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簡介
《桃實圖》繪兩棵壯實的桃樹,樹上碩果豐實,樹下一塊巨石矗立,而樹上的一枝連同桃實垂直倒偃在地。桃葉用濃墨寫出,枝葉穿插。圖中自題:"灼灼桃之華,赬顏如中酒,一開三千年,結實大於斗。丙辰冬吳昌碩。"鈐"俊卿之印"、"昌碩"白文印。丙辰為公元1916年,吳昌碩時年七十二歲。
名畫賞析
文人畫強調以書入畫和追求筆墨自身語言的精煉,書與畫的關係一直貫穿著文人畫的發展始終。趙之謙成功地將金石碑刻筆意用於畫中,開創了文人畫的新境界,之後的吳昌碩開了中國繪畫現代畫風的新面貌。
吳昌碩師承沈周、徐渭、朱耷、石濤、趙之謙、任頤等諸家,以金石書法入畫。他常以梅、蘭、竹、菊、牡丹、荷花、水仙為題材,偶爾也作人物畫。
吳昌碩擅寫石鼓文,刻印遠宗秦漢,又融浙、皖兩家精華,獨具風格。而且他的石鼓文、篆刻為他的繪畫起了“保駕護航”的作用。由於石鼓文的用筆剛勁有力、蒼古渾厚,使吳昌碩的畫有了金石之氣,用筆如錯金鍛鐵,渾厚持重,他筆下的花卉也都有了剛勁中的婀娜情態。
在構圖上,吳昌碩將石鼓文變正為斜,以傾斜的“井字”形架構作為他構圖的基礎,所以作品常從左下方向右方斜上,有時也從右下方向左方斜上,枝葉緊密而呈對角傾斜之勢,更顯筆墨堅實,充滿了張力。在用色上,吳昌碩常用西洋紅畫花,畫葉子用濃的綠、黃再加焦墨,色彩飽滿而深厚。此外,吳昌碩對用筆、施墨、題款、鈐印等配合得宜,藝術個性極為鮮明。
《桃實圖》是吳昌碩經常畫的供祝壽之用的畫幅。
此幅《桃實圖》為吳昌碩72 歲時所作,是灑金箋花卉四屏條之一。
根據款識推測是擬張賜寧(十三峰草堂)之法。
畫中桃乾凌空而來,由右上角向左垂下一枝,枝上大桃累垂,色香撲人。吳昌碩曾說:“畫桃子大為不易,要畫得好,更須功力。”全畫氣勢奔放,縱逸飛揚,摻入書法用筆,行筆迅疾、蒼勁有力,勢不可止,表現了吳昌碩大寫意花卉的神韻氣質。
此圖構圖疏密有致,雄渾恣肆,淋漓盡致地表現了空間美感。葉之偃仰向背,桃之掩映單復,枝幹之穿插伸展,都表現得生動多姿,給人不是孤零零一枝而是一整株的想像空間。右側自葉下一行直款,直拖至底,題款為“灼灼桃之花, 顏如中酒,一開三千年,結實大於斗。乙卯秋吳昌碩”。行款是堅勁自如的行書,補足了凌空一株桃乾的余意,且托起了幅,使疏密更其完美,增加了意蘊上的詩情畫意。左上角是作者的6 字款:“曼倩移來,老缶。”曼倩是西漢文學家東方朔的號,這裡作者用了東方朔偷食西王母仙桃而長壽的典故,使畫面內容得到了充實。
畫中色彩濃墨重紅,單純中見華滋。以潑墨法畫乾、枝、葉;碩大紅熟的桃子,色彩中飽含水分,鮮艷欲滴,給人美的享受。
其用筆融入了篆籀之法,以長鋒羊毫懸肘揮寫,筆意雄健,所以吳昌碩是以書意入畫最突出的一位,是他的書法決定了他的繪畫本性。從吳昌碩開始,中國繪畫便開始朝著現代化進程邁進了。
畫家小傳
吳昌碩(1844~1927 年),初名俊,又名俊卿,字昌碩,一作倉石、蒼石,多別號,常見者有倉碩、老蒼、老缶、苦鐵、大聾、石尊者等。浙江安吉人。工書法,擅寫“石鼓文”,精篆刻。30 歲左右開始作畫,擅花卉,取法徐渭、朱耷、李蟬、沈周、石濤,並受趙之謙、任頤的影響,畫風筆墨酣暢,色彩濃重,為"海上畫派"的主要代表。兼取篆、隸、狂草筆意入畫,雄健古拙,亦創新貌。其藝術風尚在我國和日本均有較大影響。能詩文,長書法,攻《石鼓文》,朴茂雄健,自成一格;精篆刻,能融皖、浙諸家與秦漢印精華,蔚為一代大師。著有《缶廬集》等。《天竹花卉圖》、《桃實圖》、《紅梅圖》等為其傳世作品。其他繪畫作品主要有《紫藤圖》、《墨荷圖》、《杏花圖》、《瓜果》、《燈下觀書》等。
吳昌碩與任伯年一樣,對近代中國畫起了重大影響。他的畫風源自徐渭,但變其草書入畫為以石鼓文入畫。變徐氏的水墨大寫意為重彩大寫意。作畫重氣勢,所謂:"苦鐵畫氣不畫形"。
藝術價值
吳昌碩的代表作品;
現代繪畫藝術的精品;
以書入畫的最好典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