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前的水患
早在民國19年(公元1930年)之前的千百年,今桃園北路之東以及桃園諸街一帶,是水患猖獗、令人談虎變色的荒僻之野。咆哮的汾河像一匹失控的野馬,不知多少次破堤橫流,遺禍太原城郊。太原城從宋代在這裡問世之後,歷代的太原臣民,都曾在這塊土地上與洪水進行過多次搏鬥,先後新築了河堤河壩,闢建過柳溪,蓋起了祭祀汾河的河神廟,鎮壓河妖的鎮河樓,以及沉埋過傳說中能夠降服河怪的鎮河神鐵牛。然而,這一切都無濟於事,反正每隔一些年汾河照樣泛濫,地處汾河與城垣之間的西關郊野依然是一片漠漠荒灘。
桃園的誕生
大約是民國19年前後,太原陽曲人黨氏,既有些財力,又頗有點雅興。他看中了水西關外的這片荒灘,離城既近,又不缺水土,遂出錢購得這片官地,雇用一些精通園藝的林工花匠,開闢荒原得田百餘畝,種植了桃苗、杏枝,四周築起了高及人頸的土圍牆,闢建了這片園林。沒過幾年,在園工們的精心培育下,桃杏成活長大,每逢早春二三月間,桃枝搖曳,桃花噴火;杏枝煙娜,杏花含雪,芳菲滿園,春意盎然。慕名而來的遊春者、踏青者、觀景者、賞花者,終日不斷,絡繹不絕。一時間,成為太原西郊的一處頗令人神往的世外桃源。於是乎,“桃園”、“桃花園”美名油然而生。
抗日戰爭以來
令人遺憾的是,如此景致,存留並不太長。日本侵略軍染指太原之後,桃園一帶成為軍防要地,桃花雖好但無人涉足,桃園雖美但人跡難覓。尤其可惜的是,太原解放前夕,軍閥閻錫山為固守太原,選中美麗的桃園為戰時接受蔣介石空投軍用彈藥和給養的基地,將百餘畝桃園杏林,砍伐殆盡,留下的不足十分之二三。
太原解放之後,園林部門在一片土地上仍然是種植樹木,栽培花卉,總面積擴大到一百六十四畝。1961年,又從中辟出八十畝地,栽植桃樹二千五百株,恢復了過去了的桃園。
然而,文革期間,這裡卻被砍樹種糧,兩千多棵正當盛年的桃樹被一掃而光。從1973年至1975年,連續砍樹(包括其它樹木)占地,前後共砍掉四千六百六十餘株樹木,取而代之的是一棟棟宿舍樓房。八十年代以後,曾有人呼籲恢復桃園美景,在汾河岸邊廣種桃樹,但未能實施。一九九五年,園林部門將新建路的隔離綠化帶改種桃樹,也算使桃園諸巷見到了桃花。
從50年代中葉開始,太原市政府和中共太原市委,相繼遷到這塊土地,一條條街巷也先後出現,1958年,市政府又根據這些先後問世的街巷的走向、寬窄,將較寬的、東西走向的定名為“桃園”,較窄的、南北走向的定名為“杏林”。這樣,桃園諸巷和杏林諸條,經緯縱橫,成為市級機關宿舍區和辦公區一帶街巷的名稱,而把其中這條最寬、最長,呈南北走向的大街,定名為“桃園北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