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是一種以梆和鼓為伴奏,集唱、念、舞、為一體的傳統舞蹈藝術形式,起源山東歷城區港溝鎮有蘭峪村。

歷史

明嘉靖年間,有蘭峪村有個叫張文賓的鐵匠,娶妻柳愛雲,生有四個女兒。張文賓不但有一身打鐵的好手藝,而且愛讀詩書,喜好民間俚語小調,經常在當地扮玩時展示絕技。張文賓樂善好施,喜歡拿出個人的錢財接濟村里孤寡、窮困的人,受到村里人的愛戴。妻子柳愛雲領著女兒們做豆腐,同樣喜歡唱小曲扭秧歌,耳熏目覽,四個女兒也活潑開朗,喜扭好唱。一家人順心如意,鄉人無不羨慕。嘉靖11年,張文賓去世,享年58歲。後來村里人為感激紀念他,自發湊錢湊物為他樹碑、立塔(現有蘭峪東山腳下張公塔保存完整)。

張文賓去世後,妻子柳愛雲不僅繼承了張文賓的家風,樂善好義,而且做的豆腐也在當地出了名。女兒在家推磨糊、做豆腐,娘挑著豆腐串鄉。四個女兒生性活潑好動,做豆腐之餘,常常在院子裡用豆腐梆子打節奏,自編自唱,邊唱邊跳,漸漸形成了豆腐秧歌。幾年後,柳愛雲年老挑不動擔子了,四個女兒就兩人一組輪流上街,一個打梆一個唱賣,唱詞都是“豆腐豆腐都有福”之類。因豆腐好吃,跳的又好,唱詞里又句句帶“福”字,周圍二十里七、八個村的人都盼著聽到她們的梆聲,看到她們的“豆腐秧歌”,以求福到家門。

記載

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

有蘭峪村還有一何姓家族。據何氏族譜記載:始祖何萬里生於明弘治4年,與張文賓雖然年齡有點懸殊,但交情卻很好。何萬里喜歡“扮玩”(高蹺龍燈),是村裡的“會頭”,逢年過節,何萬里領著鄉親們扎龍燈踩高蹺,張文賓不但出謀劃策幫襯銀兩,還積極參與。因此,有蘭峪村的扮玩在當地名氣不小。嘉靖13年,張文賓三女兒張玉蘭跟何萬里的大兒子何來福(何氏高祖)成婚。半年後,何家也開起了豆腐坊。在走村串街賣豆腐時,張玉蘭和丈夫還是自編些與“福”有關的詞兒邊敲梆邊唱。往往豆腐賣完了,挑子跟前還圍著不少人。豆腐坊越做越好。何萬里一方面琢磨裡頭的門道,一方面利用空閒讓四個兒子分別扮演推磨、揉包、敲梆、挑擔等角色,讓大兒媳張玉蘭領著三個弟媳,拿著晾曬好的豆腐包,邊甩邊舞邊唱。何萬里有“領燈”的經驗,就借用了一些耍龍燈、跑旱船的走場套路,形成了以盼福(豆腐)、送福(豆腐)、迎福(豆腐)、都福(豆腐)為內容的角色較為完整的“豆腐秧歌”。何萬里在世時,每年臘月二十三過後,五天時間以“豆腐(都福)秧歌”為主,組織起村里60多人辦玩隊伍排練,排練前所有人先到村東張公夫婦墓前祭拜(現今仍沿用此習),即“取福”。正月初八到正月十五,扮玩隊伍秧歌在前,高翹龍燈隨後,大紅鑲邊旗上寫著斗大的米黃色的“福”字,男子“推磨挑擔”,婦女“敲梆舞包(染過的細棉布,多為粉色,意豆腐包)”,邊舞邊唱:“梆梆梆,福到了,又有衣服又有田。喜鵲落到屋頂上,歡歡喜喜又一年”等即興唱詞,走街串村,很是喜慶。因為表演時都是用豆腐梆子打節奏,人們後來就習慣的叫它“梆子秧歌”。

演變

萬曆41年起,“梆子秧歌”經過演變,到五世祖何瑞一代,已有了更明確的角色和情節。為表現“全家福”的效果,表演隊伍中增加了老人和小妞,並且有了角色不同的道具服裝,即老人黑色對襟襖(褂)外扎,白巾裹頭;青年著上白下青便裝;婦女上紅下綠綢褂、褲;小妞扎肚兜,腳穿青鞋,頭扎豎辮。為了增加氣氛,伴奏(打節奏)由單一的梆子增加了自製小鼓,演出時梆鼓交叉,表演隨梆、鼓不同聲響節奏走場變陣,道具也添加了斗、糧囤(上面各貼有大紅“福”字),生活氣息和喜慶意味更濃了。由於伴奏中有梆有鼓,當時人們就叫它“梆鼓秧歌”,這個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之後,梆鼓秧歌經歷了明末、清、民國300多年變遷。因為戰爭和自然災害等原因,曾幾次瀕臨絕境。

現代發展

梆鼓秧歌 梆鼓秧歌

1983年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梆鼓秧歌重新被當地文化站搶救挖掘,經過何玉海老人(當時已76歲,1986年病逝)回憶,其侄子何希請依照老人的口述記錄,在縣文化館民間舞蹈幹部的幫助輔導下,於1985年春節重新走上街頭。1999年起,經省、市舞蹈家深入挖掘整理,梆鼓秧歌更加體現出原生得藝術魅力。因為它主題好、富有人性化,從而用健康純樸的舞蹈形式,表達了民眾對幸福生活的祈盼和祝福,深受歡迎,多次參加省市、全國民間舞蹈大賽和巡迴演出並多次獲獎。這一古老的民間舞蹈藝術終於重新煥發出自己獨特的藝術魅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