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格蘭特船長的兒女》的故事發生在1864年。蘇格蘭貴族格里那凡爵士是鄧肯號遊船的船主,他從海上的漂流物里獲得了一份檔案,從中得知兩年前在海上遇難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格蘭特船長尚在人間,於是毅然帶著船長的女兒瑪麗和兒子羅伯特等人,駕駛著自己的遊船去尋找和營救。他們到達南美後橫穿美洲大陸,最後發現船長的遇難地點是在澳大利亞海岸。他們乘
船到達澳大利亞後,遇見了船長原來的水手艾爾頓,上了這個海盜頭子的當,又橫穿澳洲大陸,被土人俘獲後陷入絕境。他們逃脫後決定把艾爾頓丟棄在太平洋里荒涼的塔博爾島上,不料在島上巧遇格蘭特船長,於是一起勝利地回到了蘇格蘭。本書還描寫了人們在大自然里的種種奇遇,其中有地震,有颶風,有狼群;有幾百頭牛一起陷入泥潭,滔滔的洪水使平原變成海洋;有他們逃離被閃電擊中的大樹,又碰上潛伏在水裡的鱷魚;真可謂千難萬險,扣人心弦。更為動人的是,格蘭特船長為了反對英格蘭對蘇格蘭的奴役,到太平洋里去為蘇格蘭僑民尋找移民的島嶼而遇難,而格雷那萬爵士則為了救他的同胞而不惜一切。他們英勇頑強、不畏艱險,體現了凡爾納反對奴隸制和殖民主義的進步思想,顯示出維護社會正義的高尚品質和崇高的人道主義精神。這是一個滿腹激情與神秘的故事。格里那凡爵士拾獲的“天平魚”(是一種海中極兇猛的鯊魚)腹中那神秘的漂流瓶,是失事船隻的求救信還是航海者無聊時寫的打油詩?是信!是三章分別用英文,法文和德文寫的求救信,這三張被海水侵蝕得殘缺不全的求救信引起了航海者們極大的探索興趣。他們分別把信上所能看清的辭彙翻譯了出來,然後匯集成一種語言連猜帶想的把這封求救信填補全了,是的,的確是一封求救信!是格蘭特船長的求救信。他在一個緯度37.11’的地方被印第安人逮捕。機智的格里那凡爵士,慈祥溫柔的海倫夫人,深沉穩中的麥克那布斯少校,粗心大意卻精通地理學的巴加內爾地理學家,還有格蘭特船長兩個堅強的兒女:堅毅剛強的格蘭特小姐和勇敢的小羅伯爾,精通航線的孟格爾船長以及奧斯丁這充分值得信賴的老水手。他們乘坐著鄧肯號,走向拯救格蘭特船長的冒險之路……作品評價
這是一個引人入勝的故事,我很佩服凡爾納的文學功底和豐富的知識,當你讀這本小說時仿佛你也深入其中,你會為他們的一舉一動感到興奮或著急。他們是多么勇敢與樂於助人啊……一個從鯊魚肚中發現的漂流瓶讓他們走上這條艱苦的冒險之路,換位想一想,如果是你經歷這樣的情況呢?你會不會推辭道:“嗨,這已經是老事了,信紙都被海水給侵蝕了,說不定人都已經死了,我們還為什麼要賣力去就一個生死未卜的人呢?”我承認,如果是我,我也不一定會像這群勇敢的人們,為了一個素不相識的人而放棄一切踏上這條旅程。這是一種精神,雖然這個故事是作者虛構的,但每一個故事的靈魂都是要告訴人們一些我們知道,但不一定能夠辦到的精神……格蘭特船長會得救嗎?這群勇敢的志者會遇到危險嗎?大家會不會中途放棄呢?這一切的一切都是一個未知……而我們的人生,不也是等待著一個一個未知的成功與失敗的到來嗎……作者簡介
法國科幻小說的奠基人,是被公認為現代科幻小說之父的儒爾·凡爾納(1828—1905)。他出生在海港城市南特的一個律師家庭,遼闊的海洋、揚起的風帆和汽笛的鳴響,孕育了他對大自然的奇妙幻想;他在中學裡頑皮成性卻成績優異,畢業後遵從父親的意願攻讀法學,1849年在巴黎獲得法學學士學位。凡爾納在巴黎幸運地結識了探險家雅克·阿拉戈(1790—1855),並與在他家經常出入的天文學家、物理學家和地理學家等科學家交往頗深,在他們的影響下刻苦鑽研數學、物理、化學和地理等自然科學,同時閱讀當時流行的愛倫·坡的偵探小說,藉以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提高寫作的技巧。
本書前言
譯序: 人類自古以來就有上天入地的夢想,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反映這類夢想的文學作品就形成了科幻小說。法國的科幻小說由來已久,可以追溯到文藝復興時期拉伯雷的《巨人傳》,不過那時的幻想大多來自於民間傳說,沒有多少科學依據。到了17世紀,西拉諾·德·貝爾熱拉克(1619—1655)為了宣揚唯物主義和無神論的哲學思想,發表了《月球上的國家和帝國》(1657)和《太陽上的國家和帝國》(1662),寫敘述者乘坐火箭到月球和太陽上旅行的故事,堪稱科幻小說的先驅之作。1862年秋季,凡爾納寫出了《氣球上的五星期》的手稿,著名的出版商赫澤爾讀後大為讚賞,當即與他簽訂了出版科幻小說的長期契約。在以後的四十餘年裡,凡爾納每年都要發表一兩部新作,共出版了六十六部長篇小說和中短篇小說集,總名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遊》。 從《地心遊記》到《八十天環遊地球》,凡爾納的許多小說都膾炙人口,而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1868)、《海底兩萬里》(1870)和《神秘島》(1874)則是他的代表作。作品特色
凡爾納的小說景色壯觀、情節驚險、構思巧妙、引人入勝,充滿了異國情調,兼有科幻小說和探險小說的特色。它們既體現了人類渴望自由翱翔的夢想,又具有充分的科學
依據,因而使獨具特色的幻想變成了科學的推理和預言。現在不但海底潛艇早已成為現實,而且連人類登月、太空飛行這樣的夢想也已經實現。正因為如此,凡爾納的小說才始終令人愛不釋手,在世界上擁有最廣大的讀者。俄國偉大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甚至親自為《八十天環遊地球》畫了十三幅插圖,一時傳為文壇佳話。 凡爾納的作品如此精彩動人,後人就猜想他必然經歷豐富、冒險成性,把他說成了一個傳奇人物。有人說他十一歲時就擅自離家到船上去當見習水手,結果被父親追了回來;又有人說他長大後艷遇不斷,為此還挨過一槍等等。 其實據《儒爾·凡爾納傳》的作者、美國人赫伯特·洛特曼的研究,這些都是毫無根據的傳說。 凡爾納的一生其實平淡無奇,他不慕虛名,長年住在外省,僅在美國呆過一個星期,在氣球上坐過二十四分鐘。他從小養成非凡的想像力,常年閱讀圖書資料而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學者,並且積極進取、刻苦勤奮,這些都是他獲得成功的重要原因。他是在不斷的寫作中度過一生的。在晚年健康狀況惡化的情況下,他依然筆耕不輟,直到1905年3月24日去世時,還留下了五部打字的小說稿。“偉大來自平凡,天才出於勤奮”,凡爾納的一生正是這兩句話的最生動的寫照。讀後感想
這部小說描寫了蘇格蘭籍遊船“鄧肯”號的船主格里那凡爵士在一個悠然的機會而到了兩年前因海事遇難失蹤的蘇格蘭航海家哈里·格蘭特發出的求救漂流瓶,他請求英國政府派遣船隊去尋找。可英國政府對蘇格蘭人一直很歧
視,竟拒絕了爵士的請求。格里那凡爵士對英國的這種態度感到異常氣憤,於是他依然組織了一支小型旅行隊,親自帶隊去完成尋找格蘭特船長的任務。他帶著格蘭特船長的一雙兒女,沿著南緯37度穿越了南美洲的高山和草原,橫貫了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環繞了地球一周。一路上,他們經歷了無數的艱難險阻,終於在太平洋的一個荒島上找到了格蘭特船長。 小說中,最令人敬畏的是格里那凡爵士無比的毅力和他那克服困難的勇氣。也正是文中所體現出的堅強的毅力震撼著讀者的心靈。 “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萬擊還堅韌,任爾東西南北風。”清朝著名書畫家鄭板橋所言足以看出毅力對於成功的重要性。 小說中的故事,讓我對毅力這個詞有了更深刻的領會,不禁讓我想起那些站在運動場上,站在領獎台上的長跑冠軍,使我對他們有了百倍的敬意。也許有人會問:你為什麼偏偏敬佩的是長跑冠軍呢?很簡單,因為在我眼中,他們不僅是長跑的冠軍,長跑的強者,更適於小說中格里那凡爵士一樣,都是人生競技場上的強者! 其實,我們的人生就如長跑,從 長跑中我們不但可以感悟人生,更能享受人生。 你別小看了開始起跑的那一兩圈,別以為那是多么輕鬆、舒坦,它關係著你以後的跑速,這正如我們小時候養成的習慣,好的,將來終生受益,壞的,必然抱憾終生。 中間的那幾圈,有點吃力了。腳上像灌了鉛似的,每跨越一步,都在考驗一個人的毅力和意志,望望前面還有那么幾圈,此時,在你後面的人漸漸追了上來,或者超越了你,這正如我們人生中所遇到的挫折,許多人不堪一擊,一頭躲進了“避風港”,躲進了“蝸牛殼”,不理世事,難怪有人會說:“我活得太累了……”從此,他們原諒了自己,不再拼搏,不再奮鬥,可他們卻殊不知,從此,生活拋棄了他們,幸福之神也不見光顧。 最難熬,最辛苦的要數人生的最後幾圈,也就是衝刺的那幾圈。那時,人的題寧以超越了極限,唯一支持他們得知有必勝的信念。這使得他們,非但沒有鬆懈下來,而且,憑著一股頑強的毅力,驚人的毅力,贏得了最後的勝利,成為全國人民的驕傲! 再回過頭來,看看小說中的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他們為了營救格蘭特船長,在茫茫無際的大海上前進,驚濤駭浪,暴風驟雨考驗著他們。他們全然不顧自己的生命,與生命搏擊,與毅力較量,最後終於在一個荒島上找到了船長。這個故事一直流傳至今,值得人們頌揚。
好詞好句
滿懷感激 鎮靜 風馳電掣 匍匐前進 呼嘯 寧靜 安謐 殉葬 擯棄 雀躍 晨曦 這片海水一望無際。
澎湃的波浪拍打著起伏曲折的海岸,金黃色的沙灘上滿是原始生物的小貝殼。
阿龍納斯目睹這場慘景,對尼摩船長極端厭惡:“雖然他從別的方面可能受過很大的痛苦,但他沒有權利來做這
我是被壓迫,瞧,那就是壓迫者!由於他,所有一切我熱愛過的,尊敬過的,所有一切我熱愛過的,尊敬過的,祖國、父母、愛人、子女他們全死亡了!所有我仇恨的一切,就在那裡!”
小樹上叢生的枝權都筆直伸向洋面。沒有技條,沒有葉脈,像鐵桿一樣。在這像溫帶樹林一般高大的各種不同的灌木中間,遍地生長著帶有生動花朵的各色珊瑚。
如果尼摩船長老是居住在他所選擇的海洋中,但願所有仇恨都在這顆倔強的心中平息!……但願他這個高明的學者繼續做和平的探工作!
他們雖然在這怒吼的暴風中飄蕩,卻還是平安無事。他們被風拋來拋去,吹得團團亂轉,卻絲毫不覺得自己在滾動,也不覺得怎樣顛簸。
他們的目光沒法透過吊籃下面的濃霧。陰雲環抱著他們。他們分辨不清是白天還是黑 夜。當時他們懸浮在高空中,周圍一片昏暗,既看不見地上的反光,也聽不到地上的人聲,連海洋的澎湃聲也傳不到他們的耳朵里。只有當急驟下降的時候,他們才意識到會有慘遭滅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