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小說故事發生於1864年7月26日,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駕駛鄧肯號遊船在海上航行,他們在一隻鯊魚的肚子裡發現了一份被海水侵蝕的殘缺的檔案。經過分析,這是1862年為英格蘭人尋找新移民地的大不列顛號失事後,船長格蘭特發出的求救檔案。因英國政府拒絕派遣船員去尋找,爵士決定偕同妻子海倫、表兄麥克納布斯少校、船長約翰、格蘭特船長的女兒瑪麗和兒子羅伯爾以及船員們,駕駛鄧肯號去搜尋格蘭特船長。巴黎地理學會秘書雅克因為粗心搭錯了船,成了船上的新成員。
鄧肯號經過大西洋、馬德加群島、加那利群島、維德角、麥哲倫海峽、不倫瑞克半島、波拉爾角、塔爾卡那諾港,沒有發現大不列顛號的蹤跡。雅克提醒大家,檔案有可能是從美洲大陸某條河流投下的。於是,爵士、少校、雅克、羅伯爾和三個水手開始了橫穿美洲大陸的探險。這次探險,他們經歷了火山噴發、地震、乾渴、暴雨、洪水、雷火、被狼群攻擊、鱷魚包圍等。
後來雅克提出大不列顛號應該是在澳大利亞,根據這一想法,鄧肯號從大西洋出發,到達百奴衣角。在百奴衣角一個莊園主家裡,他們遇見了大不列顛號的水手長艾爾通,此人聲稱格蘭特船長應該是在澳大利亞大陸。於是,一行人再次兵分兩路,爵士、少校、地理學家、船長、海倫夫人、瑪麗和兩個水手橫穿澳大利亞大陸,鄧肯號則在墨爾本海域接應。
後來爵士等人發現艾爾通其實是土匪頭子,他撒了謊,格蘭特船長不在澳大利亞大陸,且艾爾通打算搶劫鄧肯號去做海盜。而地理學家雅克在替爵士給鄧肯號大副寫信時,把“澳大利亞”寫成了“紐西蘭”,拿著信打算搶劫鄧肯號的艾爾通成了俘虜。爵士等人擺脫了土匪的威脅後,決定搭一艘貨船到墨爾本,然後回歐洲。貨船在中途遇風擱淺,大家做了一個木筏,漂流到了紐西蘭島,落入野蠻的毛利人手中,險些被殺死。爵士等人逃脫後,和鄧肯號重逢。
因為沒有找到格蘭特船長,大家失望地返回歐洲。途中,把艾爾通流放到一個無人小島瑪麗亞泰勒薩上,結果,卻在島上意外地發現了格蘭特船長。最後明白該島的法語名是“達抱島”,求救檔案中的這個單詞被海水腐蝕了。
最終,所有人員都成功返回蘇格蘭,約翰·孟格爾和瑪麗·格蘭特在古老的聖孟哥教堂里結婚;麥克那布斯少校的表妹阿若貝拉小姐愛上了雅克·巴加內爾,兩人舉行了婚禮;格蘭特船長重回祖國後,全蘇格蘭人都慶祝他,他的兒子羅伯爾後來和他一樣做了海員,並且在哥利納帆爵士的支持下,為實現在太平洋建立一個蘇格蘭移民區的計畫而努力。
作品目錄
第一章 雙髻鯊 | 第十章 南緯37°線 | 第十九章 紅狼 |
第二章 三封信件 | 第十一章 橫穿智利 | 第二十章 阿根廷平原 |
第三章 瑪考姆府 | 第十二章 在一萬二千英尺高空 | 第二十一章 獨立堡 |
第四章 格里那凡夫人的建議 | 第十三章 從高低岩兒下來 | 第二十二章 洪水 |
第五章 鄧肯號起航 | 第十四章 若有天助的一槍 | 第二十三章 過著鳥兒的生活 |
第六章 六號艙房的乘客 | 第十五章 巴加內爾的西班牙語 | 第二十四章 依然過著鳥兒的生活 |
第七章 巴加內爾的來龍去脈 | 第十六章 科羅拉多河 | 第二十五章 水火夾攻 |
第八章 鄧肯號上又添了一位俠肝義膽的人 | 第十七章 草原 | 第二十六章 大西洋 |
第九章 麥哲倫海峽 | 第十八章 探尋蓄水場 |
第一章 回到船上 | 第九章 維多利亞省 | 第十七章 百萬富翁做了畜牧主 |
第二章 特里斯坦-達庫尼亞 | 第十章 維買拉河 | 第十八章 澳洲的阿爾卑斯山 |
第三章 阿姆斯特丹島 | 第十一章 柏克與斯圖亞特 | 第十九章 驚人的事變 |
第四章 巴加內爾和麥克那布斯打賭 | 第十二章 由墨爾本到散達斯特的鐵路 | 第二十章 ALAND—ZEALAND |
第五章 印度洋的怒濤 | 第十三章 地理課得過第一獎 | 第二十一章 四天的焦急 |
第六章 百奴衣角 | 第十四章 亞歷山大山的金礦 | 第二十二章 艾登城 |
第七章 艾爾通 | 第十五章 澳大利亞紐西蘭日報 | |
第八章 到內陸去 | 第十六章 少校堅持那些是猴子 |
第一章 麥加利號 | 第九章 往北三十英里 | 第十七章 為什麼鄧肯號會到紐西蘭的東海岸來 |
第二章 紐西蘭的歷史 | 第十章 民族之江 | 第十八章 是艾爾通呢?還是彭·覺斯呢? |
第三章 紐西蘭島上的大屠殺 | 第十一章 道波湖 | 第十九章 交換條件 |
第四章 暗礁 | 第十二章 一個毛利酋長的葬禮 | 第二十章 夜半呼聲 |
第五章 臨時水手 | 第十三章 最後關頭 | 第二十一章 達抱島 |
第六章 談吃人的風俗 | 第十四章 禁山 | 第二十二章 巴加內爾最後一次的粗心大意 |
第七章 到了原應該逃避的地方 | 第十五章 巴加內爾的妙計 | |
第八章 這地方的當前局勢 | 第十六章 前後夾攻 |
創作背景
十九世紀最後的二十五年,人們對科學幻想非常著迷,這與這一時期的物理、化學、生物學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密切相關。儒勒·凡爾納在這一時代背景之下,寫出了大量科幻題材的傳世之作,《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就是其中一部。
該書創作於1865~1866年,在第一次工業革命背景下 ,從蘇格蘭當時的國情和國家局勢來看,蘇格蘭人民需要為祖國去尋找一處完全屬於蘇格蘭的移民區,使祖國能夠在歐洲尋得一處獨立的移民區,讓蘇格蘭人民獲得獨立和解放。當時的世界格局正是處於反殖民鬥爭和爭取奴隸解放的重要時期。
人物介紹
格里那凡爵士
遊輪“鄧肯號”的主人,是一個富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蘇格蘭人。他發現來自海上的求救信後積極組織營救行動,歷盡千辛萬苦,終於憑藉愛心、勇敢、堅持以及與同伴的合作救回了遇難者——格蘭特船長。
海倫夫人
海倫夫人是格里那凡爵士的妻子。她熱情善良,善解人意,堅定地支持爵士啟用“鄧肯號”援救格蘭特船長。在救援途中,她不懼艱險,不怕吃苦,與爵士相依相扶,最終圓滿完成了任務,也實現了自己的航海夢想。
麥克那布斯少校
格里那凡爵士的表兄,沉著、理智,具有敏銳的觀察力,具備一個軍人應有的優秀素質,同時外冷內熱,內心有著無盡的熱情。
哈利·格蘭特
失事船隻不列顛尼亞號上落難的船長,最終被格里那凡爵士等人找到並獲救。
瑪麗·格蘭特
哈利·格蘭特船長的女兒,小羅伯爾的姐姐。她自幼便母親去世,父親格蘭特船長在海上遇難後,她便堅強地、毅然地擔當起照顧弟弟小羅伯爾的重任。
羅伯爾·格蘭特
格蘭特船長的兒子。羅伯爾年齡雖小,還有些衝動,但在援救父親的途中,他堅強、勇敢,主動犧牲自己來掩護同伴。在大家的幫助下,他不但尋回了父親,還成了一名無畏的男子漢。
雅克·巴加內爾
法國學者,同時以學識淵博和粗心大意而著名的地理學家。他因上錯船而成為爵士他們中的一員,途中因粗心而犯了不少錯誤,同時也憑自己的學識與熱情給予了同伴很多幫助,是一個頗富喜劇性的人物。
約翰·孟格爾
鄧肯號船長,是一個航海高手,他剛滿三十歲,表情嚴肅,既勇敢又善良。他是在格里那凡家裡長大的。格里那凡家裡把他撫養成人,並把他培養成一名優秀的水手。
艾爾通
曾經是格蘭特船長船上的水手長,因叛變而被船長驅逐,之後加入流犯,成為匪首,狡猾而殘忍,曾陰謀用詭計奪取爵士的“鄧肯號”,卻因巴加內爾的一個錯誤而失敗,之後主動要求爵士將其拋在一個荒島上。
作品鑑賞
作品主題
小說將幻想與現實、夢想與科學緊密聯繫起來,體現出了作者的幻想精神和人類渴望自由翱翔的夢想,同時小說還與當時的科學發現緊密相連,具有充分的科學依據。
小說體現了探險精神。勇氣、拼搏是航海士們必須具備的基本精神和品質,從探險的角度來說,整部小說跌宕起伏。尋找船長的過程是一個充滿危機和威脅的過程,隨時都可能會付出生命,但是小說卻展現出了勇敢的探險精神,這是一種不屈服於現實困境的精神,敢於衝破一切苦難,帶著勇往直前的信心和決心開始探險之旅。
整部小說展現了蘇格蘭民族的精神,是對一個敢於冒險和探險的民族的肯定,凡爾納雖然是一個法國作家,但是淋漓盡致地表現了蘇格蘭人民的精神,無論是從人物性格的刻畫,還是從小說情節的發展來看,蘇格蘭的民族精神都在小說中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在小說中,凡爾納塑造了一批鮮活的人物形象,並且在他們身上展現出的勇敢和頑強的精神正是蘇格蘭民族精神的重要體現。小說的題目《格蘭特船長的兒女》從深層意義來看,也代表著當時繼承了格蘭特的蘇格蘭精神的蘇格蘭人。
在思想內涵上,《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主要是通過格蘭特船長的精神來體現蘇格蘭兒女的雄心壯志以及他們永不言敗的精神,從本質上來看,凡爾納通過這部小說塑造了蘇格蘭人民敢於拼撐的精神和頑強的鬥志。從蘇格蘭當時的國情和國家局勢來看,蘇格蘭人民需要為祖國去尋找一處完全屬於蘇格蘭的移民區,使祖國能夠在歐洲尋得一處獨立的移民區,讓蘇格蘭人民獲得獨立和解放。通過展現一路上蘇格蘭人民的驍勇善戰、不畏艱險,體現了凡爾納反對奴隸制和殖民主義的進步思想。
小說譴責了貧困、失業和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醜惡現象。凡爾納的思想具有明顯的先進性,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權利,反對屈辱的奴隸制度,強調了對人的思想和精神的塑造,尊重人格,崇尚人性。殖民地的人民備受帝國主義的壓迫,人民的尊嚴被踐踏,凡爾納在這部小說申明顯地體現出了其反對殖民壓迫的思想,顯示出了維護社會正義的思想認識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小說對於剝削和壓迫現象予以了強烈的譴責和批評控訴,凡爾納對貧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最深切的同情,因此希望藉此小說的拼搏精神來鼓勵更多被壓迫的人起來反抗,為爭取自己的權利和自由而鬥爭。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整部小說以一種積極向上的態度感染著讀者,作者希望通過這樣一些深入的探討來激發讀者的信心和勇氣,將一種勇於克服苦難和艱難險阻的態度傳遞給讀者。小說的另一層思想精神內涵告訴我們要堅持人間真惰,保持人性的本真,更好地突出人的性格品質。人間真情的流露和展現表現在:一路上一行人的相互幫助擱互信任以及相互支持,單憑個人的能力是難以在浩瀚的海洋上馳騁的,需要團隊共同努力,因此不能脫離群體獨立存在,應該堅持人間真惰,相信人類的基本本質。
藝術特色
凡爾納用他的奇思妙想為讀者構築了一個奇妙的冒險世界,整部小說跌宕起伏,情節引人入勝,整部小說充滿著激情和神秘色彩,同時具有了科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特徵。 其作品的成功不僅在於驚險的故事、曲折的情節、清新的文筆,更在於作者大膽而新奇的想像力,神奇而又富有科學性。
人物性格是體現一部文學作品創作內涵以及文學思想的重要因素,在《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中,作者營造了一個個鮮活的劇中人物,並且用細膩的筆觸,採用語言刻畫、細節描寫、外貌刻畫等展現豐富的小說人物特徵。格里那凡爵士答應出海救助格蘭特船長可以看出他是一個善良的人,之後在航海過程中,幾次險境他都能夠憑藉自己的勇敢和果斷順利脫離險境,他的機智果敢在小說中體現得淋漓盡致。海倫夫人是鄧肯號上的重要婦女形象,她溫柔慈祥,對於航行於大海的人來說,海倫夫人無微不至的關懷是重要的精神支撐。麥克那布斯少校是隨行的人中的重要角色,他深沉穩重,相比較別的年輕人更加具有魄力和勇氣。雅克·巴加內爾是一個常犯迷糊的地理學家,一路上因為他的馬虎錯誤不斷,不過也因為將澳大利亞寫成了紐西蘭,反而讓全體成員獲救。小說中還塑造了格蘭特兩個可愛的孩子,他們堅強勇敢,為了找尋父親不斷地努力著,在一路上懂得感恩,堅毅剛強,勇敢頑強。
作品影響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是法國科幻小說家儒勒·凡爾納三部曲的第一部。
1956年,中國翻譯家、教授范希衡翻譯《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由中國青年出版社出版,後被選為教育部《大綱》新課標中學生語文課外必讀書目。
1962年11月14日,該小說由羅伯特·史蒂文森執導改編的美國電影《天涯歷險記》(又名《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上映,講述一位出航很久的船長傳言已經遭到船難喪生,但船長的女兒與弟弟不相信,展開他們尋遍天涯的旅程,歷經萬劫終於在澳洲找到了父親。
1996年,該小說由Donovan Scott執導改編的電影《格蘭特船長的兒女》上映。
作品評價
中國翻譯家、作家、教授范希衡:“當你讀這本小說時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會為他們的一舉一動感到興奮或著急。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放棄一切踏上這條旅程。這是一種精神,雖然這個故事是作者虛構的,但每一個故事的靈魂都是要告訴人們一些我們知道,但不一定能夠辦到的精神。”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研究生導師陳筱卿:“小說同時譴責了貧困、失業和人壓迫人、人剝削人的醜惡現象,對殖民主義進行了抨擊和控訴,對那些為自由而鬥爭的人民表示了深切的同情。這部小說值得大家撥冗一讀,它可以激發人的鬥志,培養勇於克服困難、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與此同時,迂可以豐富讀者們的科學知識。該書也存在一些不足之處,譬如。對土著人的描寫總帶有一種輕蔑和歧視的態度,而且還對紐西蘭土著部落吃人肉的現象有所渲染。這是作者的思想受其時代的限制所產生的結果,讀者們在閱讀時應加以注意。”
網路作家董江波《〈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緣何成為科幻大家凡爾納的代表作》:“這是凡爾納寫實探險作品中最為出彩的,所記錄的事實,除紐西蘭土著食人事件外,其他的均比較符合史實。反映了航海大潮變遷和時代發展下世界各民族的變遷。尤其是蘇格蘭人強烈的以民族自由和人民自由為本的精神,令人動容,而全書又圍繞著營救格蘭特船長展開,直到最後一刻救出船長,符合探險小說的引人入勝特徵。”
湖南理工學院張岳庭博士:凡爾納在書中對土著人搶掠成性、野蠻兇殘等描述,從人道主義出發,對土著人的無人道進行了鞭撻。但凡爾納的觀點有以偏概全的嫌疑,實際上他站在西方人立場上對土著人所作的描寫,只是在為西方殖民的合理性尋找理據罷了。
作者簡介
儒勒·凡爾納(Jules Gabriel Verne,1828.2.8~1905.3.24),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幻小說之父”。
凡爾納1828年生於法國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1863年長篇小說《氣球上的五星期》正式發售,一舉成名,此後便開始從事寫作。其一生創作了大量優秀的文學作品,代表作為凡爾納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以及《氣球上的五星期》《八十天環遊地球》等。1905年3月24日,凡爾納於亞眠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