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朗和哈尼族鄉

格朗和哈尼族鄉

格朗和哈尼族鄉,是勐海縣轄鄉,1984年改格朗和區,1987年置格朗和哈尼族鄉。面積312平方公里,人口1.5萬。糧食作物有旱稻、玉米、大豆。有栽培型大茶樹一棵,已有800多年的樹齡的國家級保護植物。鄉境內的帕宮傳為古代傣族首領岩孩抗擊外族入侵而壯烈犧牲後的墓地,以岩孩而得勐海名。

基本信息

格朗和哈尼族鄉格朗和哈尼族鄉
勐海縣轄鄉。1953年前,南糯山屬車裡縣。1953年置格朗哈尼族自治區,南糯山劃入本區,屬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區(州)。1957年置格朗和區,屬版納勐海。1958年設英雄公社,屬勐海縣。1961年置格朗和區,1969年為獻忠公社,1973年為格朗和公社,1984年改格朗和區,1987年置格朗和哈尼族鄉。

概況

哈尼語,格朗和:幸福。位於縣境東部山區,距縣府28公里。面積312平方公里,人口1.5萬。有公路通縣府。轄蘇湖、帕宮、南糯山、帕真、帕沙、黑龍潭6個行政村。以糧、茶生產為主。糧食作物有旱稻、玉米、大豆。兼產橡膠、水果、南藥、野生菌等。有栽培型大茶樹一棵,其主幹直徑1.38米,高5.5米,樹幅直徑10米,已有800多年的樹齡,被譽為“茶樹王”,屬國家級保護植物。鄉境內的帕宮,傳為古代傣族首領岩孩抗擊外族入侵而壯烈犧牲後的墓地,以岩孩而得勐海名。

發展

格朗和哈尼族鄉格朗和哈尼族鄉
為切實貫徹落實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根據勐海縣政府辦公室《關於做好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準備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要求,結合我鄉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認真貫徹黨中央、國務院以及省、州有關檔案精神,把推行政府信息公開與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緊密結合,與貫徹行政許可法、轉變政府職能、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和電子政務建設緊密結合,切實抓好《條例》的組織實施工作。

二、建立健全工作機制
按照《條例》要求,鄉人民政府成立了相應的工作機構,形成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有具體人員負責落實的工作機制。各村委會、各站所也要成立相應的工作機構,負責本轄區內《條例》的推進、指導、協調與監督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制定方案。要根據《條例》的規定,結合各村委會、各站所中心的工作實際,將政府信息公開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工作的重點,制定方案,突出重點,規範內容,明確標準,規定時限。要根據政府信息公開具體的不同特點,合理調配工作力量,擬定工作計畫,抓緊組織實施。
(二)梳理信息。要按照《條例》和省、州、縣政府辦公廳(室)的《通知》要求,對本村委會、本單位的政府信息進行全面梳理,並將政府信息劃分為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和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三大類。擬對外公開的政府信息,要按照《保密法》的要求嚴格把關,對密級問題沒有把握的,要及時商請保密部門幫助審定。
(三)編制信息公開指南和目錄。要按照《條例》要求,編制本單位的《政府信息公開指南》和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公開目錄》,並通過政府網站等途徑予以公開,以供查詢。
(四)公開信息。要按照形式服務內容、方便公眾辦事和監督的原則,優先選用政府網站,向社會公開應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以及本單位負責政府信息公開事務的機構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繫電話、傳真號碼和電子信箱;同時,要拓寬公開渠道,創新公開方法,豐富公開形式,並對閱讀有困難的殘疾人和文盲申請者提供必要的幫助;有條件的應設定公共查閱室或公共查閱點,方便公眾進行政府信息檢索、查詢、複製。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