梓木[唇形目紫葳科植物]

梓木[唇形目紫葳科植物]
梓木[唇形目紫葳科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梓木,別名:檫樹、南樹、山檫、青檫、桐梓樹、梨火哄、梓木、黃楸樹、刷木、花楸樹、鵝腳板、半風樟,拉丁文名:Sassafras tzumu (Hemsl.) Hemsl.樟科、檫木屬落葉喬木,樹皮幼時黃綠色,平滑,老時變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頂芽大,橢圓形,芽鱗近圓形,外面密被黃色絹毛。枝條粗壯,近圓柱形,多少具梭角,無毛,初時帶紅色,乾後變黑色。葉互生,聚集於枝頂,卵形或倒卵形,果近球形,直徑達8毫米,成熟時藍黑色而帶有白蠟粉,著生於淺杯狀的果托上,上端漸增粗,無毛,與果托呈紅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木材淺黃色,材質優良,細緻,耐久,用於造船、水車及上等家具;根和樹皮入藥,功能活血散瘀,祛風去濕,治扭挫傷和腰肌勞傷。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檫木 檫木

落葉喬木,高可達35米,胸徑達2.5米;樹皮幼時黃綠色,平滑,老時變灰褐色,呈不規則縱裂。頂芽大,橢圓形,長達1.3厘米,直徑0.9厘米,芽鱗近圓形,外面密被黃色絹毛。枝條粗壯,近圓柱形,多少具梭角,無毛,初時帶紅色,乾後變黑色。葉互生,聚集於枝頂,卵形或倒卵形,長9-18厘米,寬6-10厘米,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2-3淺裂,裂片先端略鈍,堅紙質,上面綠色,晦暗或略光亮,下面灰綠色,兩面無毛或下面尤其是沿脈網疏被短硬毛,羽狀脈或離基三出脈,中脈、側脈及支脈兩面稍明顯,最下方一對側脈對生,十分發達,向葉緣一方生出多數支脈,支脈向葉緣弧狀網結;葉柄纖細,長(1)2-7厘米,鮮時常帶紅色,腹平背凸,無毛或略被短硬毛。花序頂生,先葉開放,長4-5厘米,多花,具梗,梗長不及1厘米,與序軸密被棕褐色柔毛,基部承有遲落互生的總苞片;苞片線形至絲狀,長1-8毫米,位於花序最下部者最長。花黃色,長約4毫米,雌雄異株;花梗纖細,長4.5-6毫米,密被棕褐色柔毛。雄花:花被筒極短,花被裂片6,披針形,近相等,長約3.5毫米,先端稍鈍,外面疏被柔毛,內面近於無毛;能育雄蕊9,成三輪排列,近相等,長約3毫米,花絲扁平,被柔毛,第一、二輪雄蕊花絲無腺體,第三輪雄蕊花絲近基部有一對具短柄的腺體,花葯均為卵圓狀長圓形,4室,上方2室較小,藥室均內向,退化雄蕊3,長1.5毫米,三角狀鑽形,具柄;退化雌蕊明顯。雌花:退化雄蕊12,排成四輪,體態上類似雄花的能育雄蕊及退化雄蕊;子房卵珠形,長約1毫米,無毛,花柱長約1.2毫米,等粗,柱頭盤狀。果近球形,直徑達8毫米,成熟時藍黑色而帶有白蠟粉,著生於淺杯狀的果托上,果梗長1.5-2厘米,上端漸增粗,無毛,與果托呈紅色。花期3-4月,果期5-9月。

生境分布

常生於疏林或密林中,海拔1500米以上。 產雲貴高原地區。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梓木 梓木

梓木硬度介於紅木和硬木之間,材質耐朽堅韌,木理優美並帶光澤:有“雞翅木”的花紋,做家具時用之為裡面的木條,做榫頭,傳統工藝。可為各種桌案、箱櫃、架格以及雕花擋板、牙條和其他細木裝飾部件;此外,梓木還是木胎漆器、樂器和雕版刻字的優質材料。

梓木材質優良,堅韌,富有彈性,易乾燥,因密度較大加工不易,切面光滑,不翹不裂,耐濕耐腐,具芳香,蟲菌不易危害,有千年不朽之稱。而且材色美麗典雅,紋理緻密美觀,是建築、造船、軍工和家具的上等用材,曾被譽為“正統之材”。 古時即為貢木,用於製作優等家俱,舟船,民間私自砍伐即有殺頭之禍。

古有“面桐底梓”之說,其意以梓木斫底為正統。琴底之功在於納音振鳴,非堅實之材不可為之。梓木質堅而耐腐。

使用價值

檫木 檫木

本種木材淺黃色,材質優良,細緻,耐久,用於造船、水車及上等家具。

梓木家具的介紹

古代家具等的套用:古人認識到梓木材質好,用途廣,居百木之首。《埤雅》載:“今呼牡丹謂之花王,梓為木王,蓋木莫良於梓。”還贊其“取 材為器,其音清和”。敘述梓木適做各種樂器。後魏賈思勰所著 《齊民要術》中述說梓木的用途時寫道:“車板、盤合、樂器,所在任用。”說明中國古代勞動人民很早就把梓木作為珍貴用材用來製造器具、樂器等,並讚美梓樹用途之廣,簡直無所不能。

檫木 檫木

古代印刷刻板非梓、楸木而不能用,因此書籍出版就叫“付梓”。用梓木製造的棋盤被譽為“楸枰”。梓樹在古代被作為主要用材樹種,栽植相當

普遍。
古時人們還有栽梓樹以作財產遺傳子孫後代的習慣,南宋朱熹曰:“桑、梓二木。古者,五畝之宅,樹之牆下,以遺子孫,給蠶食,供器用也。”岳陽樓,建築精巧雄偉,為中國江南三大名樓之一,是中國古建築中的瑰寶,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譽。岳陽樓的建築很有特色。外以12根梓木廊柱,頂起飛檐。彼此牽制,相互咬合,穩如磐石。

現代梓木家具及套用:梓木現多用於軍工、建築,但家具製造難度大,影響力如江南四大名木中其他的如楠木等。梓木的木纖維對紫外線有較強的吸收作用,木紋表面導管細微凹凸不平使光線散射,減少眼睛疲勞和損傷。觸感溫暖,且有良好的聲學性能和調溫、調濕等功能。但一直沒有規模化民用。

藥用價值

梓木 梓木

根和樹皮入藥,功能活血散瘀, 祛風去濕,治扭挫傷和腰肌勞傷 ;

【藥名】梓木

【別名】雷電子

【漢語拼音】zi mu

【英文名】wood of Ovate Catalpa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talpa ovata G.Don.

【歸經】肺;肝;大腸經

【功效】催吐;止痛

梓木 梓木

【考證】出自《握靈本草》

【科屬分類】紫葳科

【拉丁文名】Lignum Catalpae Ovatae

【主治】霍亂不吐不瀉;手足痛風

功用主治

西美梓的花,葉和樹皮 西美梓的花,葉和樹皮

【主治】治手足痛風,梓木煎湯,桶上蒸之,勿令湯氣入目。"治霍亂不吐不瀉,以梓木屑煎濃汁吐之。"

【出處】《握靈本草》

【性味】味苦;性寒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5-9g。外用:適量,煎湯熏蒸。

【出處】《中華本草》

採收和儲藏

【採收和儲藏】全年可采,切薄片,曬乾。

【動植物形態】梓 喬木,高達15m。樹冠傘形,主幹通直,樹皮灰褐色,縱裂;幼枝常帶紫色,具稀疏柔毛。葉對生或近於對生,有時輪生;葉柄長6-18cm;葉片闊卵形,長寬近相等,長約25cm,先端漸尖,基部心形,全緣或淺波狀,常3淺裂,兩面均粗糙,微被柔毛或近無毛,側脈4-6對,基部掌狀脈5-7條。頂生圓錐花序,花序梗微被疏毛,長12-28cm;花萼2唇開裂,長6-8mm,綠色或紫色;花冠鍾狀,淡黃色,內面具2黃色條紋及紫色斑點,長約2.5cm,直徑約2cm;能育雄蕊2,花絲插生於花冠筒上,退化雄蕊3;子房上位,棒形,柱頭2裂。蒴果線形,下垂,長20-30cm,粗5-7mm。種子條橢圓形,長6-8mm,兩端具有平展的毛花期5-6月,果期7-8月。

化學含量

果、葉和根尚含芳香油,根含油1% 以上,油主要成分為黃樟油素。

植物文化

梓木: 情系桑梓葉落歸根“家鄉”的雅稱。古今之人都十分眷戀自己的家鄉,因之,對“家鄉”一詞倍覺親切,並賦予許多高雅質樸的代稱,且常見於文人雅士的名篇和詩作中,今人對家鄉則統以“老家”二字呼之,尤顯得親切感。

梓木樹 梓木樹

“桑”與“梓”是古人宅院旁常栽的樹木,“桑”“梓”並用被人們賦於故鄉的含義。 考以桑梓二字代稱“家鄉”,最早見於《詩經? 小雅? 小弁》:“維桑與梓,必恭敬止。”蓋古人住宅旁邊常栽有桑樹和梓樹,是他們父母或長輩所種的,後人用來比喻“家鄉”,是對它表示敬意。此外,還有以“故鄉”、“故園”、“梓里”等為代稱的也不少。

以示先祖保佑子子孫孫,生生不息,家族鼎盛!

重大發現

西安兵馬俑發現籠箙和絲織品遺存系梓木所做

光明日報 楊永林 張哲浩2014-03-17 14:15

日前從陝西省有關方面獲悉,經考古專家鑑定發現,秦兵馬俑一號坑戰車上的籠箙,其材質竟然是木中之王梓木,在研究過程中,考古專家還有意外收穫,即在籠箙器壁的朽跡中發現了絲織品的遺存。

2009年,考古人員在對兵馬俑一號坑進行發掘中,在G9過洞內發現了三處籠箙遺存,內裝有銅箭頭,分屬於兩輛戰車,籠箙還是在秦俑坑內首次發現。

梓木林 梓木林

據秦俑之父袁仲一介紹,籠箙是為車內配置的容器,就是放在戰車上的小箱子,裡面裝有弓弩等兵器,奇怪的是,這次發現的籠箙都沒有蓋子。

一號車籠箙長88~91厘米,寬50厘米,殘高25厘米,二號車籠箙和一號車差不多。考古人員採集了一號車和二號車的籠箙木炭樣品,經鑑定發現,籠箙的木炭為梓樹屬木材炭化而成,也就是說這些箱子是由梓木所做。

梓樹屬落葉喬木,我國分布有6種,梓樹、楸樹、藏楸、黃金樹、滇楸和灰楸。由於梓樹屬木材特徵差異非常微小,因此統稱梓木,梓木容易乾燥,無翹曲和開裂現象,尺寸性穩定,耐腐性強,抗蟻蛀,切削容易,切面光滑,紋理通直,花紋美觀,是我國歷代用材最廣的優良木材之一,也是製作器具之良材。

同時,專家在對一號車籠箙夾層木炭樣品進行顯微鏡觀察時,發現一層非常薄的漆膜,用雙片刀將漆皮剝離後,看到在炭塊上貼附著一層規則的縱橫交叉織痕,初步判斷是紡織物。通過體式顯微鏡進一步觀察,確認為紡織物。紡織物由清晰交織的絲線織成,每平方厘米約有30根經線和30根緯線。絲線由幾十根繭絲合成一股,平均直徑約0.38毫米。

絲織物是有機質,很容易燃燒殆盡,罕有保留,保留下來的也都已經炭化。絲織物能夠炭化保留下來,可能是因為絲織物裡面是木材,外面是漆膜和漆灰,所以具有很好的封閉功能。同時,絲織物還上了髹漆,使絲織品硬度增大,變得較為堅挺,易於定型。另外,塗漆層既隔絕了空氣,又隔絕了水分,提高了絲織物和木材的耐腐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