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課程論

校本課程論

《校本課程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於2000年出版。描述的是教育科學在近年的發展過程中,教學科學和課程科學研究成果成為其新的生長點和發展的重心。

基本信息

簡介

世界將在瞬息萬變之中把我們帶進21世紀。在20世紀的最近幾十年里,全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學的信息化、技術的數位化、經濟的一體化、政治的多極化、文化的多元化……均是國際社會發展的基本動向,也體現了21世紀社會的發展趨勢,而其中教育理論與實踐的變化和發展同樣呈現多姿多彩的可喜局面。

綜觀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育科學的發展,其顯著的成就主要表現在以下三方面:其一,教育科學以開放的姿態在汲取其他各種各樣的科學研究成果的基礎上,從原有的單一性的學科體系發展成為群星璀璨的教育學科群,如班級管理學信息素養論、教師教育學、考試學、課程學、教學科學、教育管理學……其二,在立足於教育與教學實踐的基礎上,教育科學的發展不僅在內涵上得到了豐富和深化,而且體現了教育思想和理論發展的時代感和使命感;其三,教育科學在近年的發展過程中,教學科學和課程科學研究成果成為其新的生長點和發展的重心。

文摘

有人形象地把隱性的校本課程比喻為“口袋課程”。它具有隨意性、偶然性、獨家性等特徵,如同某位教師口袋裡的小玩意兒,不僅可以隨時隨地拿出來或放進去,而且屬於教師個人獨家擁有,有別於其他教師口袋裡的小玩意兒。

目錄

第一章 校本課程的本質

第一節 校本課程的產生

第二節 校本課程的性質

、國家課程與校本課程

二、顯性的校本課程與隱性的校本課程

三、校本課程的類型

四、校本課程的基本特點-

第三節 校本課程的開發者和參與者

、學校教師

二、課程專家

三、學生家長

四、學生

五、社會人士

第四節 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

、環境分析

二、課程目標設定

三、課程組織

四、課程實施

五、課程評價

第五節 校本課程的意義和效應

、校本課程的意義

二、校本課程的正面效應

三、校本課程的負面效應

第六節 影響校本課程的因素

、影響校本課程盼校內因素

二、影響校本課程的校外因素

第二章 校本課程的基礎

第節 課程定義

、課程即學科或科目

二、課程即學習者的經驗

三、課程即目標

四、課程即有計畫的學習機會

第二節 校本課程的三個基點

、學科中心論

二、學生中心論

三、社會中心論

四、三個基點的鐘擺現象

第三節 校本課程的四個模式

、目標模式

二、動態模式

三、過程模式

四、環境模式

第四節 校本課程的學科基礎

、教育生態學

二、教育政治學

三、教育人類學

、校本課程的意義

二、校本課程的正面效應

三、校本課程的負面效應

第六節 影響校本課程的因素

、影響校本課程的校內因素

二、影響校本課程的校外因素

第二章 校本課程的基礎

第節 課程定義

、課程即學科或科目

二、課程即學習者的經驗

三、課程即目標

四、課程即有計畫的學習機會

第二節 校本課程的三個基點

、學科中心論

二、學生中心論

三、社會中心論

四、三個基點的鐘擺現象

第三節 校本課程的四個模式

、目標模式

二、動態模式

三、過程模式

四、環境模式

第四節 校本課程的學科基礎

、教育生態學

二、教育政治學

三、教育人類學

……

第三章 校本課程中的學校環境分析

第四章 校本課程目標

第五章 校本課程組織

第六章 校本課程實施

第七章 校本課程評價

第八章 加拿大的校本課程

第九章 美國的校本課程

第十章 英國的校本課程

第十一章 澳大利亞的校本課程

第十二章 校本課程與面向未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