碧樹環繞的歸州古城。叱溪是一條澄清湍急的溪水,發源於興山縣西南的龍門河林場,從長江北岸的水田壩流出來,一直流到九龍奔江的石樑邊,與聲如雷吼的峽江匯合在一起。叱溪名稱來歷,志書上沒有記載。據民間傳說,由於這條小溪落差大,常年衝擊鵝卵石發出似人狂叫亂喊的聲響,故而稱之為叱溪。
叱溪與長江匯合處,枯水季節在石樑邊的沙灘上形成了幾處小潭,因常年有野鴨嬉戲水中,當地人稱之為“鴨子潭”。別看潭小,每年三四月間桃花開時,水中有一種水母生物,人們叫它“桃花魚”。桃花魚特有靈性,每每與桃花相約,伴桃花而生,伴桃花而亡。由於它與桃花花期相同,如同有情守信的生命,故而人們稱之為桃花魚。桃花魚這種水母生物已有7億年的歷史,只有在水質良好的水中才可以生長。陽春三月,當叱溪水兩岸桃花開放,桃花魚即出現。“桃花魚”體形如降落傘狀,多須,色澤透明,遊動時靠傘體一張一合自由上下,十分可愛。每當這個時候,大人小孩會用紗布做成小網,或划船或站在溪邊“捉”(實際上是用小網舀)桃花魚。舀到的桃花魚,放入透明的玻璃瓶中觀賞。大約半個月後,桃花落時,桃花魚即消失。明萬曆三十七年《歸州志》中就有“桃花魚”的記載,這恐怕是世界上桃花水母最早的記錄。桃花魚生存環境非常“講究”,如果水質稍微污染,它們就會絕跡。這很容易使人聯想到黛玉的《葬花賦》“質本潔來還潔去……”。清代詩人林鳴鶯曾寫過一首題為《桃花魚》的小詩:
花開溪魚生,魚戲花影亂。
花下捕魚人,莫作桃花看。
——清·林鳴鶯《桃花魚》
歷史文化
由於歸州古城是秭歸縣的政治、文化、經濟、交通中心,發展迅速。特別是古城東面、東南面、西面向城外伸展:東面延伸到大慈寺,東南面圍繞城沱沿長江邊發展,西面經戀愛橋直達卡子灣。
歸州城歷史悠久,時代的印記布滿古城內外。
屈原是秭歸最大的名人,先從屈原說起。大約是公元前340年,這一年的正月初七,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誕生於秭歸縣樂平里香爐坪。受楚懷王熊槐的賞識,在朝廷中擔任過三閭大夫、左徒,管理楚國內政與外交事務。他主張對內舉賢能、疏小人、修法度,對外聯齊抗秦。後因其他貴族排斥,屈公失去楚懷王的信任,被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屈原聞聽秦將白起攻破楚國都城郢都,於五月初五在湖南汩羅江懷石投江,悲憤殉國。他一生的詩歌作品有《離騷》、《九章》、《漁父》、《九歌》、《天問》等。
屈原廟
城東屈原廟(清烈公祠),是歸州人每年祭祀屈公的地方。歸州志書中記載,歸州城東五里屈沱的屈原廟是秭歸歷史上保存最完好的廟宇之一。老屈原廟位於歸州城東五里,小地名叫屈原沱(簡稱屈沱)。老屈原廟東西向,大門向南開,對著長江。廟門口,豎匾為“清烈公祠”,左右兩旁有兩個小匾,一是“孤忠”,一是“流芳”。這兩幅匾下有一幅對聯,上聯是“江上清風”,下聯是“日月增光”。老屈原廟由當時歸州刺史王茂元建於唐朝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初名為“屈原祠”。祠廟落成,王刺史作《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並序》。
當年王刺史之所以將屈原祠修建在屈原沱,可能是因為屈原曾在此有居所。《聞見後錄》“屈沱,屈原故居也。今沱北岸上有屈公祠、三閭大夫墓。”這裡還有一個美好的傳說:屈原被流放到湖南沅湘流域後,在頃襄王二十一年(公元前278年)時,忽聞楚國兵敗,郢都城破,在極度悲憤之中抱石跳進了汨羅江。噩耗傳到了屈原家鄉,屈原的姐姐某日做了一個夢,夢見有一條神魚告知她,神魚將載著屈原屍首到長江邊。第二天,女嬃在江邊果然發現了一條大魚在岸邊游來游去。人們把魚拖上岸,將魚腹剖開,見屈原安祥地躺在裡面。人們就取出屈原屍首,再將魚腹縫好,放回水中。人們就近在江邊附近小山上安葬了屈原。此後,這裡就叫屈原沱,簡稱屈沱。王茂元在屈沱的屈原墓前修建屈原祠,如他《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並序》中所言,“用表忠貞之所誕”,以茲紀念。
屈原廟修建一百多年後,北宋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宋神宗趙頊追封屈原為“清烈公”,將廟名改為“清烈公祠”。
逾後數百年,清烈公祠陸續得到多任歸州地方官員主持修繕。志書中記載的有:
元代泰定元年(公元1324年)知州王禿哥不花;
元代至正四年(公元1344年)知州密兒哈嗎;
明代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知州孫鶴年;
清代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知州王景陽;
清代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湖北學政凌如煥;
清代乾隆四十六年(公元1781年)知州王沛膏;
清代嘉慶二十五年(公元1820年)知州李炘;
清末及民國初年,戰亂紛紛,民不聊生,根本無人修葺屈原廟。特別是抗日戰爭時期,日本飛機曾轟炸過屈原祠,更是使得英烈寺廟破頹不堪。解放後,直到1963年3月,由政府部門撥款維修了大門牌樓及梁架,1965年3月,再次撥款重修了祠廟大殿屋頂及裝飾。
上世紀七十年代,為了修建葛洲壩水電工程,屈原廟(清烈公祠)遷至秭歸城東3里的向家坪(大慈寺)旁邊的小山上。1980年9月屈原祠落成,題名為“屈原紀念館”,使用的是郭沫若先生生前的親筆題字。二期工程屈原祠按原“清烈公祠”山門原樣修建,並重修屈原衣冠墓。
屈原故里
歸州城迎和門外的民主路是水路登岸後進城的必由之路。在此路上的張公橋邊,有一非常重要的文物景觀——屈原故里牌坊。這牌坊建於清代光緒十年(公元1884年),為重檐木結構建築,底座是四大石柱夾四木柱,上面是三間三樓的琉璃瓦頂,雙面題字“屈原故里”。牌坊左邊還立有兩塊2米高的清代大石碑,分別鐫刻“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嬙故里”。石碑右邊刻著樹碑時間“大清光緒十二年正月吉日立”。自1965年郭沫若先生來秭歸考察後,欣然提筆書寫了“屈原故里”四個字。鑒於郭老在中國考古界的名氣,歸州人以他的墨寶更換了原牌坊樓匾雙面題字。歸州古城拆遷時,屈原故里牌坊按原樣移到茅坪新縣城鳳凰山。
水源
歸州城內缺少飲用水,除了在筲箕窪與水井溝能取到水,以前很多歸州人是在長江或叱溪里挑水吃。歸州“民人缺飲,互相叩求”。嘉慶二十一年(公元1816年),知州李炘“亟捐廉俸”修建了兩條石梘(即石槽上覆蓋石板,相當於石管)引水入城供居民飲用。據《歸州志》中《修秭歸石梘引泉記》所述,這兩泉“臥牛埡一源由將軍堡逶迤入城,浮於泮池,以達於太平池”,“磨刀溪一源由分水嶺逶迤入城,注於官井”(兩梘在古城內的方位,可參見《光緒歸州古城圖》)。若干年後,太平池不知何時消失;而官井之水,長期是歸州人的飲用水源。當年修建二泉所耗銀兩,全部由知州李炘本人捐獻。
丹陽書院
歸州原有丹陽書院,位於南門外。從明代開始,歸州就設有學宮。學宮即讀書學習的場所。清嘉慶二十二年(公元1817年),當時的知州李炘捐資創建丹陽書院。據《路史》載:丹陽地處鄂西歸州,地瘠民貧,原無書院,人才散失,李炘主政後,始在南門外捐置房屋10餘間為諸生肄業所,以期“得一有道德而能文章者,為之提倡宗風,熏烝善類”,“以養其忠愛之忱,而開其風氣之厚。”“若其弄筆墨以徼科名,豈惟非予創建書院之本意”,而負“作人之雅化也哉!”由於相傳楚故都丹陽遺址在歸州城東16里鰱魚山,李炘為書院取名“丹陽”。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在“立停科舉,以廣學校”的潮流中,丹陽書院改為高等國小堂。民國元年,政府將此高等國小堂改名為高等國小校。
大慈寺
清代,歸州城東3里有一小村莊,村內有一座大寺廟,名大慈寺。據《歸州志》載,“州東大慈寺原名觀音閣,是知州葉承櫝建。年久傾圮。游擊王鳳岐捐資重建,改為大悲寺。今改為大慈寺。”
宋玉宅
歸州城東五里,原有宋玉宅。由於宋玉是屈原的弟子,故而在秭歸,宋玉其人也是家喻戶曉。歸州人都知道有一個“二碑灣”的民間故事。“歸州城東有個小村莊,村頭矗立著兩座高七八尺的姊妹碑。一座碑上刻著‘屈原宅’三個字,另一座碑上刻著‘宋玉宅’三個字,所以這個村莊叫二碑灣……”同治版《歸州志·古蹟》中對宋玉宅記得很清楚:“楚宋大夫宅,州東五里相公嶺下,舊址猶存。”陸游在《入蜀記》中記載“訪宋玉宅,在秭歸縣之東,今為酒家。舊有石刻‘宋玉宅’三字,近以郡人避太守家諱,去之。或遂由此失傳,可惜也。”
歷史上,有不少詩人、文人、官宦仕家來此宋玉宅拜謁,留下傳世的詩篇與文章。可以查閱的有杜甫、王十朋、范成大、龔文選、王在晉、徐元鼎、孫樹琪、劉玉森等。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杜甫曾有一詩寫他乘船出三峽,途經歸州宋玉宅後的感想。詩云:
搖落深知宋玉悲,風流儒雅亦吾師。
悵望千秋一灑淚,蕭條異代不同時。
江山故宅空文藻,雲雨荒台豈夢思。
最是楚宮俱泯滅,舟人指點到今疑。
——唐·杜甫《詠懷古蹟·其二》
筆者之所以印象深刻,是因為連詩聖杜工部都稱宋玉“風流儒雅亦吾師”,說明宋玉之才雖略遜於他的先生屈原,但依然才華絕世。
北門外,原有一報恩光孝寺。“報恩寺,州北二里,報恩光孝寺後有楚塜,相傳或發之得寶玉劍佩之類”(見光緒版《歸州志·寺觀》)。宋代,陸游訪歸州,就住在報恩寺內。他的《入蜀記》有記載,“十六日。到歸州,見知州右奉議郎賈選子公、通判左朝奉郎陳端彥民瞻。 館於報恩光孝寺,距城一里許,蕭然無僧。歸之為州,才三四百家,負臥牛山,臨江。州前即人鮓瓮。城中無尺寸平土,灘聲常如暴風雨至。隔江有楚王城,亦山谷間,然地比歸州差平。或雲,楚始封於此……” 陸放翁住宿於報恩光孝寺,還留下七律《憩歸州光孝寺》一首。
秭歸城畔踏斜陽,古寺無僧晝閉房。
殘佩斷釵陵谷變,苫茅架竹井閭荒。
虎行欲與人爭路,猿嘯能令客斷腸。
寂寞倚樓搔短髮,剩題新恨付巴娘。
——宋·陸游《憩歸州光孝寺》
龍王廟
出歸州北門沿秭桑(秭歸-桑坪)公路向里走約7里,那裡原有一座龍王廟。龍王廟本是一座小廟,為當地民眾祈求龍王爺保佑歲歲風調雨順的祭祀地。長年風吹雨打,小廟傾圮,只留下“龍王廟”一個地名和許多傳說。
老官廟
歸州城西,原有一黃魔神廟,由於廟址在叱溪河畔,當地人叫它叱神廟。此廟歷經不少朝代,且是官家所修,也叫老官廟。
老官廟最早建於唐代。相傳唐代鹹通年間,漢名相蕭何之後蕭構出任播州(今貴州遵義)司馬,一天早晨途經叱灘,霧重水大,流急浪高,危險萬狀。一時間,船工無了主意,跪在船頭求龍王爺爺饒命。忽有一赤發黃須、碧眼黃面、身穿黃金甲的神人踏著波浪出現在船頭,大聲喊“蕭司馬休要驚慌,吾乃屈公(屈原)好友黃魔神也,今特地來救你脫難。”言畢,抓住船頭,踏著江水,奮力上灘,很快使他們脫離危險。隨後,霧漸漸散去,黃魔神也消失無蹤影。三年後,蕭構回京出任宰相,再次經過歸州,想到黃魔神當年救命一事,捐出俸銀,在歸州西二里(今歸州鎮望江大隊鼎塘)修建了黃魔神廟。
明末有一歸州刺史名周昌期,他曾寫過一篇《修黃魔神廟記》。寫的是北宋年間寇準任巴東知縣時乘船經過歸州,在叱灘遇險。危急時有神現身,躍出水面,說是“公有大德,特來相救。”寇公問“何神?”答曰“我黃魔神也。”後來寇準回朝任了宰相,仍不忘此神救命之恩。他赦封此神為黃魔顯濟侯,重塑廟宇輝煌。關於叱神廟,還有許多傳說。自宋以後,此廟年久傾頹。
雷鳴洞石刻
鼎心門下有數道巨大怪石群組成的石樑,擋住從川東奔騰而下的長江,形成了歸州城天然屏障。浩蕩江水衝擊著這數道巨石,發出雷鳴般的吼叫。細數一下,共有九道巨大怪石群由西向東沒入水中,如同九條巨龍呼嘯著奔向長江,故曰“九龍奔江”。據《秭歸縣地名志》記載,“相傳,這九條石樑為九兄弟的化身。其中有一石樑背上有人工開鑿的石洞叫做‘雷鳴洞’。”雷鳴洞洞口呈圓形,直徑約3米,深6米。清代荊南觀察使李拔於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在此題刻“雷鳴洞”三個大字。三字石刻位於石樑頂上一個直徑約1.7米的褐砂岩上,三個大字清晰可見,落款小字“乾隆辛卯”“巴蜀李拔”已難辯認。
雷鳴洞旁邊有一人工漕口。這是因為古代每到春夏,此處“水漲盈滿,鼓浪翻波,漩如鼎沸,過往客商船工,即輕舟快楫,誤落江心,十無一全,逐年壞船,死者不可勝數。”元朝時,人們曾在雷鳴洞邊開鑿過一個小口,讓上流的江水從此分流通過。但由於此口開得小,依然事故頻發。明代萬曆已酉年(公元1609年),知州張尚儒應當地百姓反映,組織人力在雷鳴洞下游開鑿一個長七丈五、寬七丈、高二丈六的一個大漕口。工程完成後,張尚儒曾題詩一首,刻在漕口兩壁岩石上。詩曰:
江挾山兮兩水溁,波聲激磕著雷鳴。
千層怒浪蓮花漩,萬斛行舟鳥羽輕。
洞口石開消急濆,瓮頭人過得餘生。
孤城更喜天門辟,舉首常瞻叔度名。
張尚儒詩刻位置
在城西望江村菸袋溝前的九龍奔江石樑上還有一明代摩崖石刻。一位明朝弘治十八年的長安進士,名叫田登。他於明正德十八年(公元1519年)時遊歷三峽,曾經在歸州留下一首詩,刻於石樑石壁上,保存下來。
山腰剛咫尺,樓閣每重加。
物色常看樹,生涯廣種茶。
山行晴附蟻,泉落遠驚蛇。
記得登臨日,春風桃李花。
——明·田登《巴風》“
路別雲泥搬家
歸州城江對岸(郭家壩鄉蓮花村)碎石灘江邊有一巨石石刻“路別雲泥”,是清代荊南觀察使李拔於乾隆辛卯年(公元1771年)在此題刻。碎石灘原有一個長航絞灘站,由於這裡磧壩突兀江心,形成急流水埂,上水貨船必須在此絞灘才能通過。李拔石刻在絞灘站附近,隔江與歸州古城遙遙相望,從古城的南門城樓上用高倍望遠鏡可以觀賞。據傳,當年峽江兩岸陡峻,此段無路可走,要經過此處只能冒險從黃魔灘(叱灘)闖灘而行——真可謂“難於上青天”。後有人在此鑿通了懸崖,為行人開通了一條道路,與此前無路可行形成天壤之別。故而,李拔在此題刻“路別雲泥”四字,以作紀念。2002年,三峽大壩蓄水前,秭歸縣政府文化部門為將此文物搬遷到茅坪新縣城博物館,花了很大功夫。此石巨大,重約數噸,搬遷時頗費周折。文物工作人員從碎石灘江水中用土辦法將其吊到駁船上,再用鐵棍撬挪移動,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將巨石裝船運輸到茅坪。
端午龍舟
每年端午節,是歸州人紀念家鄉赤子屈原的日子。在歸州,屈原廟賽龍舟的習俗已沿襲有幾千年歷史。古往今來,多少文人騷客,來此觀光憑弔。
寫“山重水複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陸放翁,最愛歸州。據《秭歸縣誌》載,淳熙五年(1178)正月,宋孝宗召陸游東歸。陸游接旨後離成都,沿江而下,五月初到達歸州,泊舟蓮花山楚王城下的舊洲河岸邊。放翁徹夜飲酒借詩追思屈大夫,作一首七言絕句《楚城》:
江上荒城猿鳥悲,
隔江便是屈原祠。
一千五百年間事,
只有濤聲似舊時。
——宋·陸游《楚城》
第二天,恰逢端午賽龍舟盛會。大詩人心情激動地在船上與歸州人共同觀看了龍舟競渡,即興又賦上一首《歸州重五》:
斗舸紅旗滿急湍,
船窗睡起亦閒看。
屈平鄉國逢重五,
不比常年角黍盤。
——宋·陸游《歸州重五》
比較詳細描寫端午龍舟賽,還要數中唐詩人張建封。早在陸游之前,張建封曾在端午節寫下《競渡歌》: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後船失勢空揮撓。
——唐·張建封《競渡歌》
細細品味,他這首詩充滿激情,把當時觀賞龍舟競賽的場景描繪的生動、細膩。歸州每年龍舟競渡場景,躍然紙上!
五月初五,是愛國詩人屈原投江的日子。中國的端午節,正是為了紀念他捨生取義的精神。在筆者的印象中,自古以來,歸州城每年除了春節,就數端午節熱鬧。歸州端午節長達20天,一直要從五月初五過到五月廿五。這是因為連續有三個端午節:五月初五頭端午,五月十五大端午,五月廿五末端午。要過了末端午,才算過完了端午節。
從農曆四月底五月初,歸州城內各家各戶家長們就開始忙碌:提前一星期醃鹽蛋、每天早晨把雄黃酒擺在陽台上曬、將糯米浸泡起來準備包粽子……歸州老人會提前幾天打發孩子們上山去割艾蒿、菖蒲、蓼葉和楝樹葉(那時根本不用買的)。艾蒿與菖蒲扎在一起,掛在大門兩邊,用以驅邪消毒。至於蓼葉與楝樹葉,那是包粽子必需的材料。
千百年來,古城歸州每年都會有龍舟競賽。這些比賽有時是地方自辦的小型比賽,有時是城鎮或團體舉辦的大型比賽。不僅男子龍舟賽,也有女子龍舟賽。龍舟賽可以在端午節舉行,也可以在其他時間舉行。但大端午這一天,秭歸一定要舉行全縣最大規模的龍舟賽。
端午節之前一個月,秭歸各峽江小鎮就開始選拔準備參加當年龍舟比賽的划船運動員進行賽前集訓。歸州民間流傳著一種說法,叫“寧荒一年田,不輸五月船。”由此可見,在秭歸當地人心中,獲得端午節龍舟賽的勝利,比種一年糧食還要重要。那些選拔出來參加端午節龍舟比賽的運動員大都年青力壯、膀大腰圓。這些青年人,為了奪取龍舟賽的勝利,提前一月每天從早到晚要在烈日暴曬的長江上訓練,一個個皮膚曬得黝黑髮亮。嗨,別看他們一個個都黑不溜秋,他們可是峽江小鎮的明星!只要這些划船運動員扛著大槳從街上走過,那些街旁聊天的老人、扎鞋底的婦女、沿街擺攤的商販、商店中買東西的顧客……都會駐足旁觀。那些小學生和小孩子,更是在他們後面追著看——如同現代的追星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