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遼寧省鞍山市台安縣台北區梅家村
村情概況2007年又投資100萬元,增購機組設備,鋪設管網進戶。從事運輸業的農戶有50多戶,養殖業有60多戶,2006年全村社會總收入實現4164萬元,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實現5500元。先後獲得鞍山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先進單位、鞍山市創建文明村鎮光榮村、鞍山依法治村示範村、遼寧省村屯綠化先進村。如今的梅家村經濟持續發展,幹群關係融洽,村民安居樂業,戶戶吃上了自來水,100%農戶安上了電話,有線電視普及率達到了100%,全村正朝著農村變城鎮,農民變市民的方向邁進。
產業介紹以運輸業、養殖業、羽毛工藝品加工、木材加工、棚菜等行業開拓市場,以開發特色經濟帶和發展農業種植小區增加農民收入。一是運輸業不斷壯大,20噸以下運輸車有5台,每台年收入8萬元,20噸以上的有4台,每台年收入15萬元,計程車有43台,每台年收入1.2萬元;二是大力發展養殖業,養殖業25戶,其中:大戶呂濤的豬年飼養量達2000頭,年收入20萬元;郭文閣的豬年飼養量1000多頭,年收入8萬元;養雞22戶,其中大戶邢士華養雞10000隻,年收入3萬元,王希寧養雞8000隻,年收入2.5萬元;三是做大做強羽毛工藝品生產和木材加工業,以葉利羽毛加工大戶為龍頭,帶動其他農戶,固定資產達100多萬,有職工300餘人,年收入20萬元,梅家村現有從事羽毛加工業農戶200戶,木材加工大戶李鐵,有職工20多人,年收入15萬元;四是把棚菜生產做為強村富民主導產業,共建大棚30棟30畝,其中春棚15棟15畝,暖棚15棟15畝,五是開發特色經濟帶,兩茬經濟作物由原來的1500畝擴大到2000畝;六是發展農業種植小區,新增小雜糧面積1000畝,年產量20噸,農民可創收50萬元,種植麥復蔥、麥復菜、西甜瓜、辣根等經濟作物農戶85戶,種植面積達1000畝,農民可創收100萬元,2007年又擴大到1500畝。
2、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梅家村
概況梅家村隸屬於山東省東營市墾利縣勝坨鎮,是勝坨鎮典型的房台村,是一個獨立的房台,位於勝坨鎮勝利工作區的最南部,位於與吳家村、許家村、林子村、卞家村南,位於勝利工作區南三公里處,勝坨鎮政府駐地西南17公里處,位於黃河東岸,利津黃河大橋北二公里,與利津縣城隔河相望。2006年全村居民151戶,總人口651人。
經濟耕地面積861畝,全村以棉花和小麥為主導產業,多數地種植優良棉花,2006年實現人均純收入5421元。村內小產業發達,村民利用自身優勢,努力開創新的致富渠道。
社會事業建設了高標準文化大院,部分路面實現了硬化,梅家村注重村莊綠化,逐漸改變了以前那種“髒、亂、差”的現象。在精神文明方面,村在文化大院內安裝了各種健身器材,購置了部分圖書。使廣大農民民眾在勞動之餘,坐一坐健身運動、閱覽一下科技圖書。該村每月還組織一次活動比賽,做到既讓民眾鍛鍊了身體又學到了知識。
3、山東省東營市河口區六合鄉梅家村
基本情況坐落於鄉政府駐地西南角,辛河路西2公里處,是一個典型的農業村。全村現有耕地1130畝,128戶,430口人。
村史簡介梅家村源於清朝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墾利縣(原屬利津縣)梅家莊王在發一戶遷此種地,後漸成村莊,村名沿用“梅家莊”至今。1983年從利津縣劃歸河口區,1991年河口區人民政府命名為梅家村。
經濟發展1960年——1964年自然災害加上黃河水入侵,民眾生活陷入困境。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村黨支部帶領民眾認真貫徹落實黨在農村的一系列方針政策,1980年底至1981年,推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全村土地承包到戶,從此結束了“生產靠隊長指揮,社員憑工分吃飯”的歷史,實現了土地所有權和經營權的分離,確立了農民自主經營的主體地位,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促進了農村經濟的快速發展。人民生活逐步改善,村容村貌也不斷改觀。1985年全村通電,1989年通公路,1989年通水。
1984年河口區成立,該村劃歸河口區。1988年該村推行“雙田制”改革,初步解決了農村剩餘勞動力與土地少的矛盾,發展農業與發展二、三產業的矛盾。2000年開始實行土地延長承包期限三十年不變的政策。大力發展農業生產,走上了致富道路,人均純收入由1984年的400元增加到2006年的45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