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羅皮烏斯,W.
正文

生平 格羅皮烏斯原籍德國,1903~1907年就讀於慕尼黑工學院和柏林夏洛滕堡工學院。1907~1910年在柏林建築師P.貝倫斯的建築事務所任職。1910~1914年自己開業,同A.邁耶合作設計了他的兩座成名作:法古斯鞋楦廠(見彩圖)和1914年在科隆展覽會展出的示範工廠和辦公樓。1915年開始在魏瑪實用美術學校任教。1919年任校長,將實用美術學校和魏瑪美術學院合併成為專門培養建築和工業日用品設計人才的學校,即公立包浩斯學校。1928年同勒·柯布西耶等組織國際現代建築協會,1929~1959年任副會長。1934年離德赴英開業。1937年到美國定居,任哈佛大學建築系教授、主任。1952 年起任榮譽教授,參與創辦該校的設計研究院。格羅皮烏斯在美國廣泛傳播包浩斯的教育觀點、教學方法和現代主義建築學派理論,促進了美國現代建築的發展。他在美國還從事設計實踐。最初同學生合作成立建築事務所,設計住宅;1945年又同他人合作創辦協和建築師事務所,發展成為美國最大的以建築師為主的設計事務所之一。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他的建築理論和實踐為各國建築學界所推崇。50~60年代,他獲得英國、聯邦德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等國建築師組織、學術團體和大學授予的榮譽獎、榮譽會員稱號和榮譽學位。

格羅皮烏斯在他設計的包浩斯校舍的實驗工廠中更充分地運用玻璃幕牆。這座四層廠房,二、三、四層有三面是全玻璃幕牆,成為後來多層和高層建築採用全玻璃幕牆的先聲。
把大量光線引進室內是當時現代主義建築學派主張的現代功能觀點的一個主要方面。歐洲傳統建築大多室內幽暗,陽光很少,而格羅皮烏斯設計的房屋有較大的窗戶,有陽台。在總體布局上,為了保證陽光照明和通風,屏棄了傳統的周邊式布局,提倡行列式布局,並提出在一定的建築密度要求下,按房屋高度來決定它們之間的合理間距,以保證有充分的日照和房屋之間的綠化空間。這些觀點在格羅皮烏斯1929~1930年和H.沙龍等人共同設計的德國西門子城住宅區(見圖),40年代初和布勞耶 M.L.合作設計的美國匹茲堡的鋁城住宅區中都得到充分體現。他對建築功能的重視還表現為按空間的用途、性質、相互關係來合理組織和布局,按人的生理要求、人體尺度來確定空間的最小極限等。這些觀點充分體現在下述建築中:包浩斯校舍,他在英國和E.M.弗萊合作設計的劍橋伊姆品登學院(1936),他和協和建築師事務所同人設計的哈佛大學研究生中心(1949~1950,見彩圖)以及西柏林漢莎區的高層公寓(1957)。


評價 70年代以來,西方建築界新的建築流派和理論不斷湧現,出現了批判現代主義建築千篇一律、枯燥無味的傾向,認為這是偏重功能、技術和經濟效益,忽視人的精神要求造成的。這種批判波及格羅皮烏斯。對於格羅皮烏斯在建築理論和實踐上的作用評價不一,但對於他創立包浩斯學校等在現代建築教育上的貢獻則是一致肯定的。格羅皮烏斯參加發起組織現代建築協會,傳播現代主義建築理論,對現代建築理論的發展起到一定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