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框景是傳統園林造景手法之一。利用門窗洞、柱間、廊下掛落、喬木枝幹等組成框線,將園內景色有選擇地收入其中,有如一幅畫框嵌就的圖畫,稱“框景”。框景充分利用作畫構圖之原理,以簡潔幽暗的景框為前景,擷取園中眾多景物中有特色的部分,摒棄散亂平淡之物組成風景畫面,畫面構圖完整,主體突出,具有獨特的藝術效果 。
框景在園林創作中把要觀賞的景物用門、窗洞、框架等,或由喬木樹冠抱合而成的空洞圍合起來,如同鑲嵌在畫框中的風景畫。
如清代畫家李漁曾經設計一種湖舫,在密閉的船艙中,左右開兩個扇面窗。坐在艙內,兩岸湖光山色,寺觀浮屠,雲煙竹樹,往來遊人,連人帶馬盡入扇面之中,儼然天然圖畫。又在家中創尺幅窗和無心畫,利用窗框作畫框,透過窗洞觀賞屋後的假山,如同一幅山水畫。框景的創作,可以把不需要觀賞的景物屏除在畫框以外,使視線更加集中在需要觀賞的景物上,主題更為突出,把自然美升華為藝術美 。
框景的類型
框景總體可分為入口框景、端頭框景、流動框景、鏡游框景、模糊框景等多種形式。其中最常見的是鏡游框景,它是以各式窗戶框起的景色,但最富藝術魅力的也許要算模糊框景了。模糊框景又稱漏窗,它是在窗內裝有各式的窗格或磚瓦拼成的各式的窗格或磚瓦拼成的各式圖案,因而使窗外的風景依稀可見但又不甚清晰,具有一種“似實而虛,似虛而實”的模糊美,同時,漏窗本身也有一定的欣賞與審美價值。在中國傳統園林中,窗是框的主要元素,其中窗有什錦窗和漏花窗兩種。顧名思義,什錦窗本身窗框形狀各異同,具有觀賞性的同時也主要用於借景。漏花窗則主要是溝通內外空間,造型上精緻小巧,本身極具觀賞性,通常在無景可借時運用。兩種窗通常為木製雕琢或磚瓦砌就 。
框景賞景
與其它景物觀賞一樣,要獲得好的賞景效果,賞景方式、視距與視角等十分重要。框景在景物高度的兩倍距離以上設框容易獲得最佳觀賞視距,視角則宜在26°~28°之間。框景若先有景而後有框,則框的位置應朝向美麗的景物;若先有框而後有景,則應布置景物在與框相對應的位置上,並使景物恰好落在26°的視域內,便可成為最佳的畫面 。
框景的多樣性
“框景”猶如一個容器,容納古往今來的雕欄玉砌、春花秋月,是傳統古典園林中一抹沉靜的緋紅。而在當代園林如火如荼發展的今天,框景也從庭院深深中款款而來,分花拂柳,盈盈芳華。當今,框景手法運用形式更為多樣,無論是在景觀的布局,還是材質的使用上都有了新的突破與發展,並形成了“框”與“景”不同的新組景方式。在當代園林中要算“框”的屬性拓展速度最快,範圍也更廣。不同“框”有不同的材質、色彩、形狀、尺寸,框的生成方式也更為靈活,更具想像力。“框”既可以是街道邊精緻的景觀櫥窗,公共建築物的巨大玻璃幕牆,牆面上反覆的框構圖,也可能是景觀小品或重複引導的“框”的構築物,甚至是曾今廢棄的橋洞或轉瞬即使的流動的空間框等。“景”也從靜止的美麗的自然景物變得更為生動活潑,可能是街道上過往的人群,百貨店中庭的噴泉,或是櫥窗里時常更新的圖樣或流動空間裡轉瞬即逝的景致。動感的景,流動的景,有人參與的景變得更為普遍。總的說來“框景”變得更加的外向、生動,兼具了更多使用的功能 。
框景在當代園林中的運用
框景,一個是“框”,一個是“景”。這是框景的兩個要素。隨著時代的發展,中國的框景藝術從曾經的私家園林走向更多的公共景觀當中。“框”也從曾經的拘泥的門窗框延展到一個更大更為抽象的層次,用於廚窗設計、建築立面設計、廢棄構築物還有立交橋的處理上等。現代園林中的框景大致可以分為按景設框、按框設景、框自成景、無框成景、無框無景 。
按景設框
在“景”與“框”中,“景”占主導地位,景是主要要素,這裡的框是景的展示平台。美好的景致需要有一個觀看的場所,景觀和視線是最主要的,景觀的形成更多講究的是框對景的協調與契合。常見的山景房、湖景房、海景房等都是採取的按景設框的框景模式;櫥窗的設計也是屬於按景設框的典範,對街景設窗,路上遊人均入窗中,好似一幅流動的人物畫,立於窗前或人行窗外,均十分有趣。該模式適合用於街景或其他有美好可觀景致的地方 。
按框設景
在“景”與“框”中,“框”占主導地位。景是對框的點綴。這裡的“框”經常是構築物中一些不可避免的存在,是一些尺度與場景有些不協調的構築物,這裡主要處理的是“框”的空間,考慮的是尺度,在較大尺度下怎么去營造適宜的景觀,使景觀具有可觀性和可使用性。在這之中“框”是重點,是需要處理與美化的景觀,使景與框相得益彰。按框設景經常用於城市如立交橋、廢棄的工廠、廢棄構築物等處 。
框自成景
“框”本身就構成了完整的景,這是對框本身的利用和解讀。這裡的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單獨的框或連續的“框”組圖,對人們形成視覺上的刺激或引導;二是“框”本身成為一個利用的空間,“框”在這裡泛化成一種可供使用的場所,容納了相應的活動 。
“ 框 ” 的圖樣運用:常見的景觀小品中單獨的框,還有以連續的框的結構,用構築物的形式形成視線的引導,這是對框本身結構的運用,常用於公共園林景觀中,一般與場地的軸線重合、平行或者垂直。在建築表面,設計師將“框”以某種邏輯規律進行重複布局,單一的“框”在構圖中不再占據主要位置,追求的是建築表皮所呈現的整體效果。完整的“景”在若干個“框”的分解下已不能展現全貌,無論人們是靜止還是在建築中行走,腦海中獲取的是各個“框”呈現的“景”所拼貼而成的意象。此方法多見於建築表皮處理。無論人們是靜止還是行走中,腦海中獲取的是各個“框”呈現的“景”所拼貼而成的意象 。
“ 框 ” 活動的空間:景觀主要不是框外景而是框內景,“框”中天地寬。這裡主要是對“框”空間的運用。這裡的框更抽象為一個空間“框”的空間內部存在的活動,以及框內框外的互動,是對城市中的一些消極空間的使用。多用於城市景觀橋下、立交橋下,如韓國首爾清溪河上的景觀橋,這裡的22座橋有其自身的使用功能,他們是連線街道兩邊的交通樞紐,橋本身是清溪河上瑰麗的景觀,橋洞是景色中的框,人在框中自成畫。人在框中、框外,成了框的使用者,也成了框景的造就者,框外人框內人互成景觀 。
無框成景
景觀依舊在,框遁無形。這裡的“框”可能是不易捕捉的或者抽象化的。如巨大的玻璃幕牆。也可以通過透視關係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體呈現“框”的形式。在建築內部,通過建築自身來形成的超大尺度的“框”在人眼裡是難取全貌且不易被察覺的,人在“框”前顯得十分的渺小,視線常常難以將邊界盡收眼底。但框到的“景”卻是真實而完整的,也可能是概念化、輪廓化的,“框”更加的抽象化、意識形態化、輪廓化。如韓國某公園景觀便借用色彩的對比,以紅葉和道路形成概念性的框,以整形的綠色灌木形成框中之景,形成生動的無框成景。在現實生活中,“框”也常通過虛實明暗對比來強化框中景。這種輪廓線與蘆原義信關於建築輪廓線的兩個概念—“第一次輪廓線”和第二次輪廓線”如出一轍。通過透視關係也可以使原本不在同一平面的物體呈現“框”的形式。老子說“大音稀聲,大象無形”,這種無形寓於有形之中,如天地,如永遠追逐不到又永遠存在的曼妙的天際線。無框成景上升到了一個哲學的層面,這也許是框的最高境界 。
無框無景
這裡的無框無景並不是景觀的不存在,而是“景”與“框”存在於流動的時間狀態里。景觀在這裡是連續性的不斷變化的,相對的無框無景。其無限連續的先鋒主空間打破了傳統六面體空間的概念。所有空間都無以名狀、界限模糊、互相穿插與滲透,這種不確定的空間關係使人對空間產生了運動和視覺上的全新體驗,被稱為“流動空間”。其本質在於空間與空間相互關係的模糊性。這裡的框景使景觀相融,使空間流動。這裡的“框”是一個個動態的空間轉換媒介。“景”隨其後如行雲流水。流動空間的使用越來越廣泛,是對時間、空間對景觀的的瞬間動態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